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新一代機房設備 降低PUE不是夢 智慧應用 影音
Event
DFORUM

妙用新一代機房設備 降低PUE不是夢

  • DIGITIMES企劃

透過機櫃式空調,可拜就近製冷所賜,大大縮短冷空氣流動路徑,減少機房所需冷空氣供應量,終至促使機房冷卻成本驟降。來源:Eaton
透過機櫃式空調,可拜就近製冷所賜,大大縮短冷空氣流動路徑,減少機房所需冷空氣供應量,終至促使機房冷卻成本驟降。來源:Eaton

根據台灣能源大用戶各類建築電力消費量(EUI)統計分析,電信機房、網路機房高居前兩名,若以平均單位面積年度耗電量而論,皆較第三名的百貨公司超出2倍以上,足見綠色機房之節能減碳技術推廣,著實急在眉睫。

環顧台灣資訊機房,能源使用效率(PUE)大抵落在2.0左右水準,距離可達LEED基本申請門檻的1.52,尚有莫大努力空間。而PUE是高或低,不僅攸關企業電費支出、乃至於公司商譽形象,更為資料中心能否永續營運之關鍵,後續效應非同小可,顯見機房環保節能對企業而言,已是「Must to Have」而不再只是「Nice to Have」。

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綜觀台灣機房,現今經常可見的「有礙節能」現象,大抵可歸納數項。其一是IT 設備未搭配採用節能管理機制,或者未使用虛擬化及整併技術,以致造成負載常定之高耗能情況。

其二是缺乏冷熱通道之設計,以及短循環回風,導致機房溫度場流於混亂,以致造成空調箱的溫控感測點不易設置,空調箱及冰機控制失序與頻繁切換,進而招致系統不穩定運轉及容易發生故障之風險;其三係與冰水主機相關,包括了冰機超量設計,冰水進出口溫差小,起停頻繁,及使用濕盤管及低溫冰水,導致除濕過度及再加濕而徒增能耗,冰水主機老舊及過大設計造成低效率運轉。

當然,有礙於機房節能的現象,並不僅止於上述內容,還包括了不適當的高架地板開口,造成氣流分配不均勻、氣流洩漏嚴重;UPS及配電系統過大設計,導致電力系統低負載、低效率之運轉;空間規劃不當,導致空調系統更新困難;配線系統雜亂造成氣流受阻、系統更新不易,以及接地系統不確實。

針對以上種種盲點,專家建議,企業宜儘速推動數項節能實務措施,包含建立動態PUE量測能力,建立冷熱通道減少混風、以避免熱點產生,按ASHRAE 建議調高冷通道溫度、以降低冰水系統能耗;將未使用的機櫃加以封板、以避免氣流短循環;推動伺服器虛擬化及整併;避免超量設計及主機台數規劃。

善用機櫃式空調  徹底杜絕冷熱混風

除此之外,其餘較偏向於機房設備面的改善舉措,亦有助於消弭種種不利現象,其中包括了採用變頻空調系統(涵蓋變頻冰水主機、變頻泵、變頻冷卻水塔、變頻風扇等關鍵項目),使用水側或空氣側自然冷卻系統,採用冷媒冷卻系統,以及使用模組化及高效率的變壓器與UPS系統。

其餘同樣有助於提升機房能效的重要設備之一,便是有別於傳統上或下送風式集中式空調思維的「機櫃式空調(或稱列間空調)」,所謂機櫃式空調,係將空調系統直接嵌入機櫃,大幅縮短空調系統送風至IT設備之距離,因此系統無需恆常以最大風量輸送,先天上已佔省電優勢,與此同時,也有助於縮短流場,預先消弭風車耗損因子,並將混風疑慮減至最低。

據悉,以往多數人所認可的機房冷卻模式,乃是奠基於下送風空調系統,再輔以高架地板出風、天花板回風,據此減少冷熱空氣混風現象,可將熱氣導回機房空調設備CRAC內冷卻再予循環,易於掌控熱空氣氣流,回風效率比更早之前的自然回風模式為佳。

然而,這個結合了下送風空調、高架地板出風、天花板回風的冷卻模式,仍可能肇因於機櫃型式、擺設方式、空調設備出口的型式、出風口佈置方式等參數匹配不良,依然滋生風壓降、溫度梯度、風量不足、冷熱混風、短迴圈等不利現象,且可能導致機櫃吸入鄰近熱氣而致耗電量攀升,造成冷卻效果不如預期,相形之下,可大幅縮減冷空氣流動路徑的機櫃式空調,確實更勝一籌。

綜上所述,機櫃式空調著實擁有得天獨厚利基,一來可就近針對特定標的提供製冷,保有較大的控制風量彈性,避免因送風過量而徒增耗能;二來,機櫃式空調採取水平式送風,能確使冷空氣平均傳送到每台伺服器,進而克服傳統上吹或下吹式空調模式常見的冷熱不均情況,如此一來,日後就不致出現同座機櫃下冷上熱,或者同排機櫃後熱前冷等種種怪異現象。

另值得一提的,機櫃式空調系統可隨著IT設備負載的高低變化,動態調整風扇轉速,因而較有能力降低離峰期間的電力損耗,再加上若干產品搭配有三通控制閥組設計,所以可進行變流量控制,足以協助企業大幅節省機房空調運行成本。

而與機櫃式空調系統有些神似的「背板式(Rear Door heat Exchanger;RDHx)機櫃冷卻系統」,亦是值得企業研究或採納的標的,究其運作原理,乃是在每座機櫃後板裝設一台水冷式熱交換器,再由個別冷卻分配器(CDU)經由冰水(由該區域冰水系統輸送)獲取所需冷源,所以無需配置風扇,即可達到預期冷卻效果。

借助自然冷卻  大降機房耗能

另一方面,也有專家建議可思考採取間接冷卻方式,導入水側自然冷卻節能系統,假使機房外界環境溫度較高,便依照往常慣性啟用冰水系統,然而一旦外界環境溫度下降,此時便利用板式熱交換器來促成降溫效果,順勢產生節能效益,即使單憑此方式唯恐降溫效果不足,也可同時運用冰水主機及板式熱交換器來供應冰水,同樣能夠削減耗能。

或許有人質疑,冰水系統提供攝氏7度或5度冰水,能耗大同小異,既然如此,借助外部自然冷卻的必要性何在?事實上,不少人往往忽略,溫度過低的水,很容易形成結露現象,此時若適度結合水側自然冷卻節能,則冰水主機的供水溫度,便可調升到10%以上,不僅可避免結露,亦可降低冰水系統耗電量,可謂一舉數得。

值得留意的,已有專家做過仔細推算,觀察一座資訊機房的能耗結構,廣義的空調系統佔比大約40~50%,然而空調機組(CRAC)佔比約不過是10%出頭,並非耗電的元兇,真正兇手其實是落在冰水機組(Chiller),因此若能減少冰水主機能耗,對於整座機房的節能減碳,必然可望產生極大貢獻。

同樣針對自然冷卻,也有諸如富士電機之類的日系廠商大力提倡間接外氣空調概念。探究此類系統的主要特色,首先乃在於可以活用外氣能量,一來遮斷污染與腐蝕氣體、避免造成IT設備短路,二來可在「乾球溫度低於機房回風溫度達攝氏2度以下」情況引用外氣冷卻,無疑是一年四季皆宜;其次,此類系統也內建變頻壓縮機,由外氣與壓縮機聯袂提供機房所需冷房能力,如果氣溫愈低,低到100%倚靠外氣製冷即可,就不需要運轉壓縮機,藉此降低耗電量。

此外,間接外氣空調系統不需倚賴水源供應,所以企業用戶不需擔心會因停水導致停電,而既然無需水源,所以也大可省卻冷卻水塔、冷卻水配管、冰水主機、冰水泵浦、蓄熱交換器、水槽等一干投資,更無需動員人力工時投入繁複配置,連帶也可壓低機房基礎建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