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治學結合科技教學 華盛頓教育集團的教育創新
毛履兆/台中 108課綱的頒布實施,代表台灣教育走向適性化學習、多元化發展的新階段。新課綱中規劃了科技領城課程,旨在培育學生科技素養,學習如何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等,養成學生動手實作的能力,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智慧的技巧。 除了能力與技巧之外,科技的產生與應用,與人類社會以及自然環境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友善的運用資源以及永續經營態度,使
醫學影像新創再募資2.2億美元 手持式超音波準備亮相
陳研旻/綜合外電 根據TechCrunch報導,美國醫學影像新創Exo在C輪融資中籌募了2.2億美元現金,希望能將手持式超音波和緊急護理工作平台Exo Works商業化。 該輪融資由RA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而貝萊德、金沙資本、Avidity Partners、Pura Vida Investments和之前的投資者也一同加入。Ex
MixComm執行長:3大原因讓毫米波無可取代
林昭儀、簡琮訓/專訪 見證半導體產業過去20年榮枯歷史的Mike Noonen,在創立美國半導體加速器Silicon Catalyst以協助降低創新門檻後,現於新創公司MixComm擔任執行長。MixComm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arish Krishnaswamy和高通前資深主管Frank Lane於2017年共同創建,是提供5G高效能毫米波(mmWave)射頻與波束成
遠距教學要作好 教師數位資訊應用能力先提升
毛履兆/台北 在疫情三級警戒下,台灣各級學校緊急進入遠距線上教學模式,雖然偶也傳出學生缺NB、缺平板、缺網路連線等設備不足的小情況,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遠距教學的成效與考試測驗的成績問題。要讓學生快速接軌數位學習,關鍵之一在於教師是否具備資訊應用能力,能否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境之中,凝聚學生的學習專注力。 遠距教學要使用什麼線上會議系統、要使用哪些ICT
全球百大智慧製造專利排行 台積電、鴻海、英業達列台灣三強
廖家宜/台北 科技創新情報SaaS服務商PatSnap日前發布「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榜(TOP100)」,其中美、日企業在智慧製造領域優勢明顯,IBM以1,741件相關專利申請數量榮登榜首,而台灣方面則有三家企業上榜,分別是台積電、鴻海、英業達,名列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百強。 「全球企業智慧製造專利排行榜」是基於智慧製造技術進行全球專利檢索,包括相關
DIGITIMES Research專欄:智慧教育與娛樂市場可期 面板業者積極投入
楊仁杰/DIGITIMES DIGITIMES Research觀察,若排除疫情因素,大尺寸面板三大主流應用─電視、監視器與NB市場規模趨於飽和,因此,各主要面板廠商在大尺寸領域,皆積極拓展智慧教育與智慧娛樂等利基型應用。另外,疫情促使在家學習、在家娛樂需求持續提升,使得電競用監視器及NB、教育用NB及平板電腦需求遽增,也成為新興顯示技術發揮的舞台。 在
63年見證篳路藍縷到群山拔起 交大幫盼再建台灣護國醫療山
專案研究部/綜合報導 交通大學在台灣63年來,已培養近10萬「交大幫」,在台灣電子產業中持續引領創新創業,形成不容撼動的影響力。在陽明交大合併,對電子業與醫療業的人才培養、科研發展與產學合作可望有更大的貢獻之際,DIGITIMES收集分析交大校友學系所學位類別資料,以及2010、2015、2019年台灣上市櫃電子類企業中擔任創辦人、董事長、總經理的公開資訊,再從其企業佔202
專訪RISC-V International技術長與晶心科技執行長:RISC-V是必然趨勢
林昭儀/台北 RISC-V正快速成長為跨多種應用的創新開源平台,例如愈來愈多的高效能運算(HPC)和記憶體採用RISC-V架構。DIGITIMES團隊近期專訪RISC-V International協會技術長(CTO) Mark Himelstein與擔任該協會董事的晶心科技執行長林志明(Frankwell Lin),了解該開源技術平台RISC-V最新的科技趨勢以及其生態系
Inmarsat和Skylo推NB-IoT解決方案 有利偏遠地區即時資料分析
衛星窄頻物聯網(NB-IoT)解決方案公司Skylo,即將採用Inmarsat旗下全球衛星網路,更有效率的串連機器和感測器。 據Retail News Asia報導,依照雙方的協議,Inmarsat穩定可靠的全球衛星網路,將結合Skylo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偏遠地區用戶即時資料分析服務,進而提高效率、利潤和永續性。 這項解決方案已經在印度上線,2021年
NVIDIA Omniverse 在建築與工程營造領域開創新篇章
本篇報導轉載自「映CG」 當設計建築物時,設計的協作與溝通是專案團隊所面臨最嚴峻的挑戰。在團隊成員相距遙遠,且地理位置分散的情況下,這項挑戰變得更加棘手。由於必須轉換和整合來自不同軟體工具、資料集及其他專案貢獻者的資料,使專案變得更加複雜,延宕了設計流程。如今,人們越來越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更有效率的團隊協作,快速地迭代高逼真度渲染,期望更準確的模擬和更高的真實感。NV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