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zon看好5G企業專網與行動邊緣運算
美國電信業者Verizon靠著企業無線網路服務業務,在2022取得了一個好的開始。Verizon在2022年第1季的法說會上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企業5G專網及行動邊緣運算的投資,以推動企業部門的成長。 據CRN報導,在固定無線寬頻網路與5G服務需求的帶動下,Verizon Business在2022年第1季取得了相當亮眼的營收表現。隨著公眾5G、5G專網以及行動邊緣運算持續升
未來車聯網產業4大要件 智慧交通「地樁」先打好
汽車連網化發展、通訊技術的革新,帶動人、車、路三方資訊整合,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成為未來智慧城市、智慧港區、智慧交通發展相當重要的基礎。對此,華電聯網董事長特助吳榮煌表示,過去長時間以來,產業多半將自駕發展的焦點鎖定於「車輛」本身,然而,要使Level 3以上自駕車得以上路,其背後更重要的是如何針對車輛、道路、路側及號誌設定符合國際認證的標準,同時,完善道路基礎設施,
AIoT遠端管理兩難怎解?宜鼎新品「頻外」即時排除障礙
因應全球5G、AI及物聯網(IoT)技術高速發展,正式迎來AIoT時代,將帶動全球連網裝置數量急遽成長。工控記憶體模組廠宜鼎國際正式推出InnoAgent頻外管理擴充模組,透過頻外(Out-of-Band;OOB)管理技術,高效滿足設備遠端管理需求,預計2022年第2季正式上市推出。 許多裝置及設備在長時間運轉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發生系統不穩與當機的狀況,除了即時系統監測非常重
打造韌性體質 企業經營者應回歸「本質」
始自中美貿易戰後,全球就開始經歷了一連串的動盪,從COVID-19(新冠肺炎)、氣候變遷到俄烏戰爭,變化與挑戰接踵而來,如今企業所聚焦的生存策略,已經不是如何搶佔市場、打倒對手,而是如何具備「韌性」才能進一步轉危為機,甚至與競爭對手打破藩籬攜手合作找到新的成長曲線。 由DIGITIMES電子時報與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攜手舉辦的《大肚山跨域創新高峰》系列論壇中,探討在不確定時代
實現5G智慧道路 AI攝影機與光達是關鍵
5G網路與人工智慧(AI)的進展有助於促成更多智慧道路(Smart-road)基礎設施技術,被部署於全美各種橋梁、道路等運輸系統,以強化即時交通分析以及處理最具挑戰性的道路安全與交通管理問題,其中備受矚目的包括具備AI功能的攝影機與光達(LiDAR)。 根據Fierce Electronics報導,透過AI加持就能馬上提升目前美國部署的交通攝影機與監視攝影機的基本功能表現,並
上雲夥伴決定數位轉型成敗 緯謙助企業建構最適雲平台
近幾年產業環境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壓力急遽升高,善用數位化技術推動轉型,成為多數企業追求永續營運的重點策略,在數位轉型中,雲端平台是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認為經過多年推廣,多數企業對雲端概念與平台功能雖已不再陌生,不過在實際執行時,仍有諸多挑戰需要克服,對此他建議業者善用外部專業力量,讓上雲一事更快速簡潔,順利啟動企業的轉型步伐。 台灣是全球資通訊產業重鎮,相
5G無人機助電網檢測 改善工安加速復電
2022年4月中澳洲配電商Endeavour Energy經過成功飛行展示後宣布將部署5G網路,支援在Blacktown、Penrith、新南威爾斯等部分電網使用5G無人機(drone),以利作業人員在處理天然災害等不可預期因素造成的停電時,能改善安全與加速恢復供電時間。 根據RCR Wireless報導,Endeavour Energy為260萬澳洲人供電,營運範圍包括Bl
盤點影響物聯網發展的十六大關鍵因素
過去兩年多來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邊境封鎖和進出口限制對於生產及航運都造成衝擊,據麥肯錫(McKinsey)調查顯示,有高達75%的受訪企業表示,無論是供應鏈、生產製造以及物流運輸方面,都因疫情而受到影響,更有85%受訪企業表示因「數位技術匱乏」而面臨供應鏈問題。 為此,有高達9成受訪企業計劃加速推動數位化供應鏈以提升其適應力,主要包括集中式供應鏈規劃、先
英特爾與洛克希德馬丁合作 強化美軍5G通訊能力
英特爾(Intel)與航太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將聯手為美國軍方設計新的5G基地台設備,目的在提升軍方人員、飛行器、船隻與地面車輛間的通訊安全。 據CRN報導,英特爾與洛克希德馬丁將為美國國防部提供新的5G軟硬體解決方案,雙方並已簽署合作備忘錄延續在5G技術方面的合作。事實上,英特爾與洛克希德馬丁先前為提供軍方雲端與邊緣運算技術,合作已有10年以
如何打造用於IoT的高速網路
隨著元宇宙逐漸興起,The Network網站認為,目前「低延遲」(low latency)和「網狀光纖網路」(meshed optical network)等相關技術,都可望支援元宇宙應用程式發展。 在美國科技業拋出「元宇宙」的概念後,這項應用便在市場上大行其道。而讓元宇宙應用程式的普及率持續攀升,則有賴強而有力的網路服務支援。 首先,最理想的狀況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