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目標、擬策略到實務導入應用【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掌握完整數位轉型知識
2021人工智慧5大領域趨勢 台灣新創怎麼看?
台灣AI新創公司沛星科技(Appier)近日發布對於2021年人工智慧(AI)預測及趨勢觀察。沛星科技表示,AI與機器學習技術已從電腦科學的幕後躍居主流,從疫情中已看見AI所帶來的效益,近來陽明交大更...
QITC起跑 高通如何發揮母雞帶小雞綜效?
高通(Qualcomm)近日宣布第三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ualcomm Innovate in Taiwan Challenge;QITC)正式起跑,將選出10家台灣新創運用高通行動平台在5G、蜂窩物聯網、機器學習、智慧城市...
開發AI醫療助理機器人 新加坡新創成功融資500萬美元
新加坡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Bot MD在2021年2月3日宣布,該公司已透過A輪融資,獲得由Monk’s Hill Ventures領投的500萬美元資金。據TechCrunch報導,Bot MD利用人工智慧科技...
機器手臂也能仿人「長肌肉」?博府智造力控技術解密
自動化需求攀升催化機器人需求的暴漲,也順勢帶動周邊相關設備與應用的新商機。其中,新創公司博府智造所開發的力控回饋裝置,能夠讓機器手臂「長肌肉」,進而更貼近人類動作,...
新創企業海外接地氣 張鈺惠談跨文化的營運挑戰
對於正要往海外拓展的新創公司而言,海外市場最挑戰的,往往不是資金和訂單,而是跨文化營運與協作。為此,DIGITIMES專訪本身就是台灣與印尼跨文化新二代,曾在商業發展研究院、經濟學人商情中...
難以複製的日本大廠模式 專業分工的台灣工具機產業如何串起生態系?
談到智慧機械,「TANGRAM」一詞近來躍上眾人視線,包括中華電信與鴻海,都與其有深度合作。這是由網聯科技推動的工具機物聯網聯盟,協助工具機業者構建以雲端為基礎的物聯網新產品,並藉此推...
Silicon Catalyst:創新無國界 半導體新星無所不在
雖然許多人認為要創辦一家半導體新創門檻奇高無比,每年還是有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創業者去敲Silicon Catalyst(SC)這家位於矽谷的半導體孵化器與加速器的大門。DIGITIMES與SC的管理合夥人 Ric...
打造開箱即用AI服務 新創杰倫智能完成Pre-A輪募資估值超過一億
專注於AutoML領域的新創公司杰倫智能,以打造「虛擬資料科學家」平台為特色,使企業即便在沒有充足的資料科學家團隊情況下,也能順利推動AI專案落地,創新的商業模式也因此獲市場高度關注,在...
AImazing CEO湯逢浚:放下科技偏見 接上地氣逆風起飛
由馬來西亞僑生湯逢浚(Jun Ting)於2015年創辦的AImazing,是之初創投(AppWorks)加速器的校友,2017年將總部設在新加坡,台灣則作為研發總部。AImazing原本是以聲波技術作為行動支付認證方...
量子科技有真有假 台灣發展方向在哪?
「量子(Quantum)」是一個艱澀又難懂的名詞,因為難懂所以常常被用來唬人,產生了量子水、量子速讀這種笑話;因為難懂所以常常被大家誤解,以為量子電腦比傳統電腦快很多很多倍所以未來會取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