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驅動ESG AI助力企業減碳 智慧應用 影音
hotspot
ST Microsite

數據驅動ESG AI助力企業減碳

  • 洪千惠DIGITIMES企劃

由DIGITIMES主辦的D Forum 2024 ESG永續科技及AI創新應用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好手,分享各自領域的發現及實務經驗,吸引滿場學員到場取經。DIGITIMES攝
由DIGITIMES主辦的D Forum 2024 ESG永續科技及AI創新應用論壇,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好手,分享各自領域的發現及實務經驗,吸引滿場學員到場取經。DIGITIMES攝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啟動碳關稅第一槍,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蓄勢待發,COP28正式將「能源轉型脫離石化燃料」列入決議文,台灣企業80%仰賴石化燃料發電,並以出口為導向,勢必受到影響,而全球企業的競爭力及其背後的供應鏈體系也將重新洗牌。

面對不可違逆的減碳趨勢,企業該如何應對?由DIGITIMES主辦的D Forum 2024 ESG永續科技及AI創新應用論壇,特別選在高雄舉辦,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好手,分享各自領域的發現及實務經驗,期望透過IoT、AI與節能技術的運用,協助企業落實減碳、去碳,成為綠色供應鏈的一環,並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高雄經發局副局長高鎮遠應邀致詞表示,高雄是首個頒布地方淨零法規「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的城市,高市府期許發揮公部門引領的示範效果,帶動產業減碳轉型。DIGITIMES攝

高雄經發局副局長高鎮遠應邀致詞表示,高雄是首個頒布地方淨零法規「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的城市,高市府期許發揮公部門引領的示範效果,帶動產業減碳轉型。DIGITIMES攝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兼專案經理余佩儒觀察,在永續發展已成全球關注議題下,ESG亦成為2024年CES四大科技主軸之一,並以氫能、潔淨能源、儲能電池為邁向綠色未來的關鍵。DIGITIMES攝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兼專案經理余佩儒觀察,在永續發展已成全球關注議題下,ESG亦成為2024年CES四大科技主軸之一,並以氫能、潔淨能源、儲能電池為邁向綠色未來的關鍵。DIGITIMES攝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處長胡昌明表示,碳盤查是企業減碳的第一步,取得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查驗聲明書更是其中關鍵。DIGITIMES攝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處長胡昌明表示,碳盤查是企業減碳的第一步,取得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查驗聲明書更是其中關鍵。DIGITIMES攝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蔡春進,長期協助環保署推動環境IoT監測,這些技術也有助於企業進行環境監測及自主管理。DIGITIMES攝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蔡春進,長期協助環保署推動環境IoT監測,這些技術也有助於企業進行環境監測及自主管理。DIGITIMES攝

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兼EMBA執行長李亭林認為,金管會推出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成為掐住中小企業咽喉最重要的一支箭,企業為了讓銀行願意借貸,必須進行減碳、擬定ESG永續報告。DIGITIMES攝

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兼EMBA執行長李亭林認為,金管會推出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成為掐住中小企業咽喉最重要的一支箭,企業為了讓銀行願意借貸,必須進行減碳、擬定ESG永續報告。DIGITIMES攝

緯創資通展示AI供應鏈管理平台「永續韌性雲/TrendEngine」,可提供組織碳盤查、供應鏈ESG評核、產品碳足跡等服務。DIGITIMES攝

緯創資通展示AI供應鏈管理平台「永續韌性雲/TrendEngine」,可提供組織碳盤查、供應鏈ESG評核、產品碳足跡等服務。DIGITIMES攝

Cisco的ESG淨零碳排數位管理框架涵蓋企業應用分析、應用數據倉儲及Cisco運算平台等層級,協助企業進行ESG轉型。DIGITIMES攝

Cisco的ESG淨零碳排數位管理框架涵蓋企業應用分析、應用數據倉儲及Cisco運算平台等層級,協助企業進行ESG轉型。DIGITIMES攝

施耐德提供全生命週期碳中和立體轉型方案,透過諮詢顧問引領,制定策略與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圖。DIGITIMES攝

施耐德提供全生命週期碳中和立體轉型方案,透過諮詢顧問引領,制定策略與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圖。DIGITIMES攝

研華科技WISE-iEMS為一站式整體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包含企業碳資產及碳盤查經營管理、能源管理、暖通空調能效管理等多項應用。DIGITIMES攝

研華科技WISE-iEMS為一站式整體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包含企業碳資產及碳盤查經營管理、能源管理、暖通空調能效管理等多項應用。DIGITIMES攝

Linker Vision的AI持續學習加速平台,藉由自主研發的數據引擎,讓深度學習演算法適應不同場景數據、及多樣化應用情境的挑戰。DIGITIMES攝

Linker Vision的AI持續學習加速平台,藉由自主研發的數據引擎,讓深度學習演算法適應不同場景數據、及多樣化應用情境的挑戰。DIGITIMES攝

企業進行雙軸轉型(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時,必須以系統觀點了解組織運作各要素之間環環相扣所引發的企業成長環,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找到施力的槓桿點。李亭林

企業進行雙軸轉型(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時,必須以系統觀點了解組織運作各要素之間環環相扣所引發的企業成長環,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找到施力的槓桿點。李亭林

開場嘉賓高雄經發局副局長高鎮遠表示,此次論壇所在地-亞洲新灣區,早在4年前即以5G、AI、IoT作為城市發展的目標,高市府並積極引進微軟、思科等跨國企業,透過智慧科技的導入,引領城市轉型;面對減碳的國際趨勢與淨零轉型的迫切需求,高雄成為首個頒布地方淨零法規「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的城市,台灣碳權交易所總部亦落腳高雄,高市府期許發揮公部門引領的示範效果,帶動產業減碳轉型。

ESG提升企業優勢,永續發展為CES科技主軸

ESG愈來愈受到CEO的認可,成為企業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確保即使面臨地緣政治與經濟挑戰,業務亦能具有韌性並可實現其營收成長。思科工商事業群總經理盧佳成認為,ESG對企業價值的直接影響包括以下三點:客戶認同企業ESG表現,轉而加入旗下供應鏈,進而帶動營收;可避免企業被徵收無謂的碳稅、碳費;汰換老舊設備、改善工作環境,有助企業留住人才。

在碳盤查過程會遭遇到資料計算、導入與資料整理、收集、管理等種種困難,以及查證費時的問題,數位工具可提供協助,思科提供ESG數位化整合,範疇包括導入自動化碳盤查架構、IoT資訊安全部署、推動智慧物流及智慧辦公、建置能耗碳排系統戰情儀表板等。

另方面,CES一向被視為窺探未來科技趨勢的指標性展覽,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兼專案經理余佩儒觀察,在永續發展已成全球關注議題下,ESG亦成為2024年CES四大科技主軸之一,並以氫能、潔淨能源、儲能電池為邁向綠色未來的關鍵。

其中,氫能為全球科技大廠發展重點,包括Bosch、SK、Panasonic等業者呈現不同參與程度,意味邁向綠色未來需要更多創新科技與新創的試驗;潔淨能源的發展與數位科技的應用形成正循環,小型核電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或為另一生產潔淨電力選項;表後(Behind-the-Meter)家用儲能產品為CES 2024的亮點,中國儲能業者朝向「光充儲一體化」、「軟硬整合雲能源服務」發展。

碳有價時代來臨,各能源轉型方案助力企業減碳

台灣碳權交易所正式揭牌後,2023年12月已完成首批碳權交易,中國2024年1月22日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為補充,建立完整的國家碳排交易系統,開放首日交易額度超過新台幣1億元,種種跡象顯示企業排碳成本將逐年增加,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營運將備感壓力。

現代科技可助力能源韌性、加速淨零排放,施耐德永續發展事業部經理劉彥均表示,70%的碳可藉由既有科技移除,香港太古集團旗下的地產開發商太古地產在施耐德的協助下,透過電氣化、數位化、智慧化的創新管理,並導入單一戰情室直觀呈現永續路徑的實施情況,落實節能,確保達成永續目標,目前香港約70%的樓宇採用施耐德的轉型方案進行管理。

阿法拉伐服務事業部部門經理黃祺庭則分享「供熱製冷的數位減碳契機」這一主題,應用領域甚廣的板式熱交換器因無須用電,發展早期因無人在意耗能與否乏人問津,但實際卻與節能減碳大有關係。

以用於空調及區域製冷系統的板式熱交換器為例,設計過大或過小,都可能無法有效傳送熱能,導致系統耗電量變高,阿法拉伐提供效能評估與設備最佳化建議,即時重新規劃設計熱交換器,在不影響生產作業的前提下,進行最經濟有效的節能減碳策略。目前台灣工業領域約有四萬台熱交換器,其中60%需要被最佳化再設計,預估可節省將近20億千瓦電。

此外,智慧感測科技在節能環控扮演重要一環,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終身講座教授蔡春進協助環保署推動環境IoT,包括IoT空汙品質監測、IoT水質監測系統等,這些感測技術皆有助企業環境監測及自主管理。

數據驅動ESG,AI賦能永續供應鏈管理

美商鄧白氏企業永續資深顧問黃晨熏表示,數據是企業永續的根本,獨一無二的鄧白氏資料編碼系統、資料來源與數據管理技術,可協助企業整合數據與洞察分析;鄧白氏建立的全球最大商業數據庫,包含企業識別、企業動態等基本資料,以及財務信用風險等業務場景,以及實質受益人、全球航運情況等創新應用。

鄧白氏推出ESG評鑑平台,彙整過去蒐集的企業資料,並結合豐富的數據建模能力,提供一致的ESG評比標準,從鄧白氏的角度觀察,協助企業兼顧短期獲利與長期競爭力,目前該評鑑流程已提出專利申請。

供應鏈為企業在推動ESG首要關注的焦點,意謂可以從供應鏈作為切入點,進行ESG的風險管理。緯創資通方案創新團隊產品設計部資深經理李仲平指出,目前台灣1,700家上市櫃企業將在2029年被強制落實碳盤查,其中企業的8成排碳來自範疇三的供應鏈,意謂這與採購直接關聯,須啟動採購轉型。

伴隨ESG愈來愈多的面向須遵循,查核方式也將跟著改變,以供應商管理來說,現階段涵蓋永續與營運風險管理、環境保護、人權與勞動保障、供應鏈與營運持續等項目,但傳統的稽核作業已無法因應;緯創提供AI供應鏈管理平台「TrendEngine」,具備一站式管理、AI賦能、OpenData整合與記錄保存管理的功能,可整合OCR、爬蟲、GPT等技術,利用AI將內外部供應商ESG數據進行持續性分析,發展出供應商永續性管理方案,以提高查核效率、提升評估品質。

中小企業ESG轉型須先定義範圍、並從小處著手

中小企業在大環境下面臨內憂外患,多數企業對於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的定義、內容範疇及應用技術並不清楚,加上中小企業缺乏相關人才、資金,因此對轉型與否遲疑不定。

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副教授兼EMBA執行長李亭林認為,在國內政策中,金管會推出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成為掐住中小企業咽喉最重要的一支箭,企業為了讓銀行願意借貸,必須進行減碳、擬定ESG永續報告。

對於中小企業ESG轉型之路,執行長李亭林表示,別想一步到位,可從上而下(Top-Down),進行人力盤點,營造數位文化,並從小範圍如某一部門、某一產線、某段流程開始,意即從最熟悉的製程著手,聚焦五廢(廢水、廢氣、廢油、廢料、毒物)的控管,成效較明顯,甚至可借助政府資金,借力使力,慢慢轉型。

企業雙軸轉型(數位轉型與綠色轉型)是近日政府極力倡導的企業重要議題。要達到此一目標,企業主必須以系統觀點,了解組織運作各要素之間環環相扣所引發的企業成長環,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找到施力的槓桿點。例如下圖中的「深藍色環」,如果企業能採購好的低碳設備,生產效率就可提升,並可降低生產成本,產品售價便有競爭力,會帶動銷量增加並創造營收,進一步又可提升採購質量。如此便可達到一個企業成長環。

「紅色環」部分則可看出,一旦企業有了好的營收,便可提高員工的薪資福利,降低員工流動率,如此可達到好的技術熟練度,更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咖啡環」顯示,一旦生產效率提升,一方面可降低生產週期,促使交期變短,接單更有吸引力也會進一步帶動銷售量。至於「粉色環」說明了生產效率的提升,一方面也提升公司自己的競爭力,也會帶動接單的成長。

此外在「綠色環」部分,因採購好的低碳設備使生產效率提升,也會使企業減碳效果更好,如此更有機會進入綠色供應鏈,也會促成接單的成長。最後談到「淺藍色環」,則顯示當公司遇到流動率變高的時候,更應該採取數位轉型,數位轉型越好,更強化數位科技或資通訊的應用,更進一步進行數據與AIoT智慧分析(如此可達到良率改善/瑕疵檢測/預測/維護),如此更進一步讓生產效率提升。

至於如何提升生產效率?可以從公司的機電整合、改善相關基礎設備(如空調、空壓、鍋爐、電爐等)以及數位轉型方面等三大方面著手。而如何達到比較好的減碳效果?也可採取內部碳定價、使用新材料或多使用綠色能源及新能源等。另一方面也可採用循環經濟的相關技術,過一段時日之後,必也可降低生產成本。

泓格科技研發處長趙英傑表示,中小企業在ESG轉型過程中,最好先定義範圍,再進行分析比較。泓格科技提供低碳轉型的實務做法,包括可針對能耗監控導入能源管理解決方案,以及針對減碳導入數位串流與邊緣運算方案;其中,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模組化和積木式組合,根據客戶的預算與需求,進行不同型態組合,目前該解決方案已協助鑄造業減碳、電纜業數位化及棕櫚油製造廠改善製程等。

碳盤查為企業減碳基本功,數位化為關鍵

碳盤查是企業減碳的第一步,了解製造、產品或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再進行減碳診斷,以ISO 14064-1作為溫室氣體盤查標準。目前企業主要做的碳盤查部分為範疇一與範疇二,為企業所使用的能源間接排放,以及直接使用到任何燃料的直接排放。

碳盤查過程最重要的是數位化,沒有數位化的話,很多資料數據皆無法呈現。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處長胡昌明表示,盤查流程包含鑑別溫室氣體排放源、選擇排放量計算方式、活動數據蒐集、排放係數選用、彙整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後還要取得獨立公正的第三方查驗聲明書。

研華智慧能源事業部資深總監林美真則認為,對於企業要如何達成ESG、淨零、碳中和,首先企業必須知道自己的組織碳盤查與產品碳足跡後,再進行能源管理,設定減碳目標及時程;在執行減排中,除了設備節能外,節省人力以提升工作效率也是減碳的一環,倘若減碳後還無法達到淨零,仍有溫室氣體排放,則須購買碳權進行抵換,因此,企業必須思考長期、有系統的淨零之路。

數位化與低碳化雙軸轉型邁向ESG

ESG永續發展成顯學,數位化與低碳化雙軸轉型,對企業來說已勢在必行,透過大數據、AI等科技,優化企業採購、生產、包裝、銷售等流程,可達到節能、管理效率提升、設備壽命延長、人事成本降低、運作安全等效益,進入綠色供應鏈,對企業的營運將帶來利多。

在降低企業營運碳排上,台灣企業可聚焦在省電節能產品、資料中心轉型、企業網路轉型、碳盤可視性自動化四大面向;台灣中小企業家數比重佔全體企業9成以上,中小企業資源有限,開啟永續之路不易,但更須起而行,配合供應鏈大廠一起做數位優化與轉型,未來方能不被市場淘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