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南亞科都參投 台廠、創投看上台灣電動車產業哪些優勢?
當汽車電氣化、智慧化蔚為國際趨勢,台系各廠無不開始想方設法切入車用市場。聚達創投董事總經理喬國筌指出,未來無論純粹投入車聯網、抑或往自駕車發展,在汽車產業轉型過程中,定有一部分是與台灣產業優勢綁在一塊的。即便台廠難於汽車產業扮演顛覆式創新、創造新型態車用軟體、改變營運及銷售模式的角色,然而當半導體及電子零件逐漸成為車用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台灣企業便仍有相當多的切入機會。 以2
英國政府以26億英鎊向資安宣戰 欲在2025打造BritChip
英國政府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投入26億英鎊(約34.96億美元)的「2022年國家網路戰略」(National Cyber Strategy 2022)預算,以在2022~2025年重塑政府主導該國資安的發展和技術方向;這份報告也提出具體的長期和中期目標。此外,英國政府對資安攻擊的立場,也從道德勸說趨嚴為立法懲罰。 根據The Register報導,英國的內閣辦公室(Ca
憂心破壞市場競爭 英國將撤銷Meta購併Giphy
英國市場競爭監管機構憂心市場壟斷,將撤銷Meta收購GIF圖檔分享服務平台Giphy的交易案。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Meta最早是在2020年5月宣布以3.15億美元收購Giphy,2021年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介入調查,確認有無破壞市場競爭的疑慮。 據The Verge報導,CMA調查小組發現,該收購案將賦予Meta拒絕或限制其他平台
電動車時代車廠如何差異化?鴻華先進陳正夫:軟體將分出高下
電動車普及時代即將來臨,主要車廠陸續停產各種內燃機引擎車輛,英國和法國也將在2040年禁止生產汽柴油機車。據市場預估,全球電動車市場到2030年將達3,000萬輛,2040年將翻倍成長達6,000萬輛,估計佔新車總市場55%,換句話說,每2輛新車就有超過1輛是電動車。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暨研究經理林芬卉表示,2021年純電動車(BEV)與插電式混合動力
傳微軟與高通獨家協議到期 未來M1 Mac有望執行Windows
蘋果(Apple)的Intel Mac能夠執行Windows系統,但是Arm架構的M1 Mac目前只能執行macOS。消息指這是因為高通(Qualcomm)與微軟(Microsoft)曾簽署協議,確保Windows on Arm系統的晶片為高通獨家提供。不過這項協議即將到期,表示Windows on Arm可以開始向其他晶片業者招手。 根據XDA以及9To5 Mac報導,高通
推翻車廠制霸供應鏈體系 Arm:軟體定義時代來臨
2003年,Tesla打破長達百年的汽車工業傳統,自創立第一天起便以「純軟體公司」自我定義,將應用程式與軟體除錯等設為主要開發任務,並導入雲端架構,率先將用以更新智慧型手機版本的空中下載(OTA)功能導入汽車載體,成功吸引擁抱創新科技的消費族群。 根據信用報告機構Experian公布的美國新車銷量數據顯示,直至2021年9月,Tesla全美累積銷量已超過賓士(Mercedes
汽車軟硬整合遇困境 Arm:平行開發是關鍵
早自1996年,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之前,Arm已開始投注研發資源於車用領域,累計至今,在傳統車用處理器(Processor)、車載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等產品線已累積85%市場佔有率;在支援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處理器與感知軟體市場上,亦有55%市佔率。 即便Arm於過去20多年間針對車用電子已有不小投入,當汽車逐漸由單純的交通載具,進入電氣化
汽車產業軟硬體合作成共識 Arm:思維需轉變成以軟帶硬
2021年度的產業關鍵字,絕對非電動車莫屬,產官學界都提出未來車產業必須與軟硬體合作,過往台灣建構在硬體製造、代工的模式,隨著任何載具都往軟體自動化發展,台灣的科技產業應善用過往累積的產業能量,走向軟硬體整合的解決方案,大方向上具有硬體產製的工藝結合軟體應用服務,進行系統性的創新技術研發。 Arm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表示,從過去IT產業來看,大部分是硬體決定軟體的架構
汽車軟硬之間溝通不良?Arm鄧志偉:須以開源標準解決
近期由軟體定義汽車(SDV)呼聲不斷,新創車廠的崛起,帶動軟體提升車載體驗的差異化優勢,也同時帶動了汽車產業切入無線軟體更新(OTA)領域。即便汽車電子已穩定發展到無需以分散式系統控制個別領域,其車體內部的軟體複雜性,還是相較於手機、消費性電子產品,甚至航空載具來得高出許多,因此使用傳統方式管理、維運汽車軟體明顯已不符需求。 Arm 亞太區車用市場資深總監鄧志偉提到,Arm在
Arm與MIH攜手打造電動車生態系統 曾志光:速度是關鍵
MIH執行長鄭顯聰甫宣布與微軟(Mircosoft)、Arm、趨勢科技結為合作夥伴關係,21日Arm台灣總裁曾志光便於2035 E-Mobility Taiwan智慧移動國際趨勢論壇再與鄭顯聰合體,顯示Arm欲與MIH共同實踐開源電動車生態系統的決心。 曾志光認為,過往汽車產業相對封閉,資源與規格定義權多半掌握在各大車廠手裡。長達百年的汽車發展歷程,車廠亦幾乎垂直寡佔整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