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4.0透過自動化技術重塑生產流程

隨著雲端運算、物聯網(IoT)、大數據、機器人等技術不斷精進,農業部門也將迎來更高的技術成長。智慧農業,或稱農業4.0,指的是藉由資料與資訊科技的應用,改進農業生產流程,達到提升農產品質等各項目標。
據IoT Now News & Reports報導,智慧農業常見的技術包括物聯網、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慧、繪製地圖、數據處理等。農民可透過在農地上方巡視的無人機,輕鬆監控、管理農作物,並採取永續的作業方式。在物聯網的協助下,無人機可收集更多培育農作物所需的重要資料,作為農民調整作業方式的依據。
部署在農場各地的智慧感測器,可收集土壤溫度、酸度、氣候狀況等資訊,協助農民以更有效的方式保護作物及牲畜。例如戴在牲畜身上的智慧項圈,能夠追蹤動物的健康狀況及位置,偵測感染、疾病與妊娠。
機器人也是許多現代農場常見的科技,其中最普遍的包括自動擠奶機器人、自動牽引機、自動除草機、自動收割機等。這些機器人能以極高的效率獨立完成作業,使農場的生產力與收益達到最大化。
現代化溫室能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感測技術,收集室溫、光線、土壤狀況、濕度等即時資料。此外,農民還可透過機器學習與智慧氣象站的結合,自動調整溫室的環境條件。為妥善管理大量的感測資料,農場對於端對端智慧農管理系統的需求也不斷提升。雲端管理能針對農場資料進行有效收集、分析與分享,簡化農場作業流程。
透過大量資料的收集、取得與運用,農場生產的營利與永續性都有機會達到最佳化,另一方面還有助於提升全球食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