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member

定義事業格局與經營模式 是企業經營者重責大任

6月23日,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到印度德里晉見印度總理穆迪(Narendra Modi),我除了讚美劉揚偉將鴻海的經營格局拉抬到新的高度外,也刻意在Facebook上揭露穆迪與劉揚偉的會議從30分鐘延長到80分鐘。會議期間,穆迪的幕僚為了控制時間遞了兩次紙條,但穆迪與劉揚偉相談甚歡,欲罷不能。

據我所知,他們談了三個議題,包括印度如何建構供應鏈,印度在地的獨角獸、服務與品牌商如何連結供應鏈,最後是關鍵零組件產業的發展模式。

信不信由你,當年iPad成都工廠因為粉塵引發爆炸時,我問創辦人郭台銘,爆炸的地方在三樓,對嗎?老郭嚇了一跳,當然會問你怎麼知道?我開玩笑說,做產業研究的人,除了要有豐富的經驗與研究方法之外,總要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

不僅如此,我還知道穆迪總理跟劉揚偉說「IT stands for India and Taiwan」,這句話是我在1992年訪問印度,為印度電子工業部部長Vittle講課時靈機一動的說法。這個說法在印度科技圈流傳,而原版的創始者就是我,至於這次會談的內容我還知道多少,我就不便多說了。很多事情說穿了就不值錢,也對消息來源沒有任何幫助,「沈默才是金」,我不會多說。

看到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會見印度總理,心中最大的感慨是台灣電子業橫跨五湖四海,最大的優勢是「Taiwan Can Help」,還是「 Valuable Partner」?大家各自發揮,我們也樂見台灣的價值對全世界帶來最大的效益。

台灣的供應鏈全球矚目,甚至「側目」,但台灣人要知道「韜光養晦」,也要知道「不卑不亢,與人為善」,相較於「Taiwan Can Help」,我相信劉揚偉願意用更具親和力的語言描述「Partnership」。

做為全球EMS領頭羊的製造大廠,鴻海必須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或者分散型生產體系形成的過程中重新定義自己的地位以及供應鏈的價值,一旦供應鏈的價值被普遍肯定,台灣製造大廠的本益比(PE)絕對不是現在的10倍、8倍。

台灣供應鏈在資本市場上是被低估的,關鍵在於我們過度尊崇「AI吃掉軟體,軟體吃掉硬體」的矽谷思維。我們可以確認,亞洲人與美國人對於供應鏈的認知截然不同,至於價值可以提升到什麼程度,與亞洲供應鏈大廠的地位、論述息息相關。

繼印度總理接見劉揚偉之後,印尼總統、泰國總理都沒有錯過劉揚偉,此行巡迴東協、南亞的戰略價值應被肯定。現在台灣、日本、南韓、中國在為少子化傷神時,我們怎麼會忽略年輕人口眾多,平均年齡只有30歲上下的國家呢?供應鏈大廠看到的不僅僅是廉價勞力,也包括未來十年將會崛起的東協南亞市場。

誰能定義市場,誰能規範最高的價值,誰就會是贏家;在國家利益面前,各國領袖不敢輕忽台灣的力量,美國總統不斷強調供應鏈的重要性,未來幾年,供應鏈重組,也是台灣產業領袖站起來,走出去的最佳時機!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