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半導體或成電動車致勝關鍵 鴻海研究院郭浩中再揭競爭竅門
對於投入第三類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郭浩中表示,這是一定要發展的方向,由於第三類半導體耐高溫、高頻、高功率及高電壓的優勢,對於今後電動車及綠電產業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關鍵。而針對第三類半導體今後的發展,異質整合將成為市場上競爭的關鍵。 郭浩中指出,包括Tesla在內,已經有愈來愈多的電動車業者將碳化矽(SiC)晶片應用在量產車上,其他像是保時捷(Porsch
「我不排碳,我助他人減碳」 綠色工具機成台廠翻身仗
淨零碳排來勢洶洶,而對出口市場佔八成以上的台灣工具機業者來說,無疑站在第一線,深刻感受來自客戶端的壓力已然迫在眉睫。工具機業者表示,現在客戶看的,不只是價格和效率,還要看節能減碳表現,而能夠永續生產,並具備節能的綠色工具機,也將成為工具機業者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利器。 製造一台工具機的排碳量並不多,但工具機生命周期動輒十年以上,長期運作所累積的耗能將十分可觀,因此在各行各業這場淨
半導體人才匱乏 南台灣補缺口也育EV
半導體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產業甚至是外交上的「護國神山」,而近年來電動車、元宇宙、AI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更加凸顯半導體的重要性,加上世界各大半導體廠都在積極擴產,使得人才缺口愈來愈大,成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隱憂。 半導體人才匱乏有多嚴重?根據統計,2021年台灣整體半導體人才需求約近3萬人,但實際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僅1.2萬人,供需失衡嚴重,讓業界大老不得不出面喊話,聯發科董事長蔡
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的四大關鍵技術人才需求
「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議題近期受停電、氣候變遷影響,再次浮上檯面,此外第六缺「缺晶片」為眾所皆知。缺人才,也從短期問題變成結構性失衡,人才短缺問題實為刻不容緩。 面對全球電動車(EV)產業蓄勢待發,產業人士指出,汽車產業面對新四化:電動化、智慧化、聯網化、共享化的趨勢,也就代表著,將會有愈來愈多新能源動力系統發生;自駕與駕駛輔助系統也漸成熟;車聯網應用於交
高效自動化成未來趨勢 傳統機械業搶進雷射設備商機
近期經濟部公布2021年各產業別生產指數,可說是電子、傳產豐收的一年,其中機械設備創下歷年新高,增幅尤為突出,成為機械業持續往兩兆產值目標邁進的動能。而現如今半導體、電動車、5G行情火熱,也帶動供應鏈自動化設備需求的看漲,尤更積極朝向高效自動化升級。舉例來說,雷射加工高精度、高速度潛力,正從半導體到電動車產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和和機械總經理羅嘉宇就相當看好雷射加工的諸多優
IGBT散熱技術獨步全球 艾姆勒車電盼成未來車發展關鍵力量
地球氣候快速變遷,減碳成為多數國家與企業的共識,可大幅降低碳排放量的電動車聲勢大起,歐盟與美、中、日本等工業大國紛紛制定政策,各大車廠也相繼投入發展。就技術面來看,以電能為動力的電動車需要克服的難題相當多,散熱則是目前各廠商急欲解決的問題。 艾姆勒車電董事長林啟聖指出,過熱是電子設備的穩定性殺手,對影響人身安全甚鉅的電動車來說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艾姆勒車電透過優異高功率散熱系
臺科大強化台灣電源產業競爭力 助攻未來能源市場
隨著中美貿易大戰延燒至今,凸顯台灣供應鏈地位日趨重要,也讓許多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浮上檯面。除有眾所皆知的半導體護國神山之外,台灣在電源供應器領域亦是執世界牛耳,其中台達電為全球市佔率第一名的業者,範圍涵蓋車用、工業、網通、伺服器、個人電腦等。 儘管身居世界第一名的寶座,台達電仍不敢放鬆,在投入大筆研究經費之外,2020年也宣布與臺灣科技大學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承諾未來3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