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轉容量觀察可為借鏡 日本首發電力警報怎應對?
日本從2012年設立電力警報制度以來,於2022年3月22日首度發布嚴重缺電的電力需給逼迫警報,現在日本正在檢討成因及應對之道,值得同為島嶼獨立電網、同樣在3月發生缺電與大地震的台灣參考。 日本電力需給逼迫警報發生的近因,在3月16日福島東部外海地震,造成部分電廠停機,復原最快要到4月,甚至可能持續到夏季,這段時間內備轉容量降低到3%以下。 接著,氣象預
再生能源併網引發電力不穩 智慧微電網為解方
為追求永續發展、淨零碳排,各國提倡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換言之,即提升電能使用機會,移動載具電動化即是最好的例子。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組長張永瑞表示,因應減排計畫,未來電力系統將面臨多方挑戰,包括電力結構改變、再生能源應用需求增加但發電不穩定、尖峰用電之限電危機、區域供需平衡與線路壅塞、以及未來將面臨的電業政策管理。 電力調度不易問題,搭配微電網成解方
碳有價時代來臨 製造業恐面臨新營運風險?
製造業密切關注全球零碳發展一舉一動,歐盟在2026年正式起徵碳稅前,雖設有3年緩衝期,台灣也公告將於2023年起要向排碳大戶徵收碳費,碳有價時代來臨,表面來看將對企業營運成本造成衝擊,但專家也示警,成本增加恐只是減碳行動下的冰山一角,碳稅雖未正式上路,但面對碳管制究竟會帶來哪些風險,企業心裡還是得先要有譜,才能即早提出具體對策因應。 中國2021年9月為了遏制碳排放加強落實「
電動車業者擴大自動化投資 工具機訂單增、機器人忙擴產
在半導體與電動車議題雙引擎助攻下,產業自動化需求持續增溫。被視為工具機產業風向球的日本業者,對中國市場出口似未受限電影響,需求依舊穩固,與近期台灣機械業訂單皆創下新高紀錄。另一方面,電動車業者擴大機器人投資,機器人業者擴產同時也針對產品結構與設計做出調整,以更符合電動車生產特性。 外資先前報告,認為中國市場在電力緊縮的情況下抑制製造活動,因而看壞台灣工具機需求疲軟,紛紛對相關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線 台灣電力邁向新局
2021年9月底中國許多地區陸續祭出限電政策,所引發一連串的供應鏈產能受挫的事件,衝擊著全球因應COVID-19疫情趨緩而經濟快速復甦的用電需求,再隨著北半球高緯度地區馬上進入冬季的嚴寒天氣變數中,電力需求激增和燃料價格持續飆升令人擔憂。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電力的供應,過去主要是依靠台電投資各式的發電設備來產生電力,然而現實上,電力的來源不可能無限量
安全優先的新能源時代 昇陽電池磷酸鋰鐵技術迎來市場新局
「把最基本的東西都做對,路就會愈走愈寬」,自2004年開始就專注於磷酸鋰鐵電池技術研發、生產電芯和電池模組的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昇陽電池董事長楊敏聰,對磷酸鋰鐵電池的未來抱持樂觀看法,因應再生能源與智慧電網衍生而出的儲能市場需求,再加上Tesla等電動車大廠也開始採用磷酸鋰鐵動力電池模組,都讓楊敏聰對未來事業發展愈來愈有信心。 「之所以會選擇磷酸鋰鐵技術作為研發主軸,主要就是
減碳商機至少30年不墜 ESCO能源服務亮麗再登場
全球對於減碳行動越來越具強制性,雖然2050淨零碳排目標是一大挑戰,但業界也相當看好直言宜把握這至少30年不墜的市場商機。各國都還在發展階段的節能技術服務業(Energy Saving Company;ESCO),正從一個生疏的名詞,逐漸成為節能減碳的專業代名詞,似乎也宣告在過去低電價時代這項非主流產業,重新於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暖化情況退無可退
DEWA在杜拜展開第二個電池儲能先導計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的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Solar Park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計畫,杜拜電力與水力總署(DEWA)在此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場展開第二個電池儲能先導計畫,採用Tesla的鋰離子電池儲能裝置發展容量達1.21MW/8.61MWh的儲能系統。 據Smart Energy International報導,DEWA
資料中心不斷電系統與電網連動 有助去碳化與系統穩定
Eaton與微軟(Microsoft)發表的白皮書顯示,資料中心採用能跟電網互動的不斷電系統(UPS),具有提升產業去碳化(sector decarbonisation)與系統穩定度的潛力,唯還需關注UPS電池可靠度與退化等問題。 據Smart Energy International報導,執行比特幣(Bitcoin)挖礦作業的資料中心是造成電網負擔日益加重的主因之一,不過在
資料中心將以氫燃料電池取代傳統電力
為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不少資料中心紛紛引進新的低碳排技術,作為照明、恆溫器及其他智慧應用的電力來源。像是氫燃料電池即能有效率的減少碳排放量,協助企業將對燃油的依賴轉移到其他永續環保的選項。 據AltEnergyMag報導,在面對數位需求提升,但電網能力有限的困境下,資料中心業者不得不花錢投資備用的發電機。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到了2040年,光是資料儲存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就將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