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工研院
ST Microsite

跟以色列人學5種創業精神

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加強創新絕對是一條必走之路。企業高層及準創業家們應該試著效法以色列的創業精神,從自己公司做起。(圖片來源:Pixabay)

又一家以色列高科技公司被高價併購了!全球頂尖的自動駕駛技術先驅Mobileye 3/14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約30%溢價)收購,創了以國高科技併購的最高價紀錄,也是英特爾史上僅次於收購Altera的第二高價併購案。姑且不論英特爾此項併購的策略目的及價格是否合理,令人佩服的是,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總能一再地以其優異的技術,獲得全世界一流公司的高價青睞。

前幾年很流行一本書“Start-up Nation”,有關這本書或是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中英文專題報導及討論相當多。我在31年職場生涯中和以色列的start-up及創業家合作的很早也很多,對以色列有一定的了解。在此撇開歷史背景、國家政策、創業生態等大環境的因素不談,僅強調其5個和東方人很不一樣、但對以國成功絕對有正面影響的創業精神,值得已創業或想創業的朋友們比較、反思並參考學習:

1) 改變未來的企圖心–以色列創業家通常具備的思維是0到1式的創新,志在創造出足以改變未來人類生活的全新技術,而非1到n式地複製已成功的發明(註1)。

2) Chutzpah–這個希伯來字嚴格來說沒有貼切的中譯甚至英譯。意思是“不客氣或不拘禮節地質問或挑戰”。不斷挑戰權威或挑戰現有模式的習慣,讓以色列人培養出求新求變的文化。

3) Two Jews,three opinions–這句俚語在講猶太人意見很多,從小就訓練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透過溝通辯論來尋求共識或結論。

4) 勇於冒險並接受失敗–他們決定做一件事絕不會等有十足的把握,只要考慮分析過風險,甚至有5成機會就放手大膽去衝。因此對於失敗的忍受或接受度相當高,甚至近乎鼓勵建設性的失敗。以色列人是“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忠實信徒。

5) 經驗分享–猶太人是個團結的民族,創業家很積極也很有系統地分享成功與失敗經驗,很多新創公司因而避免無謂的嚐試。以色列有很多的風險投資公司及育成加速中心,不但提供資金的支持,更是經驗傳承及人才連結的重要資源,這更造就了當地蓬勃的創業生態。

台灣正面臨產業轉型,加強創新絕對是一條必走之路。但國家政策、文化養成、投資環境都不是一己之力或一夕之間可以改善。企業高層及準創業家們應該試著效法以色列的創業精神,從自己公司做起。希望在“製造王國”被取代之前,台灣能成為下一個“Start-up Nation”!

註1:出自Peter Thiel 的Zero to One一書。0到1是指開發新的事物,或叫垂直式的進步;1到n是指複製已成功的方法,或叫水平式的進步。

台大電機系1981年畢業,獲加大聖塔芭芭拉分校電機碩士。在ASIC/CAD領域有多年經驗,旅美期間曾任職LSI Logic及東芝,並創設ASICtronics Solutions公司,後至台積電北美Office負責設計服務及新興客戶群。2003年返台出任創意電子總經理逾13年,期間成功帶領公司掛牌上市,並獲頒2009年國家傑出經理人獎。2016年9月退休,現任創意電子顧問、全智科技獨立董事、Wolley Inc 董事。希望在公餘之暇能積極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新創業,提高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