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ESG大勢所趨 產官學全面朝電氣化與共享交通發展
近來各國提出2050淨零碳排,台灣也不缺席,國發會與各部會於2022年3月下旬公告「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預計台灣推動能源轉型要達到4個目標,分別是:第一,能源轉型更明確,藉由擴大能源設置、提升自產能源佔比,更具體來說,進口能源的依存度要從2010年的97.4%降低至2050年50%以下。第二,推動綠能產業鏈,並結合ICT產業優勢提供高效、低碳且更具智慧的製程。第三,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淨
台灣電動巴士開疆闢土 海內外見MIT身影
現今全球移動載具減碳趨勢以及台灣「2030公共巴士全面電動化」政策,驅使車用電子、ICT產業鏈跨足電動巴士賽局。以政府端來說,國發會於2022年3月底推出2050淨零碳排規畫,加速交通部2030年客運公車將全面電動化,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指出,未來在交通方面,將朝三面向進行改善,分別是需求減量、運輸移轉以及技術改善。 電動大巴市場正式起飛 公務車也要電動化
產學合作是解方? 二輪、四輪電動車需求人才大不同
跨領域人才培育、大專院校與技職課程的轉型、產學接軌等議題,隨著近年純電動車(EV)市場興起、大型企業面對高附加價值人才的需求漸殷,激起一波「搶人才」風潮。 針對EV人才需求崛起,目前任台灣電動綠能協會秘書長、同時也是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的賴慶明表示,過去長時間以來,台灣電動車人才養成仰賴4大機構,分別為工研院(ITRI)機械、資工、綠能等所,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
電動車造車夢還在嗎?台塑陳勝光:12噸電動環保垃圾車2023年上市
談起「電動車」三個字,台塑汽車貨運董事長陳勝光鎮定地說,節能減碳從國家發展政策到各產業發展已成關鍵趨勢,大多數廠商甚至以此為關鍵事業。許多國家、甚至國際車廠都已提出禁售燃油車輛的實施年限,對於車輛減碳、從燃油車轉型成電動載具,已是必然趨勢,各式車輛都無可避免。 卡車電動化,台塑不缺席 眾所周知,電動車輛已成為產業布局核心
台積電淨零再出招 零廢中心2023正式營運
台灣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在淨零減碳之路上一舉一動皆受各界關注。目前全球已有131國承諾淨零,台灣雖是全球供應鏈重鎮,卻還在後段班。 由國內8家指標性企業倡議成立的台灣氣候聯盟,集結台積電、友達、台達、光寶、宏碁、和碩等重量級大廠,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與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友達董事長彭双浪23日受邀出席「攜手台灣ICT供應鏈邁向淨零未來」國際論壇時不約而同做了上述表示
減碳是一門好生意 台達電海英俊:8大廠發揮影響力、眾小廠結合夥伴力
無論是政府或企業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刻不容緩,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聯合國變遷小組IPCC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氣候變遷的風險已迫在眉睫,同時這也攸關企業生存契機。 對此,海英俊指出,氣候變遷問題為全球議題,台灣政府也很清楚淨零碳排積極與否將會影響台灣各廠對外的國際貿易,現在貿易與氣候變遷息息相關,台灣各界若在減碳方面不夠積極,也會遭國際夥伴抵制。面對台灣目前的減碳困境,全台平均每
各行各業都在喊缺人缺工 台廠面臨的三大考驗
「缺人當然也會面臨缺才,」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現為Appier、iKala董事的簡立峰在訪談的一開始,就道出台灣進入人口負成長下的缺才困境,未來將衝擊勞動力與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台灣經濟命脈的半導體產業,且牽連才進入一局下半的電動車(EV)產業。前IBM顧問、現為人才培育NPO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永續長杜瀛則表示,「台灣真的缺人才嗎?」會不會缺的是未來能夠帶領組
智慧城市展首度北高雙主場 五大亮點一次看
2022智慧城市展首度以台北、高雄雙主場展出。今年邁入第九屆的智慧城市展,不僅是台灣ICT量能輸出海外的最佳舞台,更是亞洲最大物聯網盛事,而今年展會有哪些亮點值得一睹? 今年展會主題圍繞「數位轉型再創智慧城市新高峰」,展出內容包括醫療、交通、建築、教育等各專業領域,台北與高雄總計共約450 家廠商參展、1,500個攤位,分享各種物聯網智慧解決方案。 不畏
車用晶片、智慧座艙商機大 ARTC攜8家台廠打造「車電護國群山」
電動車時代,車用電子產值迎來爆炸性成長,邁向兆元產業。台灣在ICT產業上具有優勢,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表示,台灣過去5年車用電子產業的產值每年以13%幅度快速成長,2021年更達到新台幣3,000億元,ARTC推估,2025年產值會翻倍成長到6,000億元,到2027年時,車用顯示晶片全球市場規模達1,710億元、智慧座艙則破兆元大關。 ARTC董事長黃隆洲表示,近年
ESG企業轉型綠能減碳 工廠靈活應用智慧電錶
受到疫情衝擊,製造業正加速數位轉型,邁向智慧工廠。在台灣,製造業高度依賴水、電、人力資源,其中ICT產業更是台灣最耗能的產業,2020年就用了556.68億度電,是工業部門中最大宗。面對全球淨零排放浪潮,如何透過物聯網技術結合感測、AI數據分析等智慧技術,為廠務、製程節能,成為企業不得不關注的趨勢。 根據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