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制裁考驗俄羅斯加密貨幣市場
為避免加密貨幣成為俄羅斯規避國際制裁的漏洞,西方政府與金融單位已陸續針對俄羅斯加密貨幣交易提出限制措施,俄羅斯規模1,24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勢必會受到不小打擊。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inance,已宣布停止為加密資產價值超過1萬歐元的俄羅斯帳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宣布,對掌控俄羅斯大半數位貨幣產出的挖礦業者BitRiver
3D列印機器手指尖實現人造觸覺反應
英國研究團隊使用能混用質地柔軟與堅硬的材料,以3D列印技術製作出複雜生物結構的3D列印指尖,所產生的人造神經訊號跟人類各種神經末梢所產生的訊號類似,因此可以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可望強化義肢手的功能並據以製作擬真、甚至機能性更強的人造皮膚。 根據Bloomberg報導,人類指尖的機械性刺激受器(mechanoreceptor)所發出的訊號,會由觸覺神經傳送至腦部以產生觸覺,因此
Uber將整合多元交通住宿服務 發展旅行超級App
Uber宣布,要在2022年內,把巴士、出租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服務加入App,成為滿足所有移動需求的一站式供應商,Uber不直接提供服務,而是透過軟體整合航空公司、巴士、租車業者等售票平台,讓使用者以Uber的超級App(SuperApp)預訂所有的交通服務。 根據CNBC與Bloomberg報導,2018年Uber就打算在App整合腳踏車、船舶、叫車、滑板車之外的其他運
蘋果購併關鍵是「人才與智財」 近期偏愛金融與音樂新創
與其他科技巨頭相比,蘋果(Apple)的購併案無論是金額或規模,似乎都不那麼驚天動地。最為外界所知的或許要屬2014年30億美元的耳機品牌Beats購併案。但蘋果從未停下購併腳步,而是「惦惦吃三碗公」,每一次的購併案都是精心計算過後的交易。 如果只看蘋果有義務揭露的交易案,肯定無法看到事情的全貌。根據Apple Insider的報導,2019年蘋果有公開紀錄的購併公司僅6家,
英5G救護車讓醫護人員保持無時差連線
英國新創公司Excelerate Technology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合作利用地面與衛星網路開發5G救護車,目的是讓醫護人員即使在偏遠的地區,也能隨時保持連線,以確保病患能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據Geospatial World報導,Excelerate提出的混合連線未來數位救護車(Hybrid Connex Digital Ambulance of the Fut
全球數位教育轉型 ViewSonic衝刺AI、元宇宙
ViewSonic在英國教育與訓練科技展(BETT)上,展示最新的教育科技解決方案,其中,內建AI技術的myViewBoard Sens,可偵測教室內的師生人數、動作、以及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分析學生的專注度以及是否符合防疫規範。 此外,ViewSonic還揭露元宇宙3D互動虛擬學習空間「Universe by ViewSonic」發展計畫,並制定全新開放學習格式。
鼓勵環保出行 智慧自行車道改善安全效率
英國蒙茅斯郡議會(Monmouthshire County Council)部署Vivacity Labs的人工智慧(AI)感測器於Abergavenny,收集多模(multi-modal)計數、路徑、速度等資料,監測新的腳踏車專用道使用狀況以促進主動移動(active travel)的模式。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報導,2013年英國威爾斯通過
減碳是一門好生意 台達電海英俊:8大廠發揮影響力、眾小廠結合夥伴力
無論是政府或企業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刻不容緩,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聯合國變遷小組IPCC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氣候變遷的風險已迫在眉睫,同時這也攸關企業生存契機。 對此,海英俊指出,氣候變遷問題為全球議題,台灣政府也很清楚淨零碳排積極與否將會影響台灣各廠對外的國際貿易,現在貿易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台灣各界若在減碳方面不夠積極,也會遭國際夥伴抵制。面對台灣目前的減碳困境,全台平均每
疫情讓城市更「智慧」 新創投資見端倪
當2020年疫情爆發,居家上班、遠距教學、衛星辦公室等形成熱潮,大企業從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撤離,例如Panasonic把東京總部的一部分功能與人員,分散到關西的淡路島。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的前景,一度不被看好。然而,對於智慧城市相關新創的投資,在2021年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最高水準。 CB Insights、日經新聞(Nikkei)等報導,疫情其實刺激了智慧城市的發展,包括網路基礎
企業追趕ESG潮流 碳議題成軟體業者市場先機
面對國際淨零碳排趨勢,ESG儼然成為一股供應鏈各家廠商不得不跟上的潮流,不過有別於高碳排的產業像是能源、製造或是運輸業,特別關注在節能減碳、低碳管理、綠電綠能等環節,資訊服務及軟體業者實現或切入ESG角度或是機會有何不同,勤業眾信風險管理副總陸孝立認為,碳議題是資訊服務業進攻、開拓市場的好機會。 面對這波ESG浪潮,企業在碳管理等議題的數位化需求增加勢在必行,資訊服務業者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