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落實人本交通願景 2021智慧城鄉論壇圓滿落幕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ADI

智慧科技落實人本交通願景 2021智慧城鄉論壇圓滿落幕

  • 尤嘉禾台北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出席中華顧問工程司智慧城鄉論壇致詞,和與會講師及貴賓大合照。DIGITIMES攝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出席中華顧問工程司智慧城鄉論壇致詞,和與會講師及貴賓大合照。DIGITIMES攝

濃濃的人情味與特殊景緻是台灣小鎮獨有的特色,但不便的交通往往成為偏鄉生活的阻礙,肩負台灣交通建設、協助政府施政重責的中華顧問工程司,近幾年致力推動偏鄉行的便利,為了落實這個理念,並廣招有志夥伴一同參與。

近日 (11/22) 於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辦「2021智慧城鄉論壇」,期望讓社會各界了解偏鄉行的痛點,與集思廣益謀求創生解決之道。論壇中除了邀請國內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王穆衡、教育部鳳林數位機會中心理事長李美玲、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張淑娟發表精彩演講外,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也分別從不同角度剖析台灣偏鄉的特色與服務挑戰。

中華顧問工程司推動偏鄉交通智慧化已有多年,2019年的論壇就以「共創共榮.智慧台灣」為主題,2020年進一步舉辦「偏鄉便利行」線上策展,2021年的論壇延續過去兩年成果,以「偏鄉不偏.智行無礙」精神為核心,針對偏鄉智慧運輸、偏鄉就醫、小鎮故事及在地創生等面向,透過論壇開啟社會各界的對話,讓偏鄉的交通服務能進一步符合在地需求。

智行無礙  看見台灣偏鄉美麗面貌

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周永暉在致詞時表示,交通運輸對偏遠地區的宜居性扮演關鍵的功能,是影響地區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便利與負擔得起的交通運輸更是偏遠地區經濟成長動力。

近年來科技持續進步,對於偏鄉運輸應該有更智慧與更創新的作為。也因此,中華顧問工程司於2021年7月成立「偏鄉智行中心」Rural Smart Mobility Center,期望將過往研究成果落實到偏鄉,協助偏鄉在地居民自我創生,並希望以整合者的角色,型塑偏鄉移動服務生態圈,讓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另外他也以中華顧問工程司、CECI的意涵 「智慧連結世界、合作創新生活」與現場與會者共勉,希望讓台灣這片土地因智慧城鄉的推動,達到「偏鄉不偏.智行無礙」的理想。

交通部部長王國材也在論壇致詞時指出,「加強偏鄉建設、實現偏鄉交通正義」為本人八項重要政策之一,本場智慧城鄉論壇,以「偏鄉不偏。智行無礙」為主題,探討台灣偏鄉移動的痛點與創新的解決方案」。他強調,這個課題正與所推動的政策相扣合。

偏鄉移動的痛與推動行的正義而產生人際交流質的變化,這整個過程,部長也有深深的體悟。他以2021年3月前往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玉峰村,視察新竹縣的偏鄉「噗噗共乘」服務時,有了與以往不同的感受為例提到:「『噗噗共乘』服務導入後,我在玉峰村文健站看到許多原住民老人家能透過「噗噗共乘」服務到文健站與其他老人一起上課、唱歌、跳舞、共餐,老人家臉上歡愉的表情,一直縈繞在我心裡。」

雖然疫情爆發,當地的耆老們無法前往文健站,但是「噗噗共乘」率先在偏鄉地區提供「客貨共載」的服務,因應疫情而改為改為送餐至老人家及幫助偏鄉老人家代領藥物等服務,讓原鄉關懷持續不墜。他對於交通部與同仁們堅持推動偏鄉行的正義而感到驕傲。他也強調,因為偏鄉交通服務的串聯,讓人們能夠連結共好。

也因為經過「噗噗共乘」以法規沙盒方式試辦後,確實符合在地需要。部長已經要求進行法規鬆綁,預計2021年底前可以完成「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修訂,讓偏鄉「客貨共載」服務可以合法實施。

這次論壇以「偏鄉不偏.智行無礙」為主題探討台灣偏鄉移動的痛點,讓偏鄉居民同樣擁有便利移動的尊嚴,正是部長就任交通部長時設定的重要政策方向,目的是要讓「行的正義」真正落實於偏鄉之中。

政策推動實施以來,幸福巴士全台已有53個鄉鎮已經開通;另外幸福小黃已經在56個鄉鎮進行營運,逐漸翻轉偏鄉交通不便的困境,改善當地民眾生活至鉅,不過他也指出未來還有成長空間,更希望藉由各單位資源的投入與整合,傾聽在地聲音,為偏鄉的交通問題找到新的解方。

專題演講中,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以「小鎮故事:茶金之河」為題,帶領與會者沿著「茶金之河」,依循歷史脈絡,看1869年的台灣茶葉登上大船約翰陶德號,從大溪走向紐約,途中連淡水、關西、大溪、北埔等小鎮,訴說福爾摩斯茶從台灣到世界的故事;進而品味台灣地方文化,同時探討台灣偏鄉的文化意義與歷史內涵。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王穆衡則在「智慧運輸提升偏鄉移動力–噗噗共乘,為愛啟程」演講中點出現在偏鄉正面臨大眾運輸資源匱乏、人口結構改變等問題,對此痛點,交通部在提升交通幹線可靠度的同時,推出最後一哩路噗噗共乘服務,雙箭齊下提供在地民眾有溫度的服務。

整合資源  翻轉偏鄉困境

投入癌症家庭服務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協助偏鄉民眾防癌抗癌多年,副執行長蔡麗娟在「銀髮偏鄉.就醫無礙-偏鄉癌友的就醫之路」議題中指出,根據統計癌症發生率60歲後增加快速,其中台灣南部與東部的癌症死亡率又高於北、中部,由於癌症的就診治療頻率與死亡息息相關,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著手調查偏鄉癌友實際的就醫困境,發現交通資源匱乏一直是偏鄉抗癌的痛點,因此基金會展開「銀髮偏鄉.就醫無礙」專案,並積極尋求外援,近年就與中華顧問工程司攜手規劃貼近偏鄉居民的交通服務方案,解決偏鄉地區銀髮癌友就醫交通問題。

花蓮鳳林是台灣第一座受到認證的「國際慢城」,鳳林數位機會中心理事長李美玲在演講中指出,取得認證後,未來將續落實鳳林的綠色優質環境、提升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背包客進入,同時保存在地微型產業活絡深度觀光。

近年一系列「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找到田國際泥巴運動會」、「蝸牛遊市集」等活動,進一步結合新科技與在地力量,希望嘗試解決偏鄉根本性結構問題,造就青年回鄉的地方創生願景,進而翻轉偏鄉的困境,讓年輕人可以根留土地。

在「偏鄉不偏!公車plus小黃-載運最後一哩的幸福」演講中,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局長張淑娟點出該市的偏鄉交通規劃與成果,她指出高雄的桃源、那瑪夏、甲仙等十處偏鄉距離市中心110公里,有面積廣、人口稀少、聯外交通易受天災影響中斷、公共運輸無法及戶服務等困境,這些地區的民眾期待可享受票價低廉且可進入鄉里的公車服務,並在離峰時間有班次可以就診或採購。

對此高雄市政府打造大高雄30分生活圈交通路網,並闢駛旗美國道快線、就醫公車與公車式小黃,推出優惠票價及套票,解決偏鄉民眾交通權益問題、貫徹「兼顧城鄉,高雄一家」政策理念。讓搭乘小黃不僅是運輸方式,在高雄更是一種生活享受,載運偏鄉最後一哩的幸福。

彙整多方專業  落實偏鄉行的正義願景

除了專題演講外,論壇中也由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林繼國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演講者與中華顧問工程司副執行長葉文健,以「偏鄉不偏.智行無礙」為題進行座談,各與談人紛紛就自身角度與觀察,暢談偏鄉的交通困境與解決之道,座談中提到,政府與民間團體需透過人本意識與智慧科技的結合,讓偏鄉不僅地區不偏,關愛、資源、服務與機會也都不偏,也讓需要移動的人都能享有行動權利,藉此解決城鄉資源不均問題,落實偏鄉行的正義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