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助商家「與疫共存」 以科技、影音添OMO柴火
通訊平台業者Line於18日舉辦Line Converge 2021 Autumn行銷年會,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指出,疫情爆發至今近兩年,持續為生活帶來眾多改變,無論是工作、社交等皆然。 Line於台灣擁有約2,100萬名用戶,顯示出台灣用戶使用Line作為社交管道的仰賴度頗深,陳立人舉出,根據內部統計,本土疫情大爆發後,Line傳訊量月成長23%。Line也挾著大量
日本自駕公車實驗將滿1年 成功模式擬復刻至其他地區
日本自駕公車實驗,可能將出現首個成功直接事業化的範例,軟銀(SoftBank)旗下的Boldly在日本茨城縣境町的自駕公車於2020年11月26日開始運作,至今將屆滿1週年,不僅未發生事故,還越行駛越順利,讓軟銀考慮複製境町模式到其他地區。 其中最有意思的想法,就是不用政府補助的自駕無人公車事業,能靠商店活動與商家提供的宣傳費,達成免乘車費還有盈餘的經營模式。
維珍、SpaceX相繼突破大氣層 太空旅遊正式起飛
隨著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創辦人Richard Branson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亞馬遜(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相繼成功完成太空旅遊,加上後續Elon Musk旗下SpaceX也成功將全平民宇航員送上太空軌道3天,不僅創下民間航太史上重要里程碑,也為太空旅遊產業正式揭開序幕。 不過,甫於年前接下維珍銀河執行長的
應援完成pre-A輪募資 設平台助公民團體管理更科技
台灣首間公眾科技新創Oen應援科技於28日宣布獲資金挹注,完成pre-A輪共新台幣3,000萬的融資,由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及多位天使投資人一同投資。Oen應援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蕭新晟表示,募得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開發與擴大人才招募,期盼能夠繼續拓展平台應用。 成立於2020年的Oen應援科技,共同創辦人蕭新晟過去於多間美國新創擔任工程師,並曾投入國家寶藏、零時政府(g0v
疫情推動泰國電商 規模將達1,200億美元
泰國電子交易發展局(ETDA)預估,該國電商規模2021年將成長6.1%至4兆泰銖(1,194.61億美元),主因是企業因為疫情更加關注企業對客戶(B2C)模式。 Bangkok Post報導,ETDA依據2021年4~6月對8個重點產業的3,592家中小企業和233家大型企業的調查發現,由於疫情已推動各種規模的企業直接向客戶銷售產品和服務,因此直接面對消費者(DTC)的方法
德國鐵路攜手Siemens Mobility 全球首創自駕火車開發計畫
德國鐵路(DB)與Siemens Mobility合作在德國漢堡開發全球首創自駕火車,這項斥資6,000萬歐元的「漢堡數位城市快捷鐵路(Digital S-Bahn Hamburg)」開發案是DB德國數位鐵路(Digital Rail Germany)計畫的一環。 根據eeNews Europe報導,DB於2021年10月中漢堡舉行的智慧運輸系統全球大會(Intelligen
揮灑科技、顧問與數據能量,采威國際精心雕琢智慧零售方案
隨著科技演進、消費者需求急遽變化,使得零售的主流業態一變再變。過去曾領風騷的網頁式電商、App,如今已非備受討論的題材,轉而由O2O(Online to Offline)、OMO(Online Merge Offline)躍居新寵。 但無論風向球怎麼轉,采威國際資訊屢屢能精準鎖定當下最具滲透力的科技工具,結合自身累積多時的顧問服務能量,組裝成為高價值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幫助大
臺科大IDSL專注創新服務研發 致力讓IoT世代資安更安全
隨著全球基礎網路環境日益健全,加上感測器元件成本下滑,各種類型物聯網裝置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湧現,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動能。根據McKinsey研究報告指出,預估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1兆美元,只是在驚人商機背後,卻也隱藏極大的資安問題。 現今物聯網設備早已成為駭客組織鎖定攻擊的目標,並藉此持續發動大流量的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藉此勒索贖金或達成特定
iCHEF推餐廳快遞 以利業者自行經營平台及熟客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許多產業,台灣本土疫情過去一年以來控制得宜,不料在2021年5月本土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使得實體店家遭受到疫情發生以來最大的衝擊。 根據餐飲科技業者iCHEF 2021上半年《台灣餐飲景氣白皮書》,其中數據指出台灣餐飲產值1~4月均為正成長,然在5月中旬疫情升溫後,重創整體餐飲營業額,其中6月衰退更超過6成,全然抵銷前四個月的成
點一串網址就能遠距醫療 台中光田醫院增進醫病關係
2021年醫療照護界的關鍵字,絕對圍繞在零接觸、疫苗、遠距醫療、數位大健康等議題上。面對重創全球數十億人生活的COVID-19(新冠肺炎),不同醫療院所提供著各異的實體醫療照顧服務,同時搭配不同虛擬諮詢和關懷服務,希冀能攜手共度全球傳染病肆虐期間。 新一代虛實整合視訊看診系統 讓診診都變特診 COVID-19全球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