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AMR大勢所趨 達明推MCS物料管理系統
廣明旗下的達明機器人指出,AMR搭載機器人與視覺系統,將可提升40%生產效能,為讓工廠易於管理多台AMR,達明提供客製化MCS (Material Control System)物料搬運系統,統籌管理MES所下達的指令,並優化運行中的效率如時間、耗能、運行過程中保持移動的安全,可整合各廠牌AMR之派車軟體或車隊系統。 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高漲,在各家廠商大喊產能擴張的同時,如何
電動車零件少、製程簡 汽車工廠還需要機器人嗎?
在所有製造業中,汽車產業一直是工業機器人最大宗的市場,佔比超過三成,不過隨著汽車電動化後,不僅電動車中所使用的零件總數大幅減少40%~50 % ,也簡化製造與組裝的過程,換言之,這是否也代表將會同步削弱電動車市場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對此,全球機器人大廠ABB並不這麼認為,其認為電動車
智茂科技深耕自動PCB分板機,助電子廠打造智慧製造產線
所謂印刷電路板(PCB)分板,對許多電子組裝廠都是重要工序,旨在提高表面黏著技術(SMT)產線的生產效率。具體來說,PCB經常會被設計為一塊大板,稱為「連板」或「拼板」,然後透過「分板」程序、將大板切割為多個小板,最終再進入產品組裝階段。 早期許多廠商都利用手動、V-CUT或沖壓等方式執行分板,礙於應力較大,易造成板上零件受損或接觸性劣化,連帶影響3C電子產品耐用度。近10多
翻轉硬體思維 製造業從售後尋找新獲利空間
因需求放緩以及競爭加劇而導致毛利率被無情壓縮,為許多製造業者帶來莫大壓力;製造業者同時也開始意識到,許多既有的營運方式和銷售模式,在未來的市場中恐將喪失競爭力,這也迫使業者必須積極尋找新的獲利成長空間。如今有愈來愈多製造業者不再只是專注於產品的銷售,而是將自身重新定位為服務業,透過搭配軟體或服務形成「製造服務化」戰略,重新塑造企業競爭優勢。 根據資策會資料顯示,全球有44%的
移動機器人市場初萌芽 台廠磨刀霍霍搶佔一席之地
「機器換人」一說,早前對產業來說可能是一種想像,但如今的確正在上演,只是這次產業熱議的焦點,是從傳統工業機器人進展到更具彈性化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 做為製造業不可或缺的自動化核心,機器人並不是什麼新的技術,但移動機器人卻還在萌芽期,且市場尚未如工業機器人時代被四大家族瓜分,不只台廠百花齊放,這股熱潮甚至延燒到汽車產業、物流業者等這些非傳統機器人製造商,也計劃在AMR市
立足車掛載具專利技術 昆富工業推動生產模式數位轉型
從2000年起,昆富工業(King Roof)便開始熱情贊助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Tour de Taiwan),年年贊助未曾間斷。對此昆富工業董事長張秀瑞強調,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信念,昆富期望以體育作為外交的延伸,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Tour de Taiwan上山下海的實況場景,也藉此看見台灣之美。 昆富實踐社會責任的積極作為,並不僅止於上述的贊助,除長年為
將人工作業流程自動化與智慧化 憶象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提升效率
入選2021年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ualcomm Taiwan Innovation Challenge)團隊、同時也在2021年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APICTA awards)「工業應用-製造與物流」類別獲得1銀牌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憶象(Memorence AI),創辦人兼執行長蕭百亨接受DIGITIMES專訪,分享其解決方案、效益與未來展望。
工具機產業大風吹搶賺服務財 東台化身「工業醫生」
只賣設備不夠看,工具機產業朝向軟體化發展已成大勢。在TIMTOS x TMTS 2022工具機聯展上,東台集團大秀耕耘已久的軟實力,包括數位分身、虛擬驗證等內容,另近年東台更以「DR.TT工業醫生」為核心強化客戶服務,透過高達86項的機台健診項目,希望挖掘出連客戶自己都未察覺的生產痛點。 近年工具機業搶賺智慧財的趨勢明顯,不只全球最大工具機業者DMG MORI目標未來十年要降
ESG企業轉型綠能減碳 工廠靈活應用智慧電錶
受到疫情衝擊,製造業正加速數位轉型,邁向智慧工廠。在台灣,製造業高度依賴水、電、人力資源,其中ICT產業更是台灣最耗能的產業,2020年就用了556.68億度電,是工業部門中最大宗。面對全球淨零排放浪潮,如何透過物聯網技術結合感測、AI數據分析等智慧技術,為廠務、製程節能,成為企業不得不關注的趨勢。 根據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台灣2020年總用電量2,
基礎設施逐步到位 工業元宇宙率先起步
元宇宙大熱,但除了在娛樂和社交媒體上的應用潛力外,業界則是普遍看好應用於製造領域的「工業元宇宙」,相較消費市場反而更具有較大的剛性需求,且目前產業大廠數位化程度普遍高,加上已有工業物聯網、數位分身(Digital Twin)等逐漸完善的基礎設施,工業元宇宙可望率先起步。 近年產業大肆討論元宇宙浪潮,然業界仍普遍認為,目前的元宇宙仍處於一個開始萌芽的階段,關鍵是是否能出現殺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