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台灣產業面臨之挑戰(一)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ST Microsite

大陸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與台灣產業面臨之挑戰(一)

  • 劉念祖台北

製造業是支撐大陸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大陸製造業面臨基本工資、土地成本、物流成本及全球化競爭的衝擊;面對這些挑戰,機器人產業在大陸製造業轉型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對鄰近的台灣而言,產業應如何因應;本報專訪中國機器人網首席執行官趙勇,透過大陸媒體的角度剖析大陸機器人產業市場興起的背景,同時也以自動化產業的觀點進行探討。

大陸社會現象產生的勞動人力缺口問題

中國機器人網首席執行官趙勇。

中國機器人網首席執行官趙勇。

近年大陸沿海製造重鎮廠商多面臨所謂「選擇性缺工」問題,除了歸咎勞動法規的調整、土地取得、物流等相關成本的提高導致企業無法以低成本取得勞動力,傳統產業不願提高成本取得勞動力,因此逐漸外移至東南亞、印度、非洲等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

除了上述背景因素,大陸80、90後世代觀念的轉變「體面勞動」勝於「體力勞動」,寧做月薪3,000元辦公房工作,也不做5,000元車間工作的勞動觀念衝擊;同時追求品質觀念的消費文化逐漸形成,傳統低成本、低品質產出的勞力密集的生產模式似乎已無法滿足大陸未來消費市場的要求。

趙勇表示:「這是一個產業與世界接軌、競爭的轉換過程,說明我們的製造業正在升級、轉型。」人力的流失,對製造業廠商而言,意味著必須花更多錢才能僱用到生產人力,選擇以機器人取代傳統生產人力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但他也不諱言指出,機器人產業是個高速競爭的產業,利潤空間受到壓縮,以現今大陸機器人的價格與成本來初估,一家機器人製造商年銷售量估計要超過5,000台,否則很難獲利。

大陸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先天優勢

大陸自改革開放至今建構完整龐大的製造產業鏈,因汽車生產工、代工生產、機工具零組件製造等相關產業對於自動化生產設備的需求,創造了工業機器人產業良好的發展基礎,但同時大陸也面臨困難重重的後續研究。

實際上,機器人工作上每一動作,都涵蓋非常多的數據、演算法、圖像識別、資訊處理、機器學習、指令執行等面向,這不是單一領域可以涵蓋的,如何整合各領域並實現商業化將是一困難的挑戰。而以趨勢來看,機器人搭載先進機器視覺,尤其是3D視覺是個必然發展,在大陸這部分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但現行有視覺的機器人比重並不高。

「透過協助國際大廠生產機器人相關部件、控制器的經驗積累培育大批工業機器人產業人才,大陸國產機器人、控制器、零組件在全球市佔率與競爭優勢正逐漸提升」趙勇表示。

大陸國產機器人供應鏈零組件市佔率的提升將大大降低對國外廠商的依賴,尤其是在生產成本及機器維護方面;除上述相關因素外,大陸政府政策上「中國製造2025」、各省、地區「重大研發」、「技術突破」獎勵措施的推動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