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應用朝垂直發展 自然語言受矚、XAI重要性升
調研機構Statista指出,預計未來數年全球AI軟體市場將會快速成長,至2025年預計全球市值將達到約1,260億美元,整個AI市場將包含諸多廣泛應用,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過程自動化與機器學習。 AI 新創往垂直場域發展 AI如今滲透進各個產業,AI相關的新創團隊更是如雨後春筍。值
火線話題:從企業內部孵化未來:Walmart的Store No8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於1962年成立並開始擴張。Walmart建立了一種新型連鎖零售店的商業模式,直接從大型生產商那裡購買商品然後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種跳過盤商的做法,使其能獲得較高的商業中介利潤,Walmart對供貨商的強大購買力和自身強大的物流能力加大了這利潤。 然而,1994年以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Amazon)以嶄新的商業模式和強大的科技能力,取
考古新利器!DeepMind能推測古希臘銘文缺漏字詞
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論文顯示,Alphabet旗下研究實驗室DeepMind建立的Ithaca機器學習模型,能高度正確推測古希臘銘文毀損的文字以及文本撰寫的可能地點與日期,將成歷史學者有力工具,也是人工智慧(AI)在科技領域之外的特殊應用潛力。 根據TechCrunch報導,以阿卡德文(Akkadian)、古希臘文、線性文字(Linear A)記載在莎草紙、黏土、
「她」活潑了冬奧 虛擬偶像直播開賣
四年一度的冬季奧運會於4日正式登場,除了多場運動賽事之外,奧運也導入了眾多新興科技,為運動盛會增添不同的風采。阿里巴巴身為主辦單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全球合作夥伴,也展示了虛擬宣傳大使「冬冬」,協助推廣2022年冬奧盛事。 由雲端技術驅動的虛擬宣傳大使「冬冬」由阿里巴巴旗下研究機構達摩院開發,年齡角色設定年輕,且具有人性化溝通能力,希望幫助與熟悉科技的年輕一代互動、交
AI人才供不應求 企業數位轉型進度恐受影響
科技部曾提出5年投入新台幣160億元經費建構台灣AI創新生態環境,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培訓超過1萬名AI菁英技術及應用實務人才的政策。不過經濟部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愈來愈廣,就業市場上對於擁有相關技能的AI人才需求也快速增加。儘管學校端已不斷加開課程、增加入學人數和開發新學程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但就業市場上仍普遍出現AI人才短缺的情況。 科技部曾向行政院提出「
犀動智能看中自然語言產業應用 跨入飯店場域搶先機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更為普及在不同領域與應用當中,AI技術所包含的各細項應用的商機也更為發酵。其中,自然語言理解的技術門檻相對高,然卻能夠支援諸多應用與服務,Google、亞馬遜(Amazon)等業者皆積極投入優化這塊服務,期盼提升理解準確度。 創立於2018年底,台灣新創犀動智能(Aiello)為亞洲地區極少數專注於自然語言技術的新創團隊,旗下主要分為兩大業務,一為針對
與IBM深化合作 每間麥當勞都有AI不遠了
IBM與麥當勞(McDonald’s)達成協議,將收購麥當勞旗下的McD Tech Labs,深化彼此合作關係。麥當勞是在2019年收購McD Tech Labs的前身Apprente語音技術新創公司,負責開發及測試自動點餐技術(AOT)。 根據Voicebot.ai報導,兩家公司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麥當勞所開發和測試的門市自動點餐技術已為顧客和餐廳員工體驗帶來實質利益,而IB
供應鏈碳足跡難追 IBM改良AI工具提對策
解決問題就要從源頭著手,像是消除碳汙染就要先從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找出汙染源。這對電力或交通產業而言或許還說得通,但如果是農產品或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可就不一定了,專家通常需耗時3~6個月,甚至更久才能針對特定單一產品,成功追蹤及量化溫室氣體排放量。所幸,IBM發展出一套人工智慧(AI)工具來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兩大挑戰:減緩及適應。 據Ars Technica報導,研究員要從龐大的供
阿里雲雲棲大會落幕 續擴AI、遠距辦公應用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於19~22日在杭州舉辦年度大會「2021雲棲大會」,為期4天的大會落幕,阿里雲除了於會中揭露許多新技術進展與觀察之外,也宣布推出多個新解決方案與應用,持續拓展技術與市場布局。 在大會上,阿里雲展示阿里巴巴旗下全球研究機構達摩院語音實驗室研發的人工智慧(AI)會議助理「聽悟」,聽悟能將會議的語音內容及時轉化成為書面會議紀錄,而普通話識別準確率約為98%,預期
融合產業專屬知識 人工智能QbiAI打造新世代的智慧客服中心
全球興起數位轉型的浪潮中,不同產業推動的轉型專案迥異。如以往仰賴大量人力的客服中心,在考量專業人才培訓不易、人力成本攀升等因素下,也積極推動轉型策略。早期客服中心轉型的最常見做法,是提供語音自助式服務選單,讓消費者透過按鈕選擇需要查詢的資訊,藉此縮短等待時間,以降低客服人員負擔。 另外,亦有企業選擇將客服中心轉移到成本的地區,又或者外包給其他專業客服公司,以減少整體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