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CT永續綠戰隊成立 助企業ESG「健檢」
ESG風潮興起,落實淨零碳排不僅是企業的目標,也是政府積極想達成的里程碑。台灣微軟(Microsoft)在Microsoft GreenTech Day高峰論壇正式推出微軟永續雲(Microsoft Cloud for Sustainability),幫助業者透過自動化與數位化加速永續管理進程。與此同時,台灣微軟也宣布匯聚台灣夥伴成立台灣ICT永續綠戰隊,以資通訊產業力量,一起達成台灣2050淨零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20】騰訊評級佳但碳匯等技術創新仍需具體成果
騰訊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公司,服務內容涵蓋通訊社交類、數位內容、金融科技和工具等。旗下子公司包括中國活躍使用者最多的微信、全球最大的網路遊戲供應商騰訊遊戲、電子支付市佔率中國第二的微信支付等。除了面向用戶的服務,騰訊也有面向企業的騰訊雲,結合雲端運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安全技術,推動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 環境評級與現況、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8】英特爾發豪語 2030年達100%使用再生能源
自各國2015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成為21世紀的重要課題。英特爾(Intel)作為全球重量級半導體公司,2021年全球PC處理器市佔率76.7 % ,且隨著2021年、2022年先後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以及歐洲擴增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而半導體本身為高耗能、高汙染產業,英特爾的ESG作為也備受關注。 英特爾的ESG作為,主要以2020年提
高科技產業橫刀奪愛 傳統產業嘆人才難尋
產業面臨人才荒,從科技業到傳統產業無一倖免,其中因電動車、AI等新興領域的高速發展凸顯半導體的重要性,半導體產業更是搶人才跑第一線,然有龐大人才需求的,不只科技業,傳產人才需求近3年也大幅成長超過7成,且在智慧製造趨勢下,這些傳產甚至還要跟科技業搶同一種人才,在這場全台搶人大戰中,傳統產業興嘆,不只人才難尋,現在恐怕連有錢也請不到人了。 機械業不只搶不到人 還
機械業今年「處處是商機」 智慧服務成各家主菜
睽違三年,工具機實體展於二月底圓滿落幕,這是首次台灣兩大工具機展首度攜手舉辦聯展,在目前入境管制仍未解禁、少了國際與會者的情況下,「TIMTOS x TMTS 2022」一連六天還是吸引了線上線下超過4萬人參與,參展廠商更是接單不斷,捷報頻傳。 而從此次展會中也釋出許多訊息,展望未來,大廠不約而同抱持正面看法,樂觀看待2022年景氣;而工具機業者近年轉型有成,業界觀察,本屆展
Voltempo發表全球最快電動車充電系統
電動車新科技領導開發商Voltempo,推出號稱全球最快的HyperCharging新一代快速電動車充電系統,輸出功率1,000 kW約類似充電系統的2.8倍,考量未來車款需求提高輸出電壓,同時為24部車充電,可望加速市場採用電動車。 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2022年初Voltempo將自行設計的電池原型安裝在一部電動車,展示在6分鐘內充滿電
荷蘭循環經濟新創Circularise 運用區塊鏈追蹤供應鏈資訊
運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提供全球供應鏈追蹤紀錄生產流程,成為循環經濟底層技術服務的荷蘭新創公司Circularise,期待向亞洲擴展業務,以獨家的解決方案提升供應鏈資訊透明度。 雖然這是一家創立僅5年的公司,已經開始為德國保時捷(Porche)以及日本的三菱(Mitsubishi)、丸紅(Marubeni)等跨國企業及其供應鏈夥伴提供服務。Circularise
機械公會提建言 呼籲供應鏈需將低碳融入商業模式
隨著工業4.0時代到來,不管是工具機、塑橡膠機械、紡織機械、製鞋機械、包裝機械等設備,都己經將產品加入智慧化功能。然當製造業和機械廠商正朝向智慧製造領域邁進的同時,緊接著又開始要面對低碳課題的挑戰,對此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也呼籲,機械供應鏈上下必須對低碳時代來臨開始做準備,並協同供應鏈為客戶研發「低碳產品」。 魏燦文並進一步指出,機械產業鏈必須共同面對低碳的課題並將環保節能融
GEAPP聯盟成立 旨在促進新興國家能源轉型
由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IKEA基金會、貝佐斯地球基金會(Bezos Earth Fund)組成的全球人類與地球能源聯盟(Global Energy Alliance for People and Planet;GEAPP)已於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成立,其目的在加速全球新興經濟體的綠色能源轉型,推動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發展。
能源效率服務為綠能新選項 企業紛加大投資與部署
儘管許多企業與個人都已意識到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但龐大的技術費用,仍不免讓企業吃不消。近年能源效率服務的崛起,不僅解決了技術成本的問題,也讓企業組織能隨時使用到最先進的能源技術,不必擔心汰換過快的問題。 據ESI-Africa報導,購買、安裝、維護能源效率系統所產生的龐大資本支出,是許多企業組織在考慮採用新技術時最大的阻礙,再加上環境變化快速,相關技術持續改進,企業員工還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