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益端出首輛純電卡車 高碳排車廠化身綠能示範展區
近年ESG大勢所趨,大多廠辦始以新能源管理、綠能建置為首要方向。以交通服務、組裝製造以及車輛相關服務為主要業務的順益集團,日前已將集團的「中壢汽車城」升級為「綠能示範廠區」,具備虛擬電廠三大應用,分別為自發自用、電力調度與能源監控,設置太陽能發電裝置、儲能蓄電池設備以及能源管理系統。 軟硬整合促成台灣汽車產業第一座企業虛擬電廠
拿下歐美共享平台訂單 正崴以「輕型二輪車」搶攻市場
台灣自1990年代起便享有「自行車王國」之稱號,直至2002年,共有11間主要自行車零件廠,包括台廠、外商及中國台商在內,成立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A-Team),並在當時工業局、中衛發展中心的協助下,導入豐田汽車(Toyota)自動化、即時生產(JIT)模式,促使台灣自行車產業朝向高值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打造如捷安特、美利達等國際知名品牌。 近年來,二輪車電動化及移動共享化趨勢
從鋰電池到電動大巴整車 創奕能源駛進東南亞與東歐市場
總部座落在桃園的創奕能源,成立至今已超過十年,最早從鋰離子電池材料出發,原先只是鋰電池材料端的生產,爾後開始往下游生產電動車所需的鋰鐵電池模組,目前則以電動大巴整車製造為主要業務。 據悉,核心研發團隊包括從為電動車龍頭Tesla服務的鋰電池團隊,Atieva(後名為Lucid Motors電動車公司)的大中華區總經理莊嘉明。創奕能源董事長黃振聲回顧當時發展電池模組的情境,全球
產學合作是解方? 二輪、四輪電動車需求人才大不同
跨領域人才培育、大專院校與技職課程的轉型、產學接軌等議題,隨著近年純電動車(EV)市場興起、大型企業面對高附加價值人才的需求漸殷,激起一波「搶人才」風潮。 針對EV人才需求崛起,目前任台灣電動綠能協會秘書長、同時也是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的賴慶明表示,過去長時間以來,台灣電動車人才養成仰賴4大機構,分別為工研院(ITRI)機械、資工、綠能等所,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
電動車造車夢還在嗎?台塑陳勝光:12噸電動環保垃圾車2023年上市
談起「電動車」三個字,台塑汽車貨運董事長陳勝光鎮定地說,節能減碳從國家發展政策到各產業發展已成關鍵趨勢,大多數廠商甚至以此為關鍵事業。許多國家、甚至國際車廠都已提出禁售燃油車輛的實施年限,對於車輛減碳、從燃油車轉型成電動載具,已是必然趨勢,各式車輛都無可避免。 卡車電動化,台塑不缺席 眾所周知,電動車輛已成為產業布局核心
亞旭「三網」一站式服務 需求反應式公車5月上路
亞旭電腦於2022年台北、高雄兩場智慧城市展同步展出「三網」,分別是民生物聯網、車聯網、企業專網的解決方案。 亞旭表示,近年於各縣市積極推出民生物聯網一站式整合建置服務,將於高雄壽山動物園也即將推出5G開放平台技術,大小朋友遊逛動物園還可與園區人氣動物擴增實境(AR)合影與製作3D虛擬動物。 此外,亞旭更將台南沙崙的公車站牌直接搬進2022年智慧城市展台
鴻海電動車進度曝光 劉揚偉:Model C預計10/18開放預購
鴻海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旗下鴻華先進動作不斷,繼3月3日在高雄將電動巴士交付高雄客運之後,22日起則攜手大都會客運,在智慧城市展期間以電動巴士Model T提供接駁服務。 鴻海董事長同時也身兼鴻華先進董事長的劉揚偉表示,未來隨著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不斷演進,Model T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而是一個結合智慧交通、生活、娛樂等不同需求的市民服務平台,也期待能夠儘快投入台北市
V2G廠商Nuvve與儲能商Swell Energy共推儲能充電網系統
全球車輛對電網(V2G)技術領導廠商Nuvve Holding Corp.與能源儲存供應商Swell Energy聯手加速電動車普及,整合Nuvve的雲端V2G電動車充電技術,以及Swell Energy的太陽能與電池儲能系統,提供兼顧家庭與商業顧客的整體能源系統。 根據Electrek報導,Nuvve的商業策略主要針對商用車隊,跟Swell Energy合作整合太陽能與固定
從高精地圖到無人車應用 勤崴:自駕的完成有賴循序漸進
「自駕車短時間仍難以落地,究竟是技術問題,還是法規問題?」勤崴國際總經理黃晟中在專訪中不只一次丟出這道命題,他認為,所有技術皆是漸進式的,難以在缺乏上路條件、商業化機制的情況下一步到位,在自駕車議題亦然,現階段並非技術門檻難以跨越,而是法規推進過於保守。 自駕上路難一蹴可幾 全面聯網
MWC 2022車載應用夯什麼? 人機共駕、智慧座艙、XR娛樂
2022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 2022)28日於西班牙巴賽隆納開展,對應電動車、連網車,乃至於自駕車發展商機,大廠、新創無不磨刀霍霍,展出包含5G通訊、車聯網(V2X)測試解決方案、路側設備通聯等車載相關應用。 人機協作的終極實踐 VinFast 推聯網自駕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