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數位轉型浪潮 ICT從製造者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
科技盛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2)闊別疫情影響睽違兩年重回實體展。近年疫情加速全球數位轉型的腳步,ICT產業化疫情挑戰為轉機,2022年展會也將「數位轉型」視為主軸,各家業者大秀相關解決方案。台北市電腦公會(TCA)理事長彭双浪則指出,台灣擁有完整且可信賴的ICT產業供應鏈,面對全球數位轉型浪潮,台灣資通訊廠商也順勢從製造商進一步轉型為加值型解決方案供應商,台灣市場也會是最佳出海
用「智造」應對缺工 友達數位首創無塵室清潔機器人
友達旗下子公司友達數位,將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2)首次展出台灣首創的Class100無塵室清潔機器人,藉此因應全球缺工浪潮,友達數位指出,人機協作不僅能減輕人力負擔,同時也將成為推動智慧製造發展的重要動能。 友達數位以自動化及智慧化為研發主軸,投入協作機器人的開發與運用,推出Class100無塵室清潔機器人,具專利黏塵清潔技術,搭配智慧清潔路徑規劃,可實
PChome強化競爭力 廣納AI、創新與AIoT領域百位人才
為加速集團版圖擴張,深化電商、金融、賦能三大事業板塊布局,PChome網路家庭23日宣布,將擴大招聘AI核心技術、創新服務與AIoT智慧物流等三大核心領域專業人才,總計釋出上百職缺,做為創造電商新時代的重要根基。 儘管疫情導致實體通路營運受阻,取而代之的是電商平台業者的營運竄起,但礙於零件生產短缺、物流受阻導致部分商品供需失衡,同時電商競爭激烈,讓電商業者營運與獲利同受衝擊。
導入XaaS 2.0經營新思維 因應供應鏈碳管理趨勢
「供應鏈脫碳」是企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關鍵。台灣一向以出口導向為主,面對國際的減碳趨勢,透過中心廠對供應鏈碳管理上的積極作為,企業是否有效鑑別供應鏈上的ESG風險並提前因應管理,將直接衝擊企業自身營運績效。勤業眾信風險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李介文建議,企業應轉換為「XaaS 2.0」 ,即「 Everything as a Sustainability Service」新思維,來推動自身乃至於供應鏈
2022雲端趨勢有哪些重點? 混合雲、IaaS市場成長最強勁
2022年即將進入下半場,企業也持續加速邁向數位轉型。台灣公有雲市場成長強勁,2025年產值上看新台幣830億元。AI新創愛卡拉(iKala)19日發布與IDC合作「2022產業雲端應用趨勢大調查」,iKala觀察,在後疫情時代巨變的環境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也提升雲端運算服務市場需求,而未來包括像是混合雲及多雲布局、顧客關係優化,以及雲端資安等,也將會是未來企業評估上雲的三大重點。
全球塞港大亂鬥 海運產業危機如何變轉機?
疫情改變了世界的日常,擾亂全球秩序,其引發的供應鏈動盪更使全球飽受煎熬,直到今日,港口壅塞現象仍未緩解。運輸是一種衍生的經濟行為,尤其全球貿易近九成仰賴海運,與國際經濟息息相關,也因此塞港,塞的不只是港,更堵住全球貿易往來的腳步,大傷產業鏈的運轉。 塞港問題究竟何時解?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保守看待,認為2022年恐怕不會好轉。但事實上,塞港問題,是多重問題所引發的骨牌效應
數據為王時代 台灣大車隊如何打造新生活服務生態圈?
「台灣大車隊如今不再是交通運輸產業中的一環,而是以數據驅動的科技服務公司。」移動服務產業人士道出這句話,顯示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接下車隊近17年,全公司進行轉骨後的結果。 據了解,台灣大車隊穩站計程車業者市佔第一,達24 % ,全台車隊人數2.2萬人,每年服
因應產業詭譎變化 善用雲運算大數據進行智慧預測
結合雲端運算與大數據的智慧預測,可提供未來經濟趨勢預測與強化製造業預測、量化、規劃的能力以因應市場動態與外部變局,以減少庫存、提升獲利、強化競爭前瞻,並透過持續、即時監測與掌握最新的內部與外部變化以維持作業正常。 根據IndustryWeek報導,製造業面臨消費者行為變化、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供應鏈破壞等全球市場不確定性的挑戰日益嚴峻,亟需強化預測能力以提早
全球企業加碼數位轉型 供應鏈優化與客戶體驗為重點
IDC指出,在疫情略微放緩之後,2022年將看到更積極的數位轉型科技投資成長。IDC預測,2022年全球用於商業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位轉型(DX)的科技投資支出將達到1.8兆美元,比2021年成長17.6%,且在2022至2026年預測都會保持這種成長速度,5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預估為16.6%。 特別是隨著企業加速追求數位優先策略,這些投資正大幅導向內部營運和外部直
雲端代工廠現身 台灣AI創新生態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導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技轉成立聯電、台積電,開創了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序幕。時至今日,AI幾乎已無所不在,台灣能不能在軟體與AI技術上也開創新的可能?科技部幾年前已經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創新生態體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幾年前提出「AI科研戰略」報告時提到,台灣有幾十年的資通訊研發與製造經驗,應該結合本土廠商的力量,建構出優異的超級電腦和雲端平台,讓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