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2】蘋果每年淘汰8%未達標潛在供應商
蘋果(Apple)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之一,供應鏈散佈在全球各地,更是消費性電子科技的趨勢領導者,擁有強大訂價力與影響力。蘋果自2020年起即已在營運上達到碳中和,且預計在2030年達到全供應鏈的碳中和。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必須將這些作為貫徹到每一個供應鏈的夥伴,才有可能達成環保策略目標。因此,了解蘋果的ESG作為對其供應商而言至關重要。 從蘋果2022年環境進度報告中可
PChome強化競爭力 廣納AI、創新與AIoT領域百位人才
為加速集團版圖擴張,深化電商、金融、賦能三大事業板塊布局,PChome網路家庭23日宣布,將擴大招聘AI核心技術、創新服務與AIoT智慧物流等三大核心領域專業人才,總計釋出上百職缺,做為創造電商新時代的重要根基。 儘管疫情導致實體通路營運受阻,取而代之的是電商平台業者的營運竄起,但礙於零件生產短缺、物流受阻導致部分商品供需失衡,同時電商競爭激烈,讓電商業者營運與獲利同受衝擊。
專攻空氣偵測 WeavAir期助企業減少病毒與細菌傳播
加拿大空品分析新創公司WeavAir的創辦人Natalia Mykhaylova在攻讀博士期間就以空氣指標和空氣汙染議題為研究主體,於2017年成立了WeavAir,提供客戶空氣指標分析與改善的解決方案,目標客戶涵括旅宿、零售、交通運輸、商業、物流、工業業者等,偵測營業場所或工廠中看不見的汙染,協助提升環境維護效能與能源使用效率。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WeavAir也因應推
Teraki送貨機器人整合DriveU.auto連網平台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促成外送需求大爆發,最後一哩送貨機器人開發商Teraki整合DriveU.auto的連網平台支援機器人遙控作業,雙方並將合作透過遙控方式加速部署自駕機器人與自駕車,此前Teraki在歐洲營運的送貨機器人車隊已採用DriveU.auto的連網平台。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結合Teraki的邊緣(Edge)預處理(pre-pr
2022雲端趨勢有哪些重點? 混合雲、IaaS市場成長最強勁
2022年即將進入下半場,企業也持續加速邁向數位轉型。台灣公有雲市場成長強勁,2025年產值上看新台幣830億元。AI新創愛卡拉(iKala)19日發布與IDC合作「2022產業雲端應用趨勢大調查」,iKala觀察,在後疫情時代巨變的環境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腳步,也提升雲端運算服務市場需求,而未來包括像是混合雲及多雲布局、顧客關係優化,以及雲端資安等,也將會是未來企業評估上雲的三大重點。
全球塞港大亂鬥 海運產業危機如何變轉機?
疫情改變了世界的日常,擾亂全球秩序,其引發的供應鏈動盪更使全球飽受煎熬,直到今日,港口壅塞現象仍未緩解。運輸是一種衍生的經濟行為,尤其全球貿易近九成仰賴海運,與國際經濟息息相關,也因此塞港,塞的不只是港,更堵住全球貿易往來的腳步,大傷產業鏈的運轉。 塞港問題究竟何時解?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保守看待,認為2022年恐怕不會好轉。但事實上,塞港問題,是多重問題所引發的骨牌效應
越南電商成長迅速 郊區農村服務待升級
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在過去10年間發展快速,是全球成長最快也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儘管如此,越南的電商和物流市場同時也正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城鄉差距,物流業數位化的不足以及政府政策等。 據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報導,能者物流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2~2021年間,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成長快速,商品交易總額(GMV)從2012年的7億美元增至
創投挹注500萬美元 助台灣大車隊55688蛻變超級App
2020年,當全世界都仍在觀望Covid-19可能為產業、市場帶來哪些衝擊時,Headline Asia合夥人黃立安便於社群媒體寫下「預期COVID-19將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行各業都將被這種病毒給顛覆。」 與此同時,Headline Asia的投資旅程並未停歇,黃立安認為,疫情將為該數位經濟產業帶來與其說是衝擊,不如說是新的契機。而其中,尤以交通、
機械手+AMR大勢所趨 達明推MCS物料管理系統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指出,AMR搭載機器人與視覺系統,將可提升40%生產效能,為讓工廠易於管理多台AMR,達明提供客製化MCS (Material Control System)物料搬運系統,統籌管理MES所下達的指令,並優化運行中的效率如時間、耗能、運行過程中保持移動的安全,可整合各廠牌AMR之派車軟體或車隊系統。 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高漲,在各家廠商大喊產能擴張的同時,如何
碳中和、ESG大勢所趨 產官學全面朝電氣化與共享交通發展
近來各國提出2050淨零碳排,台灣也不缺席,國發會與各部會於2022年3月下旬公告「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預計台灣推動能源轉型要達到4個目標,分別是:第一,能源轉型更明確,藉由擴大能源設置、提升自產能源佔比,更具體來說,進口能源的依存度要從2010年的97.4%降低至2050年50%以下。第二,推動綠能產業鏈,並結合ICT產業優勢提供高效、低碳且更具智慧的製程。第三,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