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位化貫通智慧工廠 帶給企業可預期的實質經濟效益
洪千惠/台北
在消費者需求瞬息萬變的當下,工業4.0被製造業視為因應市場變化的最佳解藥,除各國政府均推出相關政策外,調查顯示歐、美企業願意投資年營業額的3%~5%於工業4.0應用技術上。然工業4.0並非萬靈丹,一旦選擇錯誤的系統解決方案或過度投資,並無法確保帶給企業領先的競爭力。如大陸的某汽車廠,2000年初於德國打造一座智能玻璃工廠,最終因不堪營運虧損而陷入停工的命運。而專注電動車設計與生產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期表示,或許過於倚賴全自動之自動化設備,正是導致公司產能瓶頸無法克服的關鍵。
施耐德電機工業自動化事業部工程部經理詹泰一說,全球投資工業4.0失敗的案例不少,若從中分析失敗原因,大致上可分成人才短缺、錯誤的認知期待、不清楚企業本身的需求、導入不當的系統或軟硬體、過度投資、企業定位錯誤、沒有跨部門整合、企業領導者決心不足等等。唯有由上到下的貫徹計畫,依企業本身的條件與需求尋找適合的系統架構,才可能實踐工業4.0的願景。
歐洲最大應用科學機構Fraunhofer認為,數位化在工業4.0發展扮演重要的核心。尤其工業4.0實踐是一項長期計劃,企業投資應分階段進行,真正帶給企業營運的改善並提高獲利,也能創造新的獲利商機,並將引進創新科技的風險降至最低。
詹泰一指出,數位化管理可避免人為疏失,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並降低人事成本支出,帶給企業高能效管理與提高企業利潤。施耐德推出基於物聯網基礎的EcoStruxure架構,是業界少數能夠完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系統,從底層的控制元件到上位生產資訊管理系統與電力管理分析。
其中Pro-face的BOS管理平台,人性化操作介面,廠長或管理者都可即時掌握生產資訊與分析。利用開放式的平台與廣泛支援240多種不同廠牌的驅動程式,搭配Pro-face工業閘道器進行新舊生產線的生產資訊整合,可輕鬆解決串連智慧工廠中的所有監控,進而帶來維護、品質、新興科技、生產、人力、流程等六大驅動效益,協助企業輕鬆達成遠端監控、生產數位化、良率改良、即時維護、彈性生產等多種效益。
- AI技術扮要角 打造智慧工廠非夢想
- 運用AI先升級工業3.5 更穩健邁向智慧工廠
- 融合機械、電子優點 Abloy PROTEC2 CLIQ功能強悍
- 西門子經驗技術能力兼具 協助企業邁向數位轉型
- 捷拓科技致力於隔離電源模塊 洞悉智慧設備趨勢
- 晶睿通訊資安攝影機 保護工廠運作安全
- 築夢智慧工廠 企業從何下手?
- 有效蒐集製程數據 提升製造效益
- team+用安全高效溝通 打造智慧生產新境界
- 選擇適當工具分析數據 智慧製造更有成效
- 落實智慧製造 處理瑕疵檢測及設備異常有一套
- 以軟體平台為核心 實現智慧製造願景
- 降低異常警報數量 有助維持工廠運作效能
- 意法提供完整馬達控制方案 智慧設備最佳首選
- 以數位化貫通智慧工廠 帶給企業可預期的實質經濟效益
- 建構智慧雲平台 提升工廠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