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raMem打破現有處理器架構 打造IMC晶片助力AI應用
TetraMem是位於加州的半導體新創,以創新的記憶體內運算(In-Memory Computing;IMC)架構及半導體裝置提出解決方案,克服馮諾伊曼(von Neumann)架構瓶頸,提升節能效率和運算速度。DIGITIMES專訪TetraMem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葛寧(Glenn Ge),暢談技術創新突破以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看法。
半導體大廠加碼投資台灣 如何抓住智造商機?
看好全球半導體製造及工業物聯網需求強勁,智連工控推出符合半導體設備通訊標準的閘道器(SECI Box)搶進市場,協助產業建立自主設備通訊溝通能力,加速數位轉型。目前已導入包括半導體、面板等諸多重點產業。 面對產業數位轉型現存設備連線通訊缺口,智連工控從工廠端和設備端,為設備機台、製程與資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此次自主打造的設備聯網關鍵模組,是符合半導體通用的設備標準SECS/G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8】英特爾發豪語 2030年達100%使用再生能源
自各國2015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21世紀的重要課題。英特爾(Intel)作為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公司,2021年全球PC處理器市佔率76.7 % ,且隨著2021年、2022年先後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以及歐洲擴增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而半導體本身為高耗能、高汙染產業,英特爾的ESG作為也備受關注。 英特爾的ESG作為,主要以2020年提
AI、5G加速大數據分析 運算技術成發展關鍵
人工智慧(AI)與5G等科技加速了處理大數據與分析的速度,在晶片上加上AI功能的各式AIoT晶片與裝置需求大幅攀升,工研院指出,面對新一代晶片少量多樣與多元需求特性,傳統晶片設計模式將轉變為小晶片系統設計,或是走向微縮製程的路,才能解決龐大數據在高速運算過程中,兼顧運算效能且降低耗能,下世代記憶體技術也就成為發展關鍵。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世杰指出,因應整車智慧化
BujiBui實現隨處可用的3D數位分身科技
公司行號愈來愈習慣於廠房、設施的運作上使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科技。加拿大新創BujiBui Inc.賦予數位分身技術隨處可用的便利性,提升其價值。該公司正密切注意積極推動基礎建設計畫的亞洲國家,希望在市場上取得立足之地。 BujiBui是公司名稱,於2016年由Neehar Karnik和Ken Sheyka創立;BujiBui也同時是他們的解決方案;這項方
日廠增產工業機器人 因應半導體與電動車全球擴張
日本多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正在擴充產能。雖然有晶片荒、烏克蘭戰爭影響物流等變數,但半導體與電動車需求明顯成長,長期化的勞動人口減少、降低人工費用與防疫形成的減少人員群聚等新趨勢,都會讓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上升。 日刊工業新聞(Nikkan)、日經新聞(Nikkei)等報導,工業機器人的成長原本受到智慧型手機的帶動,在手機市場趨於停滯之後,接下來將推升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則是半導體與電動
OT資安根本問題?TXOne劉榮太:人才短缺
針對製造業的資安攻擊態勢自2020年升溫,2021年持續延燒,時至2022年被各界預期,資安攻擊將不減反增。在過去鮮少注重OT資安、智慧場域更加興盛的狀況下,OT環境成了業者的資安罩門,更使得資安地位躍升,位列多個研調機構統計出的熱門資安議題之一。 TXOne Networks執行長劉榮太指出,目前會注重OT資安的業者主要特性大致有三,第一為IT資安布局相對成熟,另一則為工廠
響應減碳大勢 PCB廠導入智慧製造已是Must-Have
「以長遠來看,不是在談有沒有導入智慧製造的『意願』,是企業主如果想要公司活下去,就不得不去做這件事情。以後的趨勢是:要嘛就退出,要嘛就跟上來,僅此而已。」一位PCB產業的高階主管,語重心長地表示。 回顧PCB產業智慧製造導入落地的時間軸,具體也是在近幾年才開始大幅度的投入資源,雖然看起來腳步稍緩,但對PCB產業或企業來說,總體而言,這都是一個好的開始;系統整合服務商更認為,尤
美台高科技論壇:後疫情時代如何打造強韌半導體供應鏈
強韌的半導體供應鏈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可惜這是世界的後知之明。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主辦的 美 台
新創尋晶片荒解方 AI軟體助生產效率提升10%
半導體零組件供應緊張問題難解,然而新廠建造曠日廢時,短期內可行做法是提升生產效率,如利用自動化軟體幫助晶圓廠安排生產流程,但由於機器精密程度極高且工序繁複,整體效率改善幅度往往非常小。 綜合Fortune與eeNews Europe報導,近期硬碟大廠希捷(Seagate)位在北愛爾蘭Derry的工廠開始使用由英國新創企業Flexciton開發的軟體。這套軟體的基本運算概念為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