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代工廠現身 台灣AI創新生態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導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園區,工研院技轉成立聯電、台積電,開創了台灣晶圓代工產業的序幕。時至今日,AI幾乎已無所不在,台灣能不能在軟體與AI技術上也開創新的可能?科技部幾年前已經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創新生態體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幾年前提出「AI科研戰略」報告時提到,台灣有幾十年的資通訊研發與製造經驗,應該結合本土廠商的力量,建構出優異的超級電腦和雲端平台,讓產
產業數位轉型 AI已無可替代
政府資源投入對學研界乃至產業界都有引導作用。按照行政院當前政策,台灣未來幾年都將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深耕前瞻技術研發,推動產業導入智慧製造、人工智慧(AI)、5G應用,強化產業優勢。根據政府部門規劃,經濟部和科技部(計劃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將共同投入以AI為核心技術的雲世代產業數位轉型任務。 根據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RB)的定義,A
智齡科技建構AI醫療照護生態圈
智慧照護科技新創智齡科技加速並深化AI醫療照顧生態系的基礎建設,為邁向超高齡社會建構更加完備的醫療照顧環境,日前宣布將鎧琳管理顧問公司的系統及客戶正式併入旗下,使智齡科技市場佔有率躍升逾30%,成為智慧照護領頭羊。 智齡科技在照護科技創新已擁有逾十年產官學完備經驗,現再攜手在機構管理與評鑑準備資料,具備卓越實務經驗的鎧琳管顧,雙方合作後將以最大市場佔有率的優勢,持續完善台灣的
亞旭「三網」一站式服務 需求反應式公車5月上路
亞旭電腦於2022年台北、高雄兩場智慧城市展同步展出「三網」,分別是民生物聯網、車聯網、企業專網的解決方案。 亞旭表示,近年於各縣市積極推出民生物聯網一站式整合建置服務,將於高雄壽山動物園也即將推出5G開放平台技術,大小朋友遊逛動物園還可與園區人氣動物擴增實境(AR)合影與製作3D虛擬動物。 此外,亞旭更將台南沙崙的公車站牌直接搬進2022年智慧城市展台
避免演算法勾結 政府查處難度增
科技部曾在2019年發布「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強調AI在問責與溝通、透明性與可追溯性、公平性與非歧視性的重要,追求AI系統合理且善意的使用,避免產生偏差與歧視等風險,並建立外部回饋機制。不過對部分廠商而言,AI演算法只是增加營收、打壓競爭對手的工具,政府提出的AI發展指引僅供參考。 從正面角度來看,演算法可用來幫助消費者比較價格及品質,提高決策速度,從而降低搜尋及交易成本,
台灣工具機產值挑戰全球8% 科技部啟動智慧製造專案
工具機公會2021年曾發表創會15年來第一本「產業白皮書」,建議政府擴大工具機領域研發創新與工業基礎技術研發投入,使2030年台灣工具機產值全球比重由4.7%提升至8%。科技部為呼應業界的訴求,決定2022年6月將執行「次世代智慧製造關鍵技術研發專案計畫」,以4年為期,補助學界、法人與產業界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據科技部工程司公告,智慧製造關鍵技術研發專案計畫團隊每年最高補助金
越南新創2021年吸金能力強悍 疫後數位轉型可望再創新亮點
根據越南國家技術創業和商業化發展局的數據,該國新創企業於2021年吸引超過13億美元的投資,是2020年的4倍。該國目前擁有超過3,800家新創公司,其中包括3家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VNG、VnPay和MoMo,還有11家估值分別超過1億美元的公司。 Vietnam Express報導,超過200檔基金投資越南新創,其中大部分是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物流、保險、房
台灣企業研發投入雙位數成長 逾8成用於製程改善
科技部12月30日公布「2020年全國科技動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研發經費及研發人力仍維持雙成長狀況,其中全國研發經費為新台幣7,188億元,較2019年成長8.8%,研發經費占GDP比率達3.63%。其中民間部門研發經費為5,982億元,較2020年成長10.6%。至於政府部門研發經費為1,206億元,僅較2019年微幅成長0.7%。 根據調查,台灣民間部門
清大與石化業者合作 廢料變黃金
清華大學2014年開始與長春集團合作執行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又稱產學大聯盟計畫),投入新世代綠色化工材料及智慧製程。科技部指出,這項產學合作把捕獲的二氧化碳進行純化,可用於生產乾冰與電子級CO2。台灣一年的電子級CO2需求量約3萬至5萬噸,而這項技術能有效擴大減碳效益。 科技部指出,台灣是工業高度發展的國家,降低碳排量是產業所面臨到的迫切任務。尤其是石化產業,應該從促進循環
TTA運動科技新創Jingletek智慧棒球躍CNN 向世界展露頭角
勁格貝爾運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INGLETEK)在2017年由一群工程師團隊成立,在2020年推出第二代智慧棒球STRIKE 2.0,首次與迪卡儂合作,成為第二個非迪卡儂自有品牌的販售產品。 JINGLETEK執行長林敬倫表示當初會從科技業轉換跑道主要是看到未來運動科技的商機,以及台灣的競爭優勢,同時具備電子晶片生產、高端的軟體人才以及物美價廉的運動產品製造代工產業。從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