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女力 Kickstart Ventures副總 Joan Yao:科技讓社會企業長成獨角獸
印尼獨角獸新創公司Gojek起初是一家社會企業,這讓許多只知道他們後半段成功故事的人感到十分意外。菲律賓Kickstart Ventures副總裁Joan Yao近期參加由DIGITIMES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創辦人與CEO邱懷萱(Elisa Chiu)主持的Women in Venture XIII爐邊談話時提到了Gojek成立的初衷是藉助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卻長成了獨角獸,並分享她
印星將開放跨境數位支付 亞洲整合再一椿
路透(Reuters)、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與新加坡將於2022年7月起向彼此開放跨行數位支付工具,以實現即時且低成本的跨境轉帳,這背後反映的是亞洲地區跨境數位轉帳持續朝一般自然人滲透的趨勢。 印度的跨行支付平台為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所開發、並於2016年底也就是約莫廢鈔期間推出的統一支付介面(UPI),新加坡則的PayNow則是由新加坡7家銀行於2
Asia Venturing III:未來5~10年亞洲將引領的科技創新
DIGITIMES與策略夥伴Anchor Taiwan所共同企劃的「Asia Venturing III傳統產業的創新」圓桌論壇上,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表示,從觀察與經驗,有很大的信心,未來的創新會來自亞洲,亞洲未來5~10年巨大的科技進步會讓全世界驚嘆連連,並會創造出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得到的發明。 在主持人史丹佛大學美亞科技管理中心主任Ric
TVS母雞帶小雞 Ultraviolette高速電動機車放眼海外
印度電動機車業者Ultraviolette Automotive雖然只是剛成立不久的新創公司,但在大股東TVS Motor的支援下,正摩拳擦掌準備推出高效能電動機車,並且已制定競逐海外市場的計畫。 Economic Times與Financial Express報導,印度電動機車業者Ultraviolette日前宣布,將於未來3~5年內投資50億盧比(約6,775.4萬美元)
越南遊戲產業營收高 新創公司不斷冒出頭
儘管出現了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越南數位內容產業,尤其是遊戲產業的新創企業營收成長仍令人印象深刻,這鼓勵了它們在未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勇氣,投資和開發更多產品。 Vietnamnet報導,2019年全球遊戲市場營收達到1,457億美元,是音樂市場營收的7倍。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據將達到1,758億美元。在越南,因為Sky Mavis出版的越南自製遊戲「Axie I
愛立信發布研究報告 揭示連網車機會與挑戰
愛立信(Ericsson)日前針對連網車的未來發展,發表了「Connected Cars: Succeeding」研究報告。除了為汽車製造商揭露新的商機,也檢視了廠商要在瞬息變化的市場維持領先,需面對的種種挑戰。 IoT Tech News引述愛立信報導指出,儘管連網車、自駕車每年能減少94%的事故死亡率,但目前消費者對連網車、自駕車的安全性,還有很大的疑慮。對消費者而言,安
Asia Venturing III講者專訪: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
林昭儀/專訪 圖說:lululemon台灣總經理Gulshan Kumar 。 (Gulshan Kumar提供) 全球運動時尚市場2020年規模總計3,535億美元,Comprar Acciones投資公司估計該市場未來6年將以3
疫情推升東南亞網購人口 成長快過中、印、巴
陳韋君/綜合報導 根據Facebook和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的年度報告,自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以印尼為首的東南亞地區增加了7,000萬名線上購物者。預計到了2021年底,這些國家都將有70%或更多的成年人口成為數位消費者。線上零售滲透率從5%躍升至9%,也標誌著成長速度快過印度、巴西和中國。 彭博(Bloombe
歐姆龍遠距醫療 追加印度心臟病市場
范仁志/綜合外電 日廠歐姆龍(Omron)的高血壓遠距醫療服務又有斬獲,繼2020年6月的美國,與2021年的新加坡與英國,8月追加印度,而且這次追加AI心臟疾病分析服務,不僅能事前預防,心臟手術後也能持續追蹤。 歐姆龍是透過7月出資的印度遠距診斷新創企業,邦加羅爾(Bangalore)的Terrals Technologies,與新加坡心血管疾病診斷服
富士轉進醫療報佳音 事務機仍有後患
范仁志/綜合外電 富士軟片(Fujifilm)從事務機大廠轉型成醫療設備大廠,新社長兼CEO後藤禎一上台後的2021年4~6月首次財報傳來好消息,因醫療事業表現良好,調高2021會計年度(2021/4~2022/3)財測,營收從2.44兆日圓(約223億美元)調高2.5%到2.5兆日圓,淨利更調高23%,從1,300億日圓增為1,600億日圓。 由於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