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發布碳中和白皮書 智慧應用 影音
AIEXPO2024
AI Fine Tunning-ASUS

工業富聯發布碳中和白皮書

  • 尤嘉禾台北

工業富聯制定3R策略,逐步實現自身營運及全價值鏈碳中和。工業富聯
工業富聯制定3R策略,逐步實現自身營運及全價值鏈碳中和。工業富聯

面對全球環境議題,發展新技術以求有效降低環境影響因子,已成為產業共通目標。工業富聯今日發布首份碳中和白皮書,明確提出針對碳中和之行動目標和具體計畫,承諾2030年碳排放需較基準年下降80%、2035年實現營運範圍100%碳中和、2050年實現價值鏈淨零排放。

為實現此一目標,工業富聯制定「Reduce減少營運排放、Replace能源結構轉型、Resolve碳抵消與碳捕捉」3R 策略,在逐步實現自身營運及全價值鏈碳中和之同時,透過技術創新,提供可複製的碳中和解決方案。

園區內設置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工業富聯

園區內設置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工業富聯

目標:雙碳三步驟 目標2035年實現營運範圍100%碳中和

工業富聯總經理、也是CSR委員會主席鄭弘孟表示,「永續經營、綠色發展」是工業富聯的核心理念之一,此次發布的雙碳白皮書,在工業富聯碳達峰及碳中和的雙碳道路上是一個重要里程碑。

此次發布的白皮書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工業富聯碳中和行動目標三步驟:2030年碳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年下降80%,可再生能源使用達80%(範疇一、範疇二)、到2035年,實現營運範圍100%碳中和(範疇一、範疇二)、以及2050年實現價值鏈淨零排放(涵蓋範疇一、範疇二和範疇三)。

行動:制定3R策略 實現自身營運碳中和

在具體行動計畫上,工業富聯公布「Reduce減少營運排放、Replace能源結構轉型、Resolve碳抵消與碳捕捉」之3R 策略,依照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供給優先、碳抵消為輔的策略,逐步實現自身營運及全價值鏈碳中和。

在Reduce減少營運中的排放至為重要,工業富聯定期追蹤各事業群節能減排政策及鼓勵開發新興節能技術,並根據ISO 50001/GB 23331能源管理系統,設定能耗標準和節能考核機制,完成專項節能技術改造。

舉例來說,工業富聯2020年即透過針對現有中央空調使用年限長、製冷效率差的狀況,更換老舊設備改採AI智控系統,使空調系統得以最佳狀態運行,節能效果顯著。該專案總計投入220萬元人民幣,每年可減少電能約1,320,000千瓦時(kWh),而這僅是單一部門方案,聚沙成塔足以累積可觀成果。

在能源結構轉型Replace方面,工業富聯正積極推動能源結構轉型,透過自主開發可再生能源專案及對外投資購併等方式,實現能源結構調整,降低自身營運產生的碳排放。

例如,工業富聯從2021年起逐年提升包含綠色電力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使用佔比,充分發揮自身土地資源優勢,在園區部署分布式太陽能電站;投資開發風力發電、儲能、智慧微網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可再生能源項目;以及結合可再生能源採購和綠電交易,逐步提升再生能源用電比例。截至2021年底,工業富聯已開發近50兆瓦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系統,計畫於2030年實現約3,0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與投資。

針對碳抵消與碳捕捉Resolve項目,工業富聯優先選擇減少營運碳排放,以及推動可再生能源供給。對於無法透過減少排放和能源轉型來實現的碳排放量,也不排除透過直接開展NBS(Nature-based Solutions)或購買此類專案產生的可認證碳抵消額,以及投資碳排放的捕獲、再利用及封存(CCUS,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等方式,輔助抵消部分自身營運碳排放量。

推廣:推動價值鏈碳中和 提供上下游產業解決方案

工業富聯董事長李軍旗表示,「我們在確保自身碳達峰及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準時完成之同時,也應致力促進供應鏈上下游及價值鏈相關公司儘早達成雙碳目標。工業富聯的碳中和行動不僅限於企業內部,也要關注整個價值供應鏈。」

工業富聯應將價值供應鏈納入考量,透過審核機制、供應商管理及供應商激勵等措施,將低碳行為深度融入各個環節,乃至逐步實現減碳行動一體化,進而賦能上下游企業,提升全產業鏈的減排表現。

同時,工業富聯已打造出不少典型案例。以鋁產業為例,鋁是工業製程中重要材料,但也是碳排放量相對較大的產業。工業富聯推動山東創新金屬公司打造綠色製造燈塔工廠,共同開發鋁原材料產業鏈循環經濟,以及鋁原料綠色供應鏈等領域。目前,該工廠車間每年可創造近3,000萬元人民幣效益,再生鋁熔煉金屬回收率高達95%以上,再生鋁熔煉能耗低於140千克標準煤/噸,為鋁產業綠色發展提供創新低碳路徑。

此外,工業富聯還將結合自身業務實踐及技術創新,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拓展碳中和諮詢和提供數位化能效提升做法,為產業界提供更多綠色轉型解決方案。目前,工業富聯持續推進綠色製造燈塔工廠、智慧廠務能源管理系統、智慧綠色迴圈製造系統和碳計算與諮詢服務,在自身碳中和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已日益成熟之同時,相信未來更將創造出正面的外溢效應,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