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重塑傳統車業架構 OpenStack打群架仍可行
2020年中美貿易戰影響全球前兩大車市表現,而日、德及印度等國均受COVID-19疫情衝擊,呈現車市疲軟情形。2020年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佔汽車總銷售比例5.7%,工研院預測2021年將成長至5.9%,2022年更上看8.3%。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帶動傳統車廠進行數位轉型,5G、自駕車電腦、感測器架構、資料處理等軟體,皆為數位轉型的一部分。 面對企業數位轉型,資誠(PwC)創新諮詢
H&M推智慧衣解決碳排放問題
服飾業正面臨消費者購物模式轉變,以及供應鏈碳排放造成環境負擔等多重壓力,而H&M技術長Alan Boehme則求新求變,意圖讓智慧衣成為主流,解決服飾業的困境。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眾多服飾業者正不斷嘗試結合服飾與科技,如Levi's與Google合作生產藍牙夾克,可從袖口與手機進行通訊;Nadi X則製造智慧律動衣幫助穿戴者提升瑜珈技巧;至於H&M則是在疫情期
耳朵聽的全是戲 Spotify推Netflix專區
繼2019年推出迪士尼專區(Disney Hub),Spotify如今則是和Netflix合作,推出提供完整音樂媒體體驗的「Netflix Hub」專區,藉此吸引Netflix的收視群。 據路透(Reuters)報導,劇迷們可以在Spotify上的Netflix Hub收聽劇集的官方配樂、播放清單和播客(Podcast),像是在台灣也很熱門的《魷魚遊戲》,也可以在此收聽官方提
跨界造車風潮起 小米、蘋果最受關注
近來許多企業跨界造車領域,小米、蘋果(Apple)等手機品牌雖較晚入局,最近卻不約而同加快腳步,加速進攻造車領域。 小米汽車公司在北京註冊、落戶北京經開區之外,近日也拍板汽車量產時間、產能規畫。其中引起外界關注的是,小米並未採取收購既有工廠造車的手段,而是宣布將建設小米汽車總部、銷售總部與研發總部,並分2期建設整車工廠,一期、二期的規劃產能各15萬輛,預計2024年實現量產。
疫情凸顯生技重要性 精誠雲平台助攻陽明交大
精誠集團於23日宣布,攜手陽明交通大學深化產學合作,並捐贈旗下GARAOTUS雲平台軟硬體設備與服務,將提供陽明交大生物科技學院全台首套GAaaS(Genomics Analytics as a Service)系統架構與服務,藉合作提升生物科技學院基因分析實驗室研究效能與成果整合。此外,也將於生科院開設工程與計算生醫產業碩士產學專班,投入教學與實做演練,以培育跨領域生醫人才。
MOST AIBMRC與印度Tech Mahindra簽署合作協議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MOST AIBMRC)在台北101與印度軟體前三大標竿企業-印商馬辛達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Tech Mahindra),於18日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將藉由雙邊的技術交流,促進智慧醫療與照護領域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也期待跨國合作可以向世界展示台灣的智慧醫療技術,共同迎向後疫情時代的AI智慧醫療新時代! 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著重
善用台灣ICT優勢 以新思維布局智慧交通市場
交通是在城市運輸的動脈,科技與汽機車的整合,可在提供民眾便利生活的同時,促進產業升級,在「跨域創新:交通x科技」議題中,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文雄以「交通科技產業化的新契機」為題作為引言。 劉文雄指出,2050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多數國家的共同目標,要達此目標必須經過兩階段路徑,在2021~2030年是以現有技術積極佈建 ,2030~2050年則要透過創新技術與國際合作,在此過程
面對製造基地移轉 Gogoro以人工智慧克服異地限制
全球製造業供應鏈轉移、布局海外第二生產基地刻不容緩,但在製程移轉的過程中,恐怕最大的變數在於「人」。睿能創意(Gogoro)過去五年著墨智慧製造,資深經理黃至偉指出,並非每個產業都能夠達到高度自動化,目前人仍是許多製造業最主要的生產力來源,要如何將人的製程移轉到第二生產基地,特別是克服文化、語言的限制,會是未來探索智慧製造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2020年底緯創印度廠區發生員
跳脫毛利思維 光陽、車王電推動汽車製造服務化
為協助台灣產業了解市場脈動、善用自身優勢掌握商機,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攜手DIGITIMES於8日舉辦「第二屆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邀請總統蔡英文、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及各界領袖共聚一堂,從不同角度跨界交流,探討台灣在當前局勢下的機會與挑戰。 針對交通科技產業化的機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提到,智慧交通發展將會以車為核心歷經4階段變革,分別為電動化、聯
美台高科技論壇:後疫情時代如何打造強韌半導體供應鏈
強韌的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可惜這是世界的後知之明。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主辦的 美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