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生產效率 機器人的關鍵「第七軸」是什麼?
當前製造業積極導入機器手臂,以透過自動化替代人力作業,但隨著近來市場環境變化迅速,至今製造業仍積極尋求自動化生產的最大效率。其中傳統機器手臂因其多為固定式因而在使用上還是受到某種程度的侷限,因此當製造業者有了更高效的生產需求,能否突破其使用限制,極大化機器手臂的使用性,也成製造業者的關鍵競爭力。 不確定的時代下,製造業比以往更加重視彈性,因為只有提高彈性應變能力,才能隨著市場
緯創智能Wifundity機器人以模組化實踐多工的環境友善
當人們紛紛從辦公大樓下班回歸家庭時,負責紫外線消毒的緯創Wifundity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才剛要開始忙碌的工作。機器人在黑暗的辦公室中,沿著走道,向四面八方發出紫外線,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病毒,還能在人們進出接觸和交集最多的會議室和門把上加強消毒。做完了好幾層樓的工作後,在東方的天空顯露出如魚肚白的晨光時,機器人又自動回到充電站充電,等待辦公室的人們回來上班。 打造出這
【春節編輯精選】機器人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性產業資源
針對不同的用途,機器人有不同的型態樣貌和功能設計,不一定都是有手有腳的類人形態,也有像動物般四肢行走的機器狗、只有一隻手的機器手臂、有著四顆輪子的自動化物流車,甚至,應用在醫療用途上的微型送藥檢測設備,都能算在機器人範疇中。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不論是在工作上或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會有愈來愈多的機器人,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或與生產線員工共同協作。 在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力結構轉變下,導
【科普】越來越像人?新世代機器人都用了哪些感測技術
作為當代自動化的關鍵技術,人們對於早期機器人代替簡單勞動力的需求已經得到充分滿足,但隨著當前勞動缺口一去不復返,機器人的使用場景擴大,人們對於機器人的技術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寄望機器人能夠擁有和人類一樣思考、感知,以及在複雜情況下做出判斷的能力。而感測器便是實現機器「類人」的核心技術之一。 不過在此之前先說明,由於現今「機器人」一詞已逐漸成為一種泛稱,雖然市場多以其稱呼多關節機
群機協作時代來臨 所羅門首創AI控制多臂機器人
機器人應用除了人機協作模式外,更將走向群機協作的全新模式。隨著終端市場需求爆發,業者不僅要拼產能,還要拼速度,自動化帶動各行各業對於機器人的使用需求,AI 3D視覺大廠所羅門首創利用AI軟體同時操作多隻機器手臂,效率可望比單臂機器人提高1.5倍。 隨著機器人進入各種使用場景,其功能性、使用彈性與便利性也被視為未來產品訴求的重點。過去機器手臂因為功能單一,只能執行重複性的工作,
零接觸掀起自動化風潮 AMR成為大贏家
猶記前幾年,當工業4.0揭竿而起,AI、物聯網成為每年製造業最關注的焦點,然而今年在疫情推波助瀾下,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可說是出盡風頭。從老手AMR業者如東元、綠捷、廣運、歐姆龍、達明等,到「新人」友達、緯創以及微星,2021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可謂遍地AMR。 先來看看各大廠展出了什麼: 首先是面板大廠友達跨界與機器人大廠ABB合作,搭載
搶攻半導體設備商機 友達聯手ABB推AMR新品
面板大廠友達跨界智慧製造,與全球機器人指標大廠ABB雙強結盟,於台北自動化展發表AMR新品,搶攻半導體設備商機。 友達光電商用解決方案研發處處長陳文杰指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業者無所不用其極把產能拉到極致,而提升設備稼動率、降低產線停機時間是兩大關鍵。透過自動化移載取代過去人力搬運造成溝通不調、製程銜接不順的問題,在提升半導體製程順暢度之餘,亦同時舒緩缺工瓶頸。
傳產自動化需求看漲 機器人展大秀硬實力
台灣製造業面臨「五缺」危機,其中缺工更是一道難解習題,傳產面臨要跟高科技搶人,若不轉型,將來恐怕形成人才斷層。看準未來各行各業對自動化都有需求,2021年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持續聚焦機器人應用,展示從水五金、汽車到鑄造產業的解決方案。 特別是因應產業屬性的不同,如今各家業者不再只是強調單機功能性,而是從產業需求出發,打造軟硬整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全球少子化趨勢成形 協作型機器人持續發燒
全球少子化問題嚴峻,透過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成為解方,也帶動協作型機器人需求看佳。The Robot Report引述ABI Research報告指出,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2020年的市值為4.75億美元,2021年預計可成長到6億美元,到了2030年更可望以32.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80億美元。 近期南韓國家統計局發表估算數據指出,南韓人口已在2020年達到5,184萬人的
全球製造業加大設備投資 機器人市場意外成長
近年來協作型機器人的快速崛起,表現較工業機器人更為搶眼,使得工業機器人市場前幾年總被視為有疲軟之象,然結果卻非如此。主因在於疫後製造業更能體認以機器人作為現代化生產核心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加上迎接電動車黃金年代,向來以汽車產業為市場大宗的機器人也跟著水漲船高。 工研院日前發布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未見萎縮,反而成長,並預估2021年工業機器人本體的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