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趨勢評析 > 【詹文男】物聯網產業發展有五大隱憂

【詹文男】物聯網產業發展有五大隱憂

物聯網是產業界目前最夯的話題,資通訊大廠都摩拳擦掌爭取相關商機。

根據預估,2020年全球物聯網商機將達現今網路產值的30倍,經濟附加總值達1.9兆美元,全球將有超過300-500億台連網裝置或組件,包含各類行動與平板裝置,以及各種電器、燈光,甚至機器人。

為了掌握這些即將到來的商機,各家廠商皆躍躍欲試,不管是硬體、軟體、系統整合,甚至通訊硬體及服務運營商,都磨刀霍霍。有人從垂直產業的角度切入,有人從量資料、雲端運算及企業解決方案卡位,也有人從向客戶提供各種數據、硬體、及人員的連網能力服務來布局。

雖然廠商都積極投入,不過物聯網範圍極為廣闊,商機看來很大,但如何著手,才能真正擁有獲利模式,各家廠商目前也都在探索,希望能真正找到藍海。而在進入藍海之前,掌握物聯網市場的結構與特質,應是首要的任務。

簡單說來,物聯網的市場有以下幾個特性:

特性一:市場區隔破碎化嚴重

眾家國際大廠自組聯盟,各擁標準,在缺乏全球統一標準情況下,競爭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互不相容,也不利各類物聯網應用推展。廠商想進入必須對多元區隔有更多的瞭解與掌握,才能找到適合的市場切入點。

特性二:市場垂直整合度高

物聯網具有垂直整合的特性,專案強調軟硬體整合能力,而也由於各垂直領域的專業度高,難以跨領域應用,如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無法複製到智慧製造,因此規模經濟較難以發揮。

特性三:無壟斷的主導大廠

目前晶片商、電信營運商、大型服務商皆積極搶占物聯網市場主導權,然各種產業應用範疇廣泛、統一標準缺乏,故尚無產業強勢主導廠商出現。

特性四:相關技術持續演進

如先進感測技術(高整合、低成本、低耗能)仍在發展中,距產業商用化尚有距離,難以大規模擴散應用,而相關智慧分析的軟硬體也正在演進中。

特性五:永續的商業模式尚不明朗

物聯網促使產業由技術導向轉為商業成果導向,然如何藉由物物相連,以形成創新、可營利與永續的商業模式,產業界仍在摸索中。目前相關的應用服務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投入,如何能永續營運,考驗公部門的智慧。

也因為以上的特性,讓這市場形成人人有機會,個個無把握的狀況。因此如何集結上中下游廠商,根據領域特性快速集結整合相關企業,以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成為市場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以台灣廠商多為中小企業的情況,不容易成為領頭羊,如何擁有關鍵技術或模組,讓自己成為專案形成中不可或缺的要角,應是企業經營著力的重點。

(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

資料來源: 智慧城市與物聯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