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藥物開發 疫後生醫數位化新浪潮襲來
近期鑽石生技投資成為台灣首家生技創投登陸興櫃,使生技醫療產業議題再掀波瀾。勤業眾信指出,在疫情肆虐的這一、兩年,生技產業與利害關係人展開前所未有的合作,共創更多以患者為中心的體驗。而面對敏捷的數位原生新創企業的競爭,傳統生技企業的數位化規模正在擴大且加速。 同時,勤業眾信也提出展望2023年,生技產業應聚焦「優化研發產出效率、以患者為中心、改變人才體驗、加速審查流程、加快數位
暉致攜手陽明交大 產學合力打造醫藥產業人才庫
陽明交大與暉致醫藥日前舉行產學MOU簽約儀式,啟動產學交流及藥學人才培育計畫。身為台灣的頂尖研究型大學,陽明交大院長康照洲表示,該校藥學系是台灣最年輕、採6年制藥學專業培養臨床藥學士,鼓勵跨域學習,以成為亞洲「數位生醫」先驅為願景。 透過本次產學交流計畫,陽明交大與暉致共同期望能結合雙方資源加強學校教育與產業銜接,強化年輕學子對相關職能及未來職涯規畫的準備,提升台灣醫藥產業人
超級電腦助攻 富士通理研合作改善AI藥物研發速度
針對藥物研究耗時日益拉長,與新疾病在全球化下的快速傳播,日本在2010年代積極推動AI藥物研發技術,目前雖有一定成果,但也陷入多頭馬車的浪費投資困境,因此2020年代除政府糾集藥廠合作外,日本IT大廠富士通(Fujitsu)與日本國立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Riken),也展開AI合作。 根據富士通2022年5月17日發布消息,這次新藥研發用AI技術的合作,是將富士通專門處理複
有訂單卻沒產能! 檢測流程自動化能解決七成缺工問題?
在終端消費需求增溫、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的持續擴展下,製造業景氣持續暢旺,然訂單雖滿滿,生產量能卻供不應求,製造業得跟時間賽跑,也讓近來業者對於自動化的導入意願升高。業者指出,目前製造業工廠中有七成的人力都集中於檢測流程,因此不論是因應更高效的產能,或是疫情之下缺工帶來的省思,將傳統人力檢測提升到自動化層面,絕對是目前產業最亟待升級與改善的部分。 迎接工業4.0與數位轉型的
高速運算與數位科技 迎向後疫情新日常
2019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不光對全球經濟帶來極大衝擊,也對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進入運用數位科技加速轉型的新常態。 在後疫情時代中,無論工作型態、日常生活、產業轉型等改變,許多專家均認為已無法回到過去模式,也凸顯出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科技正扮演因應變化的重要力量。 致力於提升台灣高速計算與網
井田國際製藥廠推展智動化 精研確效、安全的優質藥品
位在台中大甲幼獅工業區的井田國際製藥廠成立近40年,一路遵從法令規範,先後通過GMP、cGMP及PIC/S GMP認證,足以確保藥品能被持續穩定生產與管制。井田目前落腳的廠房,便符合PIC/S GMP最嚴謹的國際規範,自2013年投產迄今,生產錠劑、膜衣錠、糖衣錠、膠囊、軟膠囊、液劑、外用粉、乳膏及軟膏等多劑型藥品,甚至還設置荷爾蒙獨立生產專區。 井田創辦人暨總經理柯朝枝,秉
日藥廠推AI眼底掃描檢查 減少侵入式檢查
若干慢性病追蹤診斷的困擾之一,就是需要侵入式檢查,如抽血,導致每次檢驗需有1個月到1季的間隔,且讓若干人視為畏途,因此日本藥廠樂敦製藥(Rohto Pharmaceutical)與其他醫療機構及AI新創合作,推出AI眼底檢查代替驗血的方式,希望藉此創造新的醫療事業模式。 樂敦眼底健康檢查服務的合作對象是日本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以及日本眼科光學設備廠T
日本超級電腦幫助對抗COVID-19 找出7種有效藥物
范仁志/綜合外電 日本的AI應用研究又有新進展,日本AI企業PFN(Preferred Networks)與京都藥科大學(Kyoto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的合作研究,以AI找出能有效治療COVID-19(新冠肺炎)的藥物,在2021年9月6日宣布,已確認提案的13種中有7種具明確療效,可望有效因應病毒的快速演化。 根據PF
日官方藥物研發AI平台 助「菜瓜布肺」新藥找材料
范仁志/綜合外電 藥品研究日益耗時,21世紀新藥從開始研發到上市平均已超過十年,讓業界求助AI材料研究技術,希望藉此加速藥品初步研發時程,若藥廠缺乏足夠技術資本、又或特定疫情讓政府急於獲得新藥,就會以政府之力推動藥品研發AI,日本就是其中一個範例。 根據日刊工業新聞報導,目前歸日本文部科學省管轄的理化學研究所(Riken),與厚生勞動省成立的醫藥基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