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醫護人員負擔 AI扮演核心關鍵
自從疫情爆發後,全球各地專家都在尋找阻斷病毒散播的方法,除了傳統戴口罩、勤洗手之外,保持實體距離被認為是有效方法之一,而無形中也改變傳統生活模式。 首先,為杜絕社區傳染的機率,不少企業選擇推動居家辦公方式,至今已成為多數員工習以為常的工作形式,未來虛實混合的工作模式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日常。其次,遠端工作對雇主來說,很難確保員工的工作效率不會受到負面影響。所幸感知科技、資訊傳輸
疫情加速科技普及 國研院國網中心角色日益吃重
延燒近兩年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即便疫苗已經問世接近1年,但在產量有限、病毒持續變種下,這波疫情至今尚且看不到終點。全球疫情大爆發期間,可觀察到民眾對行動網路的依賴日深,是支撐居家辦公、線上購物、居家學習的重要關鍵。 第二個科技則是各種雲端服務,許多企業為因應居家辦公需求,開始引進各種線上會議、協作平台等智慧服務,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日常。
善用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源 漪七助養殖業邁向轉型之路
Covid-19疫情情間,受惠於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台灣各產業產線幾乎都能順利運作,不少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出口金額屢屢創下新高。不過,許多國家因為疫情失控被迫採取封城政策下,在消費緊縮,加上空運、海運等費用大幅升高下,對以出口為導向的農漁業有極大衝擊。 以台灣主要出口的魚種-虱目魚為例,包含前端養殖、後端拔刺處理等生產體系,整體工人數量非常多,若沒有尋找新的出海口,勢必會影響
高速運算與數位科技 迎向後疫情新日常
2019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不光對全球經濟帶來極大衝擊,也對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進入運用數位科技加速轉型的新常態。 在後疫情時代中,無論工作型態、日常生活、產業轉型等改變,許多專家均認為已無法回到過去模式,也凸顯出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科技正扮演因應變化的重要力量。 致力於提升台灣高速計算與網
興創知能運用民生公共物聯網 發展智慧防災監測
興創知能總經理鄭錦桐博士原任職於中興工程顧問社防災科技研究中心,目前是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的兼任副教授,因工作上需要各項環境保育與天然災害調查之需求,熟悉掌握各項創新之地理空間資訊採集與分析技術,舉凡衛星、航照、UAV、物聯網等多元空間資訊。 他所率領的軟體工程團隊擅長人工智慧(AI)與地理空間資訊(GIS)工具,長期累績空間圖資所標記的樣本,進而來訓練AI預測模型,AI模型可
活用超級電腦三大利器 台灣基因分析實力躍上國際
隨著人類基因體全序列定序完成,帶動全球各界投入基因與遺傳疾病的研究,期盼為人類健康尋找更多可能性。而在次世代定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問世之後,由於資料分析能力更強,加上相關技術、設備不斷進步,自然也成為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推手。在全球積極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風潮下,在醫療領域有亮眼成績的台灣,自然也有眾多團隊投入相關研究。 如而
3D地理資訊整合週邊數據 逢甲大學讓國土規劃更全面
多數人印象中的地圖都是平面,由於平面地圖一維與二維視角無法完整地呈現真實世界的立體樣貌,導致其應用受到侷限。逢甲大學建設學院院長暨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周天穎所打造的3D虛擬實境之地理資訊系統(GIS),則透過國研院國網中心的高速運算資源,將地形地貌的實體狀態整合於3D虛擬實境空間中。 藉由此技術,政府在制定政策或民間企業進行開發建設時都能有全面且精準的地理資訊。
隱私強化技術釋放智慧醫療的開發能量
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擁有傲視全球的個人健康數據資料,這個大數據對於訓練精準醫療所需要的人工智慧(AI)技術,具有關鍵地位,但受到個資與隱私保護規範,醫療院所無法對外分享資料,對於以AI技術為基礎的智慧醫療發展變得困難。 基於尊重隱私與長遠的個資保密要求下,國研院國網中心介紹隱私強化技術(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PETs) 的重要發展,用技術解
國研院國網中心活用雲端原生技術 快速打造AI雲端教育平台
一般數位教育面臨一些困境,首先在於學生難以獲得適用的上機操作環境。其次老師在備妥線上課程教材後,須透過還原卡或VM機制上傳至電腦教室,意謂老師需要額外費時執行IT相關工作。再者AI教學需求攀升,驅使學校的各系所紛紛購置GPU硬體設備,使行政支援單位的作業負擔日趨沈重。 然而隨著國研院國網中心推出教育雲平台(Edu-Cloud),上述困境隨之迎刃而解。Edu-Cloud最主要特
落實交通智慧化願景 成大高精地圖中心打造台灣自駕公路
自駕車是目前全球汽車與科技兩大產業的重點發展技術,透過各項感測、運算與自動化技術,實現無人駕駛願景。不過自駕車要安全且順利的上路,不能只靠車輛本身,還需搭配完整的基礎建設,因此行政院近期推動了「智慧自駕公路計畫」,並希望透過高精地圖與AI辨識技術的應用,加速台灣自駕車發展。 成大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王驥魁先介紹何為高精地圖。他指出,目前汽車導航系統所使用的地圖,其資訊與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