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目標、擬策略到實務導入應用【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掌握完整數位轉型知識
台灣科學防疫有成 關鍵在這兩項因素
COVID-19(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全球感染人數達到高峰隨後趨緩,但2021年初感染人數與規模又見增加。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分析,台灣防疫成功並搶先全球進入疫情後時代的關鍵因素有...
後疫情時代醫療科技發展 黃珊珊:醫療同時提供關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舉辦的「智慧城市轉型&後疫情時代醫療科技新思維」研討會上,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分享2019年末到2021年,台北市政府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與感染控制的系列政...
疫苗施打後的防疫仍舊重要 石崇良:發展國內檢測與疫苗研發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舉辦的「智慧城市轉型&後疫情時代醫療科技新思維」研討會上,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分享,這一兩年台灣透過醫療科技,協助醫療產業與社會...
跨國醫學合作 研發AI監測糖尿病微動脈瘤
根據Medgadget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美國布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目前正在進行跨國學術醫學合作研究。目前已經研發了一個可以透過小血管系統評估血流特性的AI平台。該AI平台利用微流體晶...
AI預測洗腎併發症 北榮:期待精準度達95%
台北榮總與賽仕(SAS)合作,導入AI與機器學習,針對過去洗腎可能併發心臟衰竭或其他併發症的風險,進行併發症與潛在因子的預測,並警示心衰竭發生機率與精準計算出洗腎後的乾體重,藉此提升洗腎...
無人機大空間消毒 日廠提新技術防疫
疫情帶來的新市場之一,就是不用人力的消毒,或是自動噴灑消毒液、或是改裝紫外LED,假如是常有人進出的開放式空間定期消毒,也有透過機器人噴灑消毒液或裝紫外LED的做法,而日本無人機公司Mi...
Apple Maps新增機場疫情指南
蘋果(Apple)更新該系統預設地圖服務應用程式(App)Apple Maps,並且提供更多疫情相關實用資訊,幫助使用者旅途順利之餘,也能減少COVID-19傳播風險。據TechCrunch報導,如今不論...
【陳鴻麒專欄】魔鬼就在細節裡!善用AI防範系統錯誤與提升品質
繼網路通訊、資料探勘(Data Mining)、物聯網到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在科技整合技術一躍千日的今天,所面對的挑戰將是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系統工程,藉由去中心化的過程,讓每位產業專家的...
疫苗護照導入區塊鏈技術 疫後群聚新指標
美國紐約州最近發布了數位疫苗護照Excelsior Pass,護照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使用者是否接種COVID-19(新冠肺炎)疫苗以及相關檢測結果,資訊經由加密處理,可以只揭露給特定的人,預期這項...
疫後物流革命 無人機新創助迦納配送疫苗
COVID-19(新冠肺炎)改變物流營運型態,已開始大量採用自動化、機器人與非接觸式等新興技術,以幫助打擊疫情。2021年美國新創Zipline與迦納、盧安達等非洲國家在擴大合作,利用無人機運送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