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訂目標、擬策略到實務導入應用【數位轉型 台灣最行】掌握完整數位轉型知識
【Sean Moss-Pultz專欄】在台美國人對於全球防疫與公衛的數位剖析
我的名字是Sean Moss-Pultz,出生與求學都在美國。但過去16年裡,台灣這片土地一直是我的家,台灣朋友看到我騎摩托車,會開玩笑說我比他們還像台灣人。我太太是台灣人,我們的兒子在台灣的公...
【蔡騰輝專欄】全球彈性動員生產呼吸器 別忘了生物相容性驗證與疫情後產業鏈發展
2019年底2020年初爆發的冠狀病毒所導致的全球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截至2020年4月10日,確診病人已超過160萬名,死亡人數也達9萬5千5百多人,使得新藥研發、疫苗開發、輕中重症的呼吸器製造...
【蔡騰輝專欄】獨角獸 vs. 科技中小企業 新創DayOne的目標設定
不知道大家對於新創企業的印象是什麼?是西裝/套裝筆挺,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室,辦著往來無白丁的聚會;又或是在共享辦公室當中,自在地或坐或臥,在如同超人變身的電話亭當中,用著最新一代的筆...
【廖敏雯專欄】資訊護理師對於醫院流程改善與數位轉型的觀察
目前大醫院主要問題包括了「軟硬體接不上」、「資料庫太龐大」,以及更重要的是「資訊人員流動快速」,也讓醫療院所在醫療智慧化方面仍有許多挑戰。擔任護理師多年的我,其實也是後來去唸資管進...
【黃明源專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發展的下一哩路在哪?先搞定付費者與生態主軸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情境,當醫院內病歷系統整合線上醫病平台,讓醫生的判斷可以同時考量到病人在家的復原狀況,更直接在線上進行醫病溝通與診療。這個過程整合了行動裝置、數位軟體,也從體驗設計...
【沈志隆專欄】2019年國際創投持續搶進生醫新創 台灣團隊應勇敢跨步
面臨中美貿易戰、各國科技、政經動盪與翻攪,全球生技產業板塊快速挪移,帶給亞洲市場全新的機會與挑戰。根據國際創投在生醫新創投資的年度調查報告中,2019年,即使在中國資金撤出美國的前題...
【蕭佑和專欄】順利創業三絕招 先瞭解VC如何剖析新創公司的股權結構
【我們為什麼轉載這篇文章】「新創事業要走得長久,除了錢,還是錢。」相信有不少人十分認同這句話,然而,錢要怎麼分配、策略配置、如何在絕對、相對、消極控制等三個手法之間,帶領...
【余金樹專欄】Know-Who比Know-How重要 日本市場特性剖析
幾周前有機會應中華經濟研究院與何美玥主委的邀請,接待一位活躍於美日生醫創投的世界級教授,希望能串起美日台的太平洋創新連線。日本教授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任職多年,但依然保有日本人...
【蕭佑和專欄】新創融資的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C輪,你都弄懂了嗎
【我們為什麼轉載這篇文章】新創的成長需要許多元素,科技部長陳良基就提到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四大元素,而在這四大元素當中,資金的挹注,大家最常想到的不外乎就是天使投資人...
【陳穆寬專欄】智慧醫療數位轉型導入雙軌實例 彰基新一代急診醫囑系統
在醫療數位轉型中,各場域的醫囑系統優化,能夠大幅提升醫師工作效率。像是本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林晏任所領導的團隊就與資訊室合作,推出參照ICD10 國際疾病編碼的系統,不僅提升醫師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