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創業金三角 越南成績亮眼
2021年對越南新創的投資刷新2019年8.74億美元的前紀錄,創下14億美元的史上新高,顯示投資人對越南的新創抱有很高的期望。 Vietnamnet Global報導,過去10年越南政府投資教育、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發展的重要支柱,為越南吸引新創投資打下重要基礎。投資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創投基金Golden Gate Ventures(GGV)自2011年以來已經投資Carous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19】Sony環保超前部署 產業鏈影響力待加強
隨著現在各國政府愈發重視氣候議題,企業界也紛紛開始追隨這股ESG風潮。根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的研究,目前在設定淨零排放目標上,矽谷的科技產業遙遙領先,然而日本消費電子大廠Sony,早在1993年已經開始發展全球環境政策和行動計畫,而目前正以「Road to Zero」為主軸,實現環境零負擔的承諾。但相較於其他消費品牌競爭對手,Sony顯得太過低調未能將其努力充分揭露,也需要發揮更多影響力在其價
連網車趨普及 Karamba Security:汽車遭駭嚴重性遠高於手機
隨著汽車連網功能發展,車用資訊安全風險也跟著提高。以色列新創Karamba Security提供端對端(end-to-end)的產品安全方案,涵蓋設計階段到弱點管理。該公司已獲得多個亞洲企業的投資並建立夥伴關係,正在東南亞地區尋求更多機會。 Karamba於2016年由Ami Dotan、David Barzilai、Tal Ben-David和Assaf Harel創立。除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7】三星電子透過認證系統管理供應鏈碳排放
ESG議題已成為各國企業都需要關注的議題。在環保風潮下,對仰賴高耗能、高用水的科技產業,更容易成為政府法規管制與輿論眾矢之的,減碳排也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三星電子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品和電子元件的製造商,屢以回收和環保產品獲美國環保署(EPA)頒給「金質獎」和「永續卓越獎」,在環保的對策上有些創新做法頗值得台灣廠商參考。 雖然S&P Global ESG評級在環境面表現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6】豐田為何改變策略轉為支持純電車?
即便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晶片短缺、汽車業停工斷鏈,日本豐田汽車營收卻逆勢成長,在2021 Fortune 500大全球企業營收排名進步1名,上升至第9名,超越了德國福斯汽車(Volkeswagen),並且銷量達到全球第一。在新能源車的發展上,豐田原先堅持走自己的路,以油電混合技術為主,近期卻已改弦易轍,轉為支持純電動車,背後原因頗值得推敲。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
【企業ESG環保作為系列報導-2】蘋果每年淘汰8%未達標潛在供應商
蘋果(Apple)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之一,供應鏈散佈在全球各地,更是消費性電子科技的趨勢領導者,擁有強大訂價力與影響力。蘋果自2020年起即已在營運上達到碳中和,且預計在2030年達到全供應鏈的碳中和。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必須將這些作為貫徹到每一個供應鏈的夥伴,才有可能達成環保策略目標。因此,了解蘋果的ESG作為對其供應商而言至關重要。 從蘋果2022年環境進度報告中可
越南電商成長迅速 郊區農村服務待升級
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在過去10年間發展快速,是全球成長最快也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儘管如此,越南的電商和物流市場同時也正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城鄉差距,物流業數位化的不足以及政府政策等。 據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報導,能者物流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2~2021年間,越南的電子商務和電子物流成長快速,商品交易總額(GMV)從2012年的7億美元增至
從NFT代工開發到虛擬不動產 元宇宙商機亞洲沸騰
元宇宙的虛擬土地交易紀錄不斷被打破,多次成為新聞的話題。透過幾個較具知名度的元宇宙平台,例如Decentraland、The Sandbox等,用戶帶著VR眼鏡在虛擬空間中交易虛擬物品和服務,並正在形成非同質化代幣(NFT)與虛擬貨幣的生態系。 這種元宇宙商機現在已不限於歐美。IT革命似乎較為落後的亞洲,已出現元宇宙商業擴張的跡象。 日經新聞(Nikke
發展電動摩托車 越南領先東南亞
越南近年來在多個產業發展出令人矚目的新創企業場景,也正在成為電動雙輪車等綠色交通的創新中心。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一份有關印度和越南的電動雙輪車報告,電動雙輪車對亞洲城市的潛在環境利益可能非常巨大,特別是如果以其取代燃油雙輪車。越南河內科技大學(USTH)指出,越南電動雙輪車每年銷量8萬輛,佔越南總體機車銷量2 % 。另根據市場預測,全球電動雙輪車市場的出貨將
Dat Bike打造越南首款本土自製電動雙輪車
越南新創Dat Bike使用其在越南國內設計和生產的關鍵零組件製造電動雙輪車,並宣布籌集了由Jungle Ventures領投、Wavemaker Partners參投的530萬美元A輪融資,使該公司自2019年創辦以來籌資規模達到1,000萬美元。 Dat Bike創辦人暨執行長Son Nguyen表示,儘管中國和印度已經主導越南當地的機車製造,但東南亞沒有本地的摩托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