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週邊﹧儲存裝置傳輸技術演進與市場趨勢 智慧應用 影音
TERADYNE
ST Microsite

高速週邊﹧儲存裝置傳輸技術演進與市場趨勢

  • DIGITIMES企劃

SSD儲存裝置介面?尺寸規格演進,從SATAⅡ、SATA6G、SATA Express、M.2到NVM Express朝向PCI express發展。
SSD儲存裝置介面?尺寸規格演進,從SATAⅡ、SATA6G、SATA Express、M.2到NVM Express朝向PCI express發展。

串列化高速SerDes電路,不僅應用於CPU與PCH、週邊元件之間的PCI Express匯流排連接,也應用在SATA、SAS等儲存裝置介面,並且隨者M.2、SATA Express、NVM Express等新規格介面的出現,呈現SATA與PCI Express靠攏合流之勢;而外接週邊匯流排則是USB與Thunderbolt相互競逐,前者將在新的USB 3.1規格中納入頻寬加倍、AV支援與新型態連接頭;後者則在已納入PCI Express、DP與GP I/O控制下,以頻寬倍增的方式好整以暇…

儲存介面市代演進  PCIe終成最後依歸

SSD廠商以PCIe 2/3 x4規格,開發高效能SSD控制晶片、 HBA附加卡,以及NVMe介面的2.5吋SSD硬碟。Marvell/Intel/Micron/HGST

SSD廠商以PCIe 2/3 x4規格,開發高效能SSD控制晶片、 HBA附加卡,以及NVMe介面的2.5吋SSD硬碟。Marvell/Intel/Micron/HGST

USB 3.1將加入獨立A/V頻寬、Type-C無方向性連接頭,與Thunderbolt爭雄。Source:USB-IF/Intel IDF文獻

USB 3.1將加入獨立A/V頻寬、Type-C無方向性連接頭,與Thunderbolt爭雄。Source:USB-IF/Intel IDF文獻

從80年代PC/NB的主流儲存裝置-傳統硬碟,也就是由5,400rpm、7,200rpm主軸馬達與碟盤、磁臂等機構組成的讀寫儲存裝置,起初搭配硬碟傳輸介面,從最早的ST506、ISA Bus/IDE介面(33MB/s),到後續Ultra DMA mode 0?6規格,傳輸速率來到了133MB/s,也並列式ATA(Parallel ATA)傳輸規格的上限。

1995年CompactFlash (CF)卡推出,傳輸速率僅8.3 MBytes/s,1999年Secure Digital(SD)記憶卡,以25MHz、4bit的SPI介面與2顆Flash晶片的限制,傳輸速率從12.5MB/s起跳;而CF卡因尺寸較大,可容納4顆Flash晶片,加上所採用的CF介面源自PATA/IDE,因此伴隨著NAND Flash製程與速度的快速演進,CF記憶卡傳輸速率呈現百倍速起跳,進而朝向其讀寫速率上限133MB/s(約866X)邁進。

而後來Compact Flash 6.0更對非Intel的他廠南橋或附加IDE主控晶片,定義出UDMA mode 7的167MB/s傳輸規格,預留了約CF 1100x上限的速度餘裕。因此至今仍有不少專業單眼數位相機,仍保留Compact Flash記憶卡的規格支援與插槽。

在2003年1月英特爾推出串列化的Serial ATA(SATA)Rev 1.0a規範並大力推動下,傳統硬碟介面從PATA開始轉移到SATA,傳輸速率從150MB/s(1.5Gbps)開始起跳,2003年PCI-SIG首度介紹PCIe 1.0a,單線道(1x plane)傳輸速率達250MB/s(2.5Gbps)。

2006年SATA Rev2.0推出,速率提高到300MB/s(3Gbps),2007年1月PCI-SIG發表PCIe 2.0規範,單線道(1x plane)傳輸速率進展到500MB/s(5Gbps)。

2008年6月SATA Rev 3.0(SATA6G)介面規格推出,最高速率提升到600MB/s(6Gbps),2009年JEDEC制定SATA Slim(MO-297A),同年9月SATA-IO組織推出mSATA介面,到2010年PCIe Gen3推出,提供單線道1GB/s(8GT/s)。

2011年出現SATA Express介面,其規格上沿用原先的SATA Connector,改成2組7pin SATA Port連接器+4pin Power的針腳定義,能跟現有SATA埠接頭相容共存,並可安插兩條連接線;若插入SATA Express的公接頭時,則切換成以PCIe介面方式運作。SATA Express設計了x2雙線道、雙向多工串列訊號,其最高傳輸效率可達2GB/s(PCIe 3.0)。

2012年Intel推出M.2(NGFF)介面,起源於2012年IDF發表的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NGFF)介面─針對Ultrabook、Tablet所設計的SSD附加卡標準。M.2分為做SSD快取的Type 2242 SSD Cache Slot B(22mmx42mm)、純SSD附加卡模組的Type 2260 SSD Slot C、Type 2280 SSD Slot C,還有Type 22110 SSD Slot C。

伴隨著NAND Flash製程技術的精進,而當前不少採16顆Flash晶粒設計的SATA6G SSD固態硬碟,已經出現單碟循序讀寫效能無法衝高突破600MB/s的介面瓶頸;而無論是ONFI或三星獨家的Toggle mode的DDR2、DDR3的NAND Flash顆粒介面讀寫技術,單通道傳輸速率已從400、533跳躍至800MB/s,長期做為儲存介面主流的SATAⅢ(SATA 6G)規格以不敷所需,更高速的PCIe 3.0成為儲存裝置下一波打通任、督二脈的新興介面。

PCIe儲存裝置介面與相關產品市場趨勢

由於SATA與PCIe原始實體層(PHY)均為串列電路,僅初始時脈與部分協定上的不同。目前PCIe form factor介面,有採52pin插卡式的Mini PCIe,用於雲端運算與資料中心;PCIe x16則泛見於主機板的繪圖顯示卡插槽,以及強調高IOPS的PCIe SSD卡所使用;Intel於2012年提出的M.2(NGFF)規範,目前用於Ultrabook,有2242/2260/2280三種尺寸規範。

而SATA Express設計給2.5吋SSD所使用,它提供x2兩線道PCIe,並可跟傳統SATA接頭相容,PCIe 2.0/3.0 x2規格可達到1GB/s、2GB/s。

NVM Express所使用的SFF-8639介面,目前由企業級2.5吋儲存裝置的背板(Back Panel)所使用。它可以連接PCIe、SATA與SAS等儲存裝置,並與SATA Express、SATA與SAS等介面接頭相容。SFF-8639規格預留六線道PCIe,但一次最多只能使用x4四線道;以PCIe 2.0/3.0規格,其傳輸速率可提高到2GB/s、4GB/s。

像戴爾(Dell) PowerEdge R820/R720 1U Server,連接背板與擴充槽上的PCIe HBA介面卡連接首度使用SFF-8639,而蘋果(Apple)的MacBook Air、與部分MacBook Pro等筆電已經開始採用。

美光(Micron)首推企業級使用的P320h 2.5吋PCIe SSD,採用SFF-8639 (NVMe)連接介面,規格上支援到x4 PCIe Gen2,循序讀寫速度高達1.75GB/s、1.1GB/s;英特爾也推出2.5吋P3700/P3600/P3500系列SSD,更進化到支援x4 PCIe 3.0。

LSI Logic、HGST便推出支援PCIe 3.0 x8 (8GB/s)介面規格的9300-16e、FlashMAX Ⅲ SSD,美滿電子(Marvell)則推出支援PCIe 3.0x4規格的Marvell 88SS1093 SSD控制晶片,提供2?4GB/s傳輸頻寬。英特爾則對等推出PCIe 3.0x4 (4GB/s)的P3700、P3600、P3500 SSD主控附加卡(Host Bus Adapter;HBA),這些PCIe SSD附加卡提供伺服器最需要的高IOPS與高傳輸讀寫效能。

USB 3.0成為週邊主流  AV為新興應用

2008年11月USB-IF協會推出USB 3.0,採用串列差分(Differential)驅動訊號技術,傳輸速率高達5Gbps;採用8b/10b編碼,理論傳輸速率為500MB/s。USB 3.0提供最高900毫安培電流,可以與既有的USB 2.0/USB 1.1相容;功耗?節能機制上也有所強化。

USB AV則是USB 3.0以上新興的應用新概念。以USB 3.0實測傳輸速率達390MB/s,傳遞未壓縮的1080p@60Hz畫面資料(約每秒190MB)還綽綽有餘;若要傳輸到4K(3840x2160@60Hz;約780MB/s)則需另外搭配硬體晶片,或耗用CPU執行資源來做即時壓縮編碼。

USB 3.0初期以主機板、筆電的主控晶片、附加介面卡為主,週邊裝置部分則以分接器(Hub)、讀卡機、外接硬碟轉接盒或儲存裝置為主。隨後陸續有網路儲存裝置(NAS)、顯示器甚至數位電視加入USB 3.0。隨著AMD與Intel南橋晶片組加入USB 3.0規格原生支援後,很快的USB 3.0成為PC週邊介面的主流標準。

USB 3.1 A/V加持 頻寬倍增挑戰Thunderbolt

2011年Intel推出Lightpeak-也就是後來的Thunderbolt匯流排:結合DisplayPort(DP) + PCI Express + GP I/O三合一傳輸特色,使用miniDP Port的連接頭,銅軸或光纖(100公尺)兩種連接線方式,來連接最多6個Thunderbolt週邊,並提供10Gbps的雙向傳輸速率為10Gbps。

因為Thunderbolt晶片成本所費不貲所以並不普及,目前其主要以A/V影音應用為主,配置Thunderbolt系統以Apple的桌電?筆電為最大宗,PC部分則僅有少數筆電、AIO一體桌機支援。而Thunderbolt 2.0規格也進一步在2013年第1季發表,傳輸速度提升到雙向20Gbps,支援4K輸出並向下相容Thunderbolt 1.0。其相關產品與線材正在驗證當中,正式產品預計2014底面市。

USB-IF協會於2013年,發表將推動10Gbps SuperSpeed USB(USB 3.1),其傳輸速率將加倍提高為10Gbps,可正、反面熱插拔一萬次的新型態Type-C連接頭,並且追加A/V獨立頻寬、納入DisplayPort(DP)等特點為訴求,當然也跟既有USB 1.1/2.0/3.0裝置相容。

USB 3.1使用USB 3.0相同的線材、連接頭與PCB,但PC/NB主機板佈線設計上,從USB 3.1主控晶片到聯接器長度限制縮成4?12英吋,在不外接加訊號放大器(Repeater)裝置或相關電路下,非主動式連接線長度限制為1公尺。

而過去若USB 3.0裝置內的金屬遮蔽未設計好,會干擾到既有2.4GHz頻段的Wi-Fi裝置或無線滑鼠等造成干擾。USB 3.1 Type A的母插座多設計了4個接地金屬彈片,可以減少10dB的電磁波雜訊溢出。

USB 3.1以低成本與既有USB 2.0/3.0週邊相容性的優勢,足以點名叫陣、挑戰當前週邊速度霸主的Thunderbolt。預料USB 3.1將先從主機板?筆電的主控晶片、週邊裝置開始,同時轉A/V影音裝置也會導入,明後年主機板?筆電的晶片組加入原生USB 3.1規格支援,到2017年可望逐漸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