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寶投資AI新創 拓展自駕、智慧醫療可能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指出,未來會以AI為中心,發展車電、伺服器等產業,期待能創造新兆元產業。翁宗斌表示,仁寶車電、伺服器每年都以3~4成的幅度成長,因應AI發展,也投資美國AI軟體企業:Beyond Limits,將共同開拓自駕車與智慧醫療等商機。 翁宗斌在24日在仁寶股東會中指出,因為疫情,人們的生活與經濟活動都受到限制,仁寶面臨缺工、缺料、物流等挑戰,受惠於居家辦公等生活型態
短鏈配送還要更快! Momo拼3小時到貨
全民網購時代到來,Momo購物網日前宣布將旗下「5小時超市」服務再升級,推出全新「超市快配」服務,雙北地區3小時內快訂快到。 Momo先是於2021年推出「5小時超市」服務,上線至今深受35至54歲消費者青睞,是補給生活飲食的重要管道。為使服務更貼近消費者日常補給需求,此次Momo升級快送服務,再推出「超市快配」,並擴增生鮮冷藏類商品,只要於8:00~17:00服務時間內完成
公務車電動化 宏佳騰獲青睞
新北市三重區公所日前舉辦51輛宏佳騰智慧電動機車Ai-1 Sport交車啟用儀式,冀望透過購置電動機車等低汙染型車種做為公務車輛,落實低碳綠能交通,以及永續發展城市的願景。 三重區公所此次交車的15輛將作為三重區公所人員日常勤務需求用車、36輛為各里里長及辦事處同仁代步車與關懷里民及公務使用。之所以選中宏佳騰,除了其為本土品牌且已經深耕多年智慧電動機車外,全台Gogoro N
TikTok成大患 Facebook新功能政策針對性強
過去幾個季度來,無論是執行長Mark Zuckerberg或是其他Meta Platform高層均不斷透露,如何與短視訊應用TikTok競爭已成為公司的首要目標;近期更有內部備忘錄透露,該公司正針對Facebook主要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將著重顯示來自用戶未追蹤網頁、創作者或其他用戶的推薦內容。 據The Verge引述Facebook應用負責人Tom Alison內部備忘錄內
製造業仍為5G專網大戶 高度碎片化市場成供應商挑戰
雖然5G初期以消費市場率先進入商業化,不過長期來看,5G結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垂直應用領域中帶來革新,才是未來5G發展關鍵。根據愛立信(Ericsson)「5G商業潛力報告」指出,在所有垂直應用市場中,製造業則是引領5G專網市場成長的關鍵應用領域,然而,製造業雖是一個需求很大,但同時也是高度碎片化的市場,這也意味著,面對各異的場域時,5G專網的建設不只是單純構建硬體設備,而是需要同時滿足產業
對抗精進的深偽 東京大學推出更強破解AI
日本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公開新的AI辨偽技術:SBIs(Self-Blended Images),對抗以AI製造幾可亂真畫面與影像的深偽(Deepfake)技術,並指出此一技術以5種辨識技術指標評比,在其中4項獲得最高表現,僅1項獲得10種技術中的第2名,細節將於2022年6月19~24日在美國發表。 透過製造假新聞執行的資訊戰,在2010年代因
TetraMem打破現有處理器架構 打造IMC晶片助力AI應用
TetraMem是位於加州的半導體新創,以創新的記憶體內運算(In-Memory Computing;IMC)架構及半導體裝置提出解決方案,克服馮諾伊曼(von Neumann)架構瓶頸,提升節能效率和運算速度。DIGITIMES專訪TetraMem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葛寧(Glenn Ge),暢談技術創新突破以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看法。
5G專網波瀾不興?R17正式凍結 真正好戲還在後頭
5G時代,全球行動通訊正在加速發展。不久前,3GPP Release 17(以下稱R17)標準正式凍結,意味5G第二代演進的版本標準正式完成,將推動全球5G邁進新里程碑,而3GPP從2020年起一直以線上會議形式討論R17協議的內容,如今總算得以順利完成這項任務。疫情打亂原有步調,多少影響5G發展進程。而另一件事,則是由政府指配的4.8~4.9GHz專網專頻費率與管理辦法則是將在近期拍板定案,未來
京東618購物節銷售不如意 騰訊微信首次參戰
中國大陸電子商務龍頭業者之一的京東於6月19日結束長達18天的年度618購物節活動,但整體銷售僅年增10.3%,遠低於2021年的27.7%,凸顯出中國大規模封控行動以及整體經濟環境減速對消費意願造成很大程度影響。 根據路透(Reuters)報導,618購物節是中國繼每年11月11日光棍節後的第二大購物活動,為紀念京東成立周年而自2004年首次發起。 據
智慧製造下半場 數位轉型如何接軌淨零趨勢?
製造業發展ESG、邁向淨零碳排成為近年產業努力目標。台灣中小企業面對現今少量多樣生產型態、急單產線變動等,如何運用新興科技,加速產業數位轉型,一直是近年產業熱議的焦點,但隨著全球加快淨零腳步,如何在數位轉型同時兼顧減碳節能,也成為產業能否接軌國際的關鍵。工研院因此建議,企業可從網路環境、生產設備、營運管理三面向著手,透過5G專網、工業物聯網、AI虛擬助理等強化企業淨零碳排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