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型機器人導入彈性十足 UR落實自動化願景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member

協作型機器人導入彈性十足 UR落實自動化願景

UR通路開發經理盧彥亨表示UR從2001年在丹麥實驗室中發想協作機器人的可能性,至今已有5大系列機器人與週邊產品。
UR通路開發經理盧彥亨表示UR從2001年在丹麥實驗室中發想協作機器人的可能性,至今已有5大系列機器人與週邊產品。

工業機器人是自動化領域中相當成熟的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產線與倉儲系統中,Universal Robots Channel Development Manager盧彥亨在「跨越自動化的鴻溝」演講中引述2019年世界機器人報告,他指出2013至2018年間,全球工業機器人就成長了1.37倍,而且前7大使用國家都在亞洲,其中台灣名列第4,可以見得台灣產業的使用量已經呈現高速發展。

此報告同時也針對協作型工業機器人(cobot)的市場進行分析。報告裡指出,2012年問世不久的協作機器人雖引起業界關注,安裝的數量僅佔3.24%,直到2017年全球安裝數仍只有11,100台,但2018年此設備卻出現大幅成長,安裝數量逼近14,000台,年成長率高達23%。

對此趨勢,盧彥亨指出製造業環境劇烈變動是主要原因,他表示過去的製造業是大量生產、設備功能單一且固定,且機器手臂與操作者必須分離作業,但現在市場已走向少量多樣,快速換線生產成為常態,此一趨勢也反應在機器手臂上,在產線中,人機協作的概念需求逐漸浮現,傳統工業機器手臂已難滿足產線上的所有需求,更具彈性的協作型機器人乘勢崛起。

對於協作型機器人的崛起,盧彥亨指出新技術的出現不外乎既有產品功能不足與市場新需求出現等兩大因素,工業機器手臂也是如此,傳統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痛點則在於佔地成本、學習曲線、服務收費都過高,這三大因素不僅讓中小型製造業者因無力負擔,訴求高靈活性生產的3C產業也會因其彈性不足,而只能將應用侷限在部分領域,無法全面導入。

相較之下協作型機器人不僅彈性更高,在成本控制方面也更為理想,因此在需要人機協作的製程環節中,此產品會是更佳選擇。盧彥亨表示,協作型的體積與負重也會因機型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多適用於50~130公分、3~16公斤的作業環境中。

至於在產出方面,協作機器人在簡單流程的速度與真人接近,同時具備穩定的產能與品質,因此在與真人協作時,可由機器人負責高重複性工作,作業員則可從事複雜、精巧或高價值製程。不過盧彥亨也提醒業者,雖然協作型機器人訴求可與真人共同工作,不過在上線前仍須明確定義雙方的工作空間與互動方式,如果要讓協作型機器人執行高速或高危險工作時,在工安前提下,輕隔離措施與安全掃描器仍是必要。

隨著消費性市場的快速變化,更具彈性的工業機器人方能為製造業者打造最適化產線系統,盧彥亨指出,Universal Robots創辦人Esben Østergaard從2001年在丹麥實驗室中發想協作機器人的可能性,之後成立公司,至今已有5大系列機器人與週邊產品,在此一領域的全球市佔率超過50%,包括汽車、食品、電子與半導體等產業都有實際應用案例,未來Universal Robots將持續投入研發,進而落實「人人都可實現自動化」願景。(周建勳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