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車廂感知系統運用毫米波雷達偵測車內生物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旗下的獨立卓越軟體與創新中心(Toyota Connected North America;TCNA)發現,運用毫米波雷達偵測車內生物微活動是相當實際的解決方案,因此開發出基於單一Vayyar毫米波(mm-wave)雷達感測器的全車廂感知(Cabin Awareness)系統。 根據Design News報導,TCNA主辦連續36小時的駭客
Google Nest Hub將加入運動指標等健康顯示功能
目前Google助理(Google Assistant)整合的健康功能侷限於睡眠資料,未來新增特定設定選項後,將能在Nest Hub上顯示由Fitbit與Google Fit提供的熱量消耗與步數等各種活動指標,已確定會支援第二代Nest Hub,但推出時程與是否支援其他智慧顯示器則尚未明朗。 根據9to5Google報導,已知的資訊顯示Google似乎計劃直接在Nest Hu
汽車進入智慧化時代? AI於自駕、座艙中的應用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車(簡稱自駕車)市值將上探420億美元,而部分實踐自動化、智慧化車輛將佔整體車市的12.4%,而直至2035年止,預期該智慧化車輛市場規模將持續呈倍數成長,智慧化、自駕化在汽車產業將成為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欲討論人工智慧(AI)於車載方面應用,則不可不提及此三大方向:首先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衍伸出的Level 5以
Zoox收購Strio.AI 取得自駕車電腦視覺與機器人關鍵技術
亞馬遜Amazon旗下發展自駕叫車服務的Zoox宣布,收購波士頓機器人新創Strio.AI團隊,細節尚未揭露,Strio.AI的電腦視覺與機器人技術可望被應用於Zoox開發的自駕車。 根據The Robot Report報導,Strio.AI由麻省理工學院(MIT)校友於2020年創立,運用人工智慧(AI)與自動化發展農業應用技術,專注於開發採收與修剪草莓作物的機器人解決方案
車用晶片為未來關鍵領域 聚焦感測器、聯網晶片
想像一個高度自動化的世界—早上8點手機響起鬧鈴,同一時間,房間的空調關閉、電燈亮起、電視主動播放起晨間新聞、告知你今日天氣。待你洗漱更衣後出門,智慧門鎖在你離開的同時,傳遞訊息給家中安防系統,檢查電器電源,確認無誤,方才上鎖。 接著你往車庫走去,坐上那台具智慧連網功能的電動車,如往常般,它為你主動規劃最短行駛路線,你所居的城市以智慧化號誌精準控制車流,協助通勤者一路暢通無阻,
無限雷達感應技術 也能監測呼吸、心律
陳研旻/綜合外電 60GHz頻率的無線電技術通訊提供了許多好處,相較2.4GHz和5GHz,能夠分辨更高的訊號。 用於雷達系統時,60GHz頻率的大頻寬可提供非常準確的高分辨結果,有助於雷達應用在更多地方,例如人口統計、生命體檢測、健康監測以及非接觸式3D運動和手勢感應。這些綜合優勢讓60GHz頻率非常吸引人,為App開發人員提供許多方便。
光學圖像、感測器、雷達能力合一 有助改善自駕車辨識力
洪煥周/綜合外電 蘇格蘭三面濱臨海洋,氣候陰霾多雨霧,秋季常有暴風雨的情況發生,駕駛和行人的視野大受影響,因此也易發生交通事故。有鑑於此,位於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科學團隊利用感測器取得大量資料,以幫助未來自動駕駛與無人車技術的開發與研究。 根據Traffic Technology Today,赫瑞瓦特的科學
睡眠偵測成熱門技術 亞馬遜版Soli雷達技術獲FCC核准
謝明珊/綜合外電 亞馬遜(Amazon)似乎正在開發一款床邊裝置,運用雷達感測技術來偵測睡眠。 據CNET報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核准亞馬遜一款代號為「雷達感測器」的裝置,使用57-64 GHz頻譜,據傳這台無線控制裝置,可完成無接觸的睡眠偵測。 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亞馬遜於2021年6月提出申請銷售雷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