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汽車典範轉移浪潮 台廠搶攻未來車大商機 智慧應用 影音
AIEXPO2024
ADI

迎向汽車典範轉移浪潮 台廠搶攻未來車大商機

DIGITIMES攜手 BiiLabs舉辦「未來車國際創新論壇」,集結不同領域專家傳遞真知灼見,勾勒出未來主導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方向。
DIGITIMES攜手 BiiLabs舉辦「未來車國際創新論壇」,集結不同領域專家傳遞真知灼見,勾勒出未來主導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方向。

毫無疑問,「造車」已成未來顯學,亦是當今產業界最關注的焦點;其間有不少國內外企業只要宣稱投入電動車、自駕車或車聯網,便可在資本市場捲起千堆雪,造成股價快速翻漲。由此可見,「未來車」確實前景看俏、熱不可擋。

各界推估,由於「動力系統」與「資通訊科技」都將成為主宰未來汽車的關鍵要素,因此向來扮演全球ICT供應重鎮的台灣,可望在未來車發展浪潮中搶攻一席之地。所以鴻海與裕隆聯手催生MIH平台聯盟,短短時間內便吸引全世界千餘家廠商響應加入,顯見台灣造平台、打群架的能耐,著實讓各界不敢小覻。

有鑑於此,DIGITIMES與近年積極協助汽車業發展區塊鏈應用的新創公司BiiLabs聯手,於日前舉辦「未來車國際創新論壇」,將活動主軸定調於「典範移轉下的新契機」,期盼透過不同領域專家傳遞真知灼見,勾勒出未來主導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方向。

量產製造與落地平台  為台廠的主場優勢

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指出,過去20年,台灣曾面臨產業外移、中國崛起等諸多挑戰,但展望未來的20年,台灣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不再單純,甚至是決定電動車與未來車產業浮沈的重要關鍵。

談及未來車的基礎設施或產業標準,台灣並太多無話語權,但台灣憑藉生產體系、地緣關係等優勢,可望在攸關未來車發展的兩大區塊發揮關鍵影響力,其一無庸置疑就是臺廠擅長的「量產製造」(例如機構元件技術、自動化生產、運籌體系),另一塊則是「落地平台」,因為預期東協、南亞等人口稠密區域,汽車使用量必將持續高漲,可望成為亞太地區的未來車生產重鎮,台灣有機會打入當地汽車産業鏈,搶先插旗布局。

至於台廠切入車用電子供應鏈的機會為何?黃欽勇提出「破四舊」戰略思考,包括車廠、配套廠、零件商及服務商,都蘊含台廠切入翻轉的商機。

像是台達從驅動馬達延伸N合1模組、發展車輛到充電樁的電源零件;廣達早年投入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VI/HU),近5年參與Tesla車用電腦開發;和碩從車用顯示模組切入,後續延伸到V2X、HMI;緯創開發AI車用電腦,再延伸到高精地圖、V2X;仁寶從車用顯示模組切入,接續延伸至V2X、ADAS,皆是值得借鏡的案例。

接著由戴姆勒(Daimler AG)數位轉型前負責人Sascha Pallenberg登場,以「135年老產業的轉型」破題,詮釋汽車業未來新風貌。他提到不論手機、電子書閱讀器、雲端運算、平板電腦、AR/VR眼鏡等,皆非憑空出世的產物,其創新概念早已在人類日常生活中醞釀演進,未來車亦將依循這般模式,承襲多年來人們對於新一代汽車的想像,逐步將各種創意付諸實踐。

談及未來車創新樣貌,Sascha Pallenberg援引許多源自Mercedes-Benz的實際題材。如搭配新世代 MBUX Hyperscreen人機介面的EQS電動旗艦房車,具有駕駛前方儀表板、中央顯示幕乃至副駕駛前方顯示幕等三大螢幕,並透過一片大型曲面玻璃的組合,營造出巨型螢幕的視覺感,使車內成員隨時能清楚觀看螢幕資訊。此外Mercedes-Benz與Bosch合力推出的Level 4自動駕駛代客停車系統(Automated Valet Parking),同樣深具看頭。

奠基開放平台  快步實現汽車業的全新想像

美國高通(Qualcomm Technologies)產品行銷資深經理朱俊翰指出,未來車其實「已來」,現今許多新一代車款開始搭載大量數位化系統,藉由高解析度數位螢幕來整合汽車、駕駛者與乘客之間的互動,座艙成員可透過手勢命令,控制前方螢幕、調整燈光或影音效果。

新一代車款除具備電子數位化、車載娛樂系統,亦擁有車對雲、車對車、車對周遭環境等多重連線能力。

高通長年投入眾多資源發展蜂巢式連線技術,預估到了2027年,全球將有4分之3車種搭載蜂巢式無線組;透過蜂巢式車聯網,可協助汽車建立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即時路況感知、即時高解析度的地圖更新、車道精準度的導航等先進能力,加速落實C-V2X願景。

展望下一步,高通將全力發展End-to-End系統方案、即是Snapdragon Ride第四代汽車駕駛平台,裡頭包含連線、中央運算、數位座艙、車載通訊、4/5G連線平台,期望透過這些技術整合,確保汽車在非常低延遲、精準且穩定的狀態下,連結周遭所有事物,形成一個完整可靠的安全駕駛與自動駕駛環境。

具體來說,Snapdragon Ride象徵一套區域性的集中式運算管理架構,其中可劃分出不同區塊,各自容納所需軟硬體配合、展現不同功能,因而需要搭配可擴展的開放平台,承載來自不同生態系夥伴的感知器、硬體元件、軟體堆疊、演算法堆疊,從而生成DMS、ADAS或High-definition Mapping、Position Mapping等先進功能,並靈活支援各種應用情境。

和泰聯網副總經理邱威凱指出,和泰雖是TOYOTA總代理商,但經營的是人的事業,而非車的事業,舉凡車的買賣、租賃、短租、分期甚至是產險等價值鏈,都已做足了。

如今投入數位轉型、跨足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創新服務,形同把現實世界人與人的服務移轉上雲,還需維持服務的溫度、令消費者備感驚艷,顯然要倚靠新的文化與工作方法來支撐。

考量及此,和泰由先進事業本部來制定MaaS規劃,另創立和泰聯網公司,集結大量工程師、PM人力,負責執行相關計畫,不斷小步快跑、推動概念驗證(PoC),利用有別於母集團風格的創新手法,僅花6個月就打造出yoxi全新計程車叫車服務。

在創新轉型的過程,邱威凱深有感觸,強調務必先設定未來事業目標,再據此思考數位化策略,決定如何調整現有系統架構,繼而設法補強不足的資料缺口、技術缺口、想像力缺口;也不妨援引外部新創團隊能量、共同推動PoC,學習如何讓事情做得更快。

導入國際標準  強化汽車功能安全設計

進入下午議程,由旺宏電子產品行銷處副處長周志鴻(Gabriel Chou)、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協理張文津,及凌華科技全球業務開發協理胡勝雄等專家依序登場,分別瞄準功能安全、5G車聯網暨充電服務、限定場域(ODD)的自動駕駛等題材,展開精闢演說。

旺宏的周志鴻,從記憶體角度談未來車的安全需求。他表示,WHO預測到了2030年,車禍死亡率高居第五名;顯見隨著未來車世代的到來、車內電子系統元件大增,竟讓死亡率不減反增,顯見未來車在功能安全設計上還有極大進步空間。

旺宏考量汽車功能安全與記憶體元件有所相關,很早就導入相關的ISO 26262國際標準,並於2018年領先同業通過認證、實現ASIL D(意指車輛安全完整性等級為「D」)相容性。他建議台廠在搶攻全球自駕車商機的同時,必須認真理解ISO 26262標準、循序通過認證,以達到值得信賴的功能安全等級。

遠傳電信的張文津引述國外研究報告指出,伴隨政策支持、售價到達甜蜜點,將使電動車與電動機車爆量成長,屆時括充電樁、換電站都將扮演關鍵角色。

為此遠傳推出一站式充電服務,不僅能藉由場勘、電力規劃、系統建置等程序,協助業主建構充電基礎設施,另可結合遠傳的網路維運中心、充電服務營運管理中心,負責提供保固維護、營運管理和金流帳務等服務。

談到5G交通類應用,張文津認為不管從技術或商業角度來看,V2X當中最先落地的應該會是V2I。台灣A1路段(最常發生事故)逾1,800個,據工研院測試,假使這些路段都導入V2I,事故發生率可望大減82%。

不糾結在硬體優勢  打造全新的數位化價值

來自凌華的胡勝雄指出,自駕車最有名的莫過於Waymo,其經過反覆模擬測試,證實運行長達21,274公里、才會解除自駕一次;儘管展現這麼高的安全水準,迄今仍只在鳳凰城小區域載客,讓人不免悲觀,要實現自動駕駛真的很難。

「其實自駕車早就在你我身邊,捷運文湖線自2016年後就是無人駕駛,」胡勝雄說,試想把「火車+平交道信號」換成「公車專用道+C-V2X」,結合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WS)、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ACC)、煞車電子輔助系統及汽車防撞系統,則近似文湖線自駕車的概念,就會以自駕巴士形式,為你我提供便捷服務。

由此看來,限制自駕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再加上5G、電動化,顯然會是自駕車加速落地的推動力,因此包括自駕小巴、Robot Taxi,絕對是值得臺廠勤加耕耘的商機沃土。

至於本次論壇的壓軸議程,則是BiiLabs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朱宜振的「未來車+區塊鏈的商機與商模」演說。

兩年多前他意識到一件事,幾乎所有車廠的Roadmap裡皆有區塊鏈;追根究柢,許多車廠有感於在數位時代下,出行服務蓬勃發展,但真正獲利者不是車廠、而是中間人 (例如Uber、滴滴)或網路大廠,驅使車廠開始擁抱區塊鏈技術,意圖扭轉「Mobility生意始終與我無關」的頹勢。

第一步,車廠希望為每台車建立ID、有自己的身分,各自都能被追蹤。接著利用區塊鏈技術,把網路建起來,並以智慧合約來定義消費者行為。在這個全新平台架構下,車子搖身變為Usage-based Pricing模式的經濟體,其Ownership、經濟樣貌會隨時改變,無論如何移轉變動,平台皆能清楚掌握。

BiiLabs曾協助中國一家充電服務商,成功將區塊鏈技術落地在電瓶車充電樁。朱宜振說,截至目前,中國已有逾3億台電瓶車、量體十分龐大;著眼於此,該充電服務商積極擴建充電樁,但希望與客戶之間不是只有買賣電關係,而是透過區塊鏈誘因設計,爭取更多從其他平台移轉而來的客戶,並且建立更多的數位服務。

值得一提,主辦單位悉心鋪排多場次「創新對談」,每回皆由DIGITIMES副總經理黃逸平擔任主持人,並由兩位講師擔任與談人。而BiiLabs朱宜振也利用最終場創新對談,對台灣產業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他表示台廠不會缺席全球電動車與自駕車的價值鏈,但本質其實沒有太大改變,例如過去賣螺絲、轉而賣更精密的螺絲。

未來的新價值,都會落在「數位」。建議台廠不要一直糾結在硬體優勢,應思考如何走到新的位置,針對軟體、平台、服務建立新的優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