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Q1
member

話說天下大勢(6):台灣與新加坡半導體戰略對比

半導體產業能在台灣開花結果,其實是個美麗的偶然。1970年代的台灣風雨飄搖,退出聯合國,與美日斷交,產業仰賴的是加工出口區的廉價與優質人力。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參加RCA計畫之前,就是在加工出口區工作。第一個做二極體,且在台灣成為第一家上市電子公司光寶創辦人宋恭源也是,他們都是在那個困難的時代,成為產業發展的英雄與見證人。

第一代參與RCA計畫的前輩都成了英雄,1980年代,日本在廣場協議的壓抑下,給了台灣與南韓半導體產業上的發展契機。基本上,台灣的半導體業是本土型產業,所有的戰略思考可以專注於台灣的競爭力。

新加坡則不然,新加坡一方面把製造業維持GDP在25%以上當成國家目標,小國寡民的新加坡,要發展科技產業必定要仰賴外力,基本上台灣是因為成果豐碩,各國爭相禮聘、邀約,是「Inside-out」的產業議題。

新加坡沒有本土工業,卻有9座晶圓代工廠,這些來自海外的企業設廠,基本上是「Outside-in」,但不能說新加坡半導體業是「無根」的產業,新加坡的貢獻在於「把公務當成商務在運作」,政府的公共服務就是貢獻,也創造非常傑出的產業價值。

李顯龍說:「新加坡將在中美兩強中找到最恰當的平衡」,一旦政治上取得平衡,就可以取得在商業、經濟上最大的利益;而經濟上的連結,也可以促使新加坡以小國周旋G2兩強之間。但新加坡行,台灣為何不行?限制在哪裡,不如新加坡的內涵是什麼?

台灣受到中國制衡,導致政治上的分歧與不安定,外籍學生、人才流入的意願、數量都受到影響,特別是東協的華人,在2000年以前並不喜歡剛從動亂中脫胎不久的中國。

2000年之後,兩岸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同時,中國採取更開放的外資政策,但台灣卻開始「Inward-looking」的政策,爭執台灣是不是華人的政府,讓華僑不再視台灣為母國。

在大環境的現實下,台灣只會愈來愈小,連召募海外工程師、學生都受到影響。相較於新加坡的務實,台灣似乎很不識相的與國際大潮背道而馳。

台灣能找到與國際結盟的可能方案嗎?全球唸電機、資工的科技人才是有限的,而台灣是最成功的典範,只是缺人、少地的台灣,真的能夠再創奇蹟,更開放、具前瞻視野的產業政策將會是成敗的關鍵。

為擁有近40年資歷的產業分析師,一手創辦科技專業媒體《電子時報》(DIGITIMES),著有《矽島的危與機》、《東方之盾》、《斷鏈之後》、《科技島鏈》、《巧借東風》、《西進與長征》、《出擊》、《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台灣》、等多本著作。曾旅居韓國與美國,受邀至多家國際企業總部及大專院校講授產業趨勢,遍訪中國、歐美、亞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