智慧應用 影音

穿戴裝置於醫療照護應用的大未來

2016/12/05 - DIGITIMES企劃

隨著智慧醫療技術及應用的不斷進步,醫療照護的革命已經悄悄地開始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穿戴裝置。捷格科技總監左典修指出,穿戴裝置在智慧醫療照護的應用領域很廣,舉凡病房、護理站、手術室、醫院勤務等,每個領域都有用得到智慧穿戴裝置的地方。

左總監指出,「智慧穿戴技術等於是物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絕不能只看成一個一個的硬體設備,必須有配套完善的平台服務」。如長照機構的設立速度趕不上需求時,就可能需要社區照護、在宅照護支援,智慧穿戴裝置此時能否同時提供完善的照護平台服務,便成為能否被智慧醫療市場接受的關鍵。

此外,不只是照顧者及被照顧者都需要智慧穿戴裝置,就連醫院勤務人員,也需要智慧穿戴裝置,如勤務員到達任務指定的區域,即可自動回報。左總監特別說明,用於醫療照護領域的穿戴裝置,若能通過國際認證,並搭配完善平台服務,則其價格高出一般消費性產品數倍亦屬合理;因此唯有完整地掌握醫護場域的使用情境與應用價值,才是醫療照護專用穿戴裝置正確的發展方向。

左典修強調,醫療照護的應用著眼於4度,臨床的深度、服務的溫度、照護的廣度及管理的強度,醫療照護平台的發展趨勢,必定是在有效控管成本下同時強化品質、增進與客戶病患的黏著力,並追求各種降低病患或住民風險的安全機制,也藉此避免因為任何疏忽造成醫護院所高額的賠償損失。

智慧醫療照護的基本平台,以雲端運算為核心,整合了行動照護、情報中心、智慧流程、整合透通介面及自動傳輸等系統。左典修指出,智慧醫療照護平台應具有跨平台、跨系統、跨裝置的特性,單獨的設備難以發揮功效,需要加以整合,如後台的情報中心可以整合各裝置傳來的資料,主動預警、監測甚至啟動相關流程,不僅可以讓不同水平的使用者都能有一致的作業水準,還能減輕照護的壓力。

左典修說,即時性、常態性資料是智慧醫療非常重要的環節,但醫療院所的傳統資訊系統以醫療紀錄為主體,不一定能處理穿戴裝置傳回來的全部資料,且由於醫療院所的封閉式資訊發展環境,導置處理穿戴裝置資料的方式及規範,跟一般消費者用的雲端服務有一定程度的差別,因此會需要各種不同的API,以便串聯不同的設備。

如護理站智慧情報中心,可以將所有的資料串接起來,自動記錄,而且還可以做到自動通知。左典修指出,這些資訊不該只是靜態資訊,而是要能顯示動態變化,如床位即時狀態(點滴中、服藥中等)、智能情報中心(病人或設備位置與狀況?),提供自動記錄、自動回報等功能,就不用靠人工輸入資料,才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左典修再以臨床信息查閱為例指出,所有資訊必須要能彙整到同一個平台,如果不同的設備資訊,要用不同的平台來處理,會造成非常大的不便。情報中心則必須跟智慧穿戴裝置保持連線,如果有緊急狀況,應該要通知那一個團隊,都要加以考量,處理完成後的結果及追蹤,也都要能記錄下來,作為績效指標參考,不僅可以形成智慧流程,同時也是對醫護人員不斷教育的自動機制。

左典修指出,各式各樣的穿戴裝置產生的資料有兩種,一種是裝置類、一種是利用類,而不同的使用者會有不同的用途,穿戴裝置應該是做成模組化,才可以應付不同的應用場域,例如光是能夠預防跌倒,就能對照護者及被照護者都產生莫大的助益。

左典修最後強調,由於智慧照護的每一個層面都會產生海量資料,需要加以整合進而自動分析、輔助判斷、驅動流程。而醫療照護其實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需要經過不同的場域,不同的需求,唯有將各種醫療設備、穿戴裝置與醫護流程、電子病歷與住民歷程加以整合,我們才能真正掌握智慧醫療與智能穿戴裝置的時代。


圖說:捷格科技總監左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