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何穩固「機車王國」稱號? 湛積:新供應鏈形成是關鍵
隨著2025年燃油車大限將近,海、陸、空各移動載具製造商無不摩拳擦掌地尋求加速電動化、智慧化解決方案,而其中,對於台灣既有車廠、供應鏈造成頗大衝擊與迴響的莫過於二輪車產業。對此,品睿綠能總經理許理彥認為,此波「油轉電」可視為台灣二輪車產業拔得頭籌的新契機,過去台灣雖有「機車王國」稱號,然而數十年以來市場則多由日本四大車廠,包含本田汽車(Honda)、山葉(Yamaha)、鈴木(Suzuki)及川崎
工業4.0帶來的機車製造三大趨勢
將近百年以來,車輛界以油車為主要商品獲利,發展歷程長,位居難以撼動的地位,然而自2008年,Tesla發表第一輛電動車Roadster後,終於為平靜無波的汽車產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品睿綠能(Ottobike)總經理許理彥指出,傳統二輪、四輪車廠在面對取傳統引擎而代之的電池、馬達動力系統,其轉型步調在前期相對緩慢,主要原因在於油車仍於市場上佔有穩定的銷售利潤及營收成長,
越南精密當後盾 Ottobike全力衝刺歐洲市場
作為Tesla底盤模具零件代工商的越南精密(VPIC),近年針對二輪、四輪電動車關鍵零組件著力頗深,特別是自2013年與品睿綠能(ottobike)總經理許理彥合作創立品牌以來,更加大力道於二輪電動車市場的投入。 傳統代工業以5~10年為一單位,製造業的好光景在於如何贏在起跑點,一旦周遭競爭對手在設備及技術上愈趨成熟,原先的競爭優勢則將逐漸削弱,市場將再度淪於毛三到四的價格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