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爆發共建生態系 微端樂當平台領頭羊 智慧應用 影音
藍牙
世平興業

無線充電爆發共建生態系 微端樂當平台領頭羊

  • 王智仁

微端科技推出無線充電新產品AIRON,採取磁共振MR技術,可將充電板嵌入木頭?塑膠等材質,並同時可一對多個裝置充電。
微端科技推出無線充電新產品AIRON,採取磁共振MR技術,可將充電板嵌入木頭?塑膠等材質,並同時可一對多個裝置充電。

無線充電技術發展多年,但一直未在產業形成爆發。不過隨物聯網、行動裝置更加普及,大眾市場對無線充電的需求勢必提升。尤其當感受到其便利,一旦使用習慣改變後,無線充電勢必創造龐大商機。就連科技廠蘋果2017年2月加入無線充電聯盟,下一代iPhone是否採用無線充電,更讓外界浮現對無線充電的想像。

微端科技成立於1997年,早期專注在研發製造數位影音測試產品,例如效果器、音效機及混音器等。累積多年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技術Know-How,近年研發領域開始轉向,投入3年時間與高通合作切入無線充電解決方案,2017年正式出貨無線充電設備給手機、平板電腦業者。

投入無線充電研發 微端加入Air-Fuel陣營

若提到無線充電,勢必要了解目前業界的主流技術。當前無線充電技術可分兩類,一是業界較熟知的「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又稱為氣(Qi)無線充電;另一則是「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

技術背後的標準組織有三大陣營,分別是2008年成立的無線充電聯盟(WPC)、2012年電力事業同盟(PMA)及無線電力同盟(A4WP)。2015年PMA和A4WP合併為Air-Fuel Alliance(AFA)。

微端開發的無線充電產品屬於Air-Fuel Alliance陣營,取得高通專利技術授權,開發MR無線充電產品。微端科技總經理魯景岱指出,當時在兩種技術在評估時,磁感應較熟為人知,多用於短距傳輸,優點是成本低廉,但容易受到距離影響,難做到多裝置充電。

相較之下,磁共振容許4~5公分充電距離、充電瓦數較大、可將充電板嵌入木頭/塑膠等材質,並同時可一對多個裝置充電。因此微端AIRON無線充電採取磁共振MR技術,認為其未來成長後勢看好。

歷經兩年技術研發 AIRON無線充電上市

從3年前開始獲得高通MR專利技術後,微端團隊歷經2年研發,成功開發相關軟體、韌體及整合方案。尤其在傳輸端與接收端的藍牙溝通,又或是充電模組的電流管理等,這些皆是磁共振門檻高的專業技術Know-How。

微端的無電充電品牌AIRON將在2017年正式上市,微端業務行銷處副總經理楊宗達指出,無線充電在效率之外,更重視安全性。因此AIRON先後獲得國際聯邦通信委員會(FCC)、CE、台灣NCC、大陸SRRC等安規認證。

微端選擇磁共振MR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傳輸頻率可達6.78MHz、操作溫度介於-20 °C?55 °C,充電瓦數規格從10瓦、16瓦再到33瓦,無線充電設備也可望從手機、平板到2-in-1式筆記型電腦,未來持續擴大提供電力給其他瓦數高的電子設備。AIRON的特色還有無線充電板依充電區及輸出功率大小,可同時為不同裝置充電無需對位,只要放置於充電區域即可開始充電。

除此之外,AIRON 無線充電板可使電池維持在高電量,降低電池容易死機的疑慮。無線充電板外殼採用高品質防火耐高溫材料製造,具備內置過電壓,過電流,過溫度及短路保護線路,可有效保護所充電的裝置及傳輸器。無線充電過熱造成電池、設備損壞或是引發火災的疑慮,AIRON在研發時對安全防範特別重視。

打造無線充電生態圈 微端成平台領頭羊

如果說無線充電普及化,關鍵將在「統一標準」及「大量布建」,過去市場多數無線充電產品,都以第一代無線充電技術為主,因供電設備必須與電源接受端緊密貼合、精準對位,導致消費者體驗因不夠便利,而少有正面觀感。如今AIRON即希望改變使用體驗感受,因此微端在公共區域已經在新北市的市政府、博物館等100個地點布建AIRON無線充電設備。

魯景岱認為,台灣無線充電如果要凝聚完整的生態系,勢必要從設備商、系統整合業者、軟體商到雲端服務開發者,進行規模整合才能促進無線充電產業的蓬勃。而微端目前就希望扮演提供完整方案的角色,提供硬體給設備廠,也提供平台給系統整合業者、軟體廠商。

微端期許自己擔任平台角色,提供後台系統給App開發商,並提供給新創網路公司一個收集有效客戶介面,除了串接無線充電供應鏈上下游,更重要的是,透過掌握巨量資料的優勢,進而做到市場教育、洞悉消費習性所衍伸的數據商機。

在零售、觀光、娛樂休閒各場域都需要無線充電,當消費者的充電數據被記錄,個人常出沒的地域、喜愛的咖啡店,就能結合藍牙、Wi-Fi、Beacon做到精準行銷,讓消費數據被蒐集、分析。未來可預期的是以無線充電為核心,創造更多新型態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