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西系列報導】之(13)—郭台銘看好廈台合作 智慧應用 影音
vishay
世平興業

【大陸海西系列報導】之(13)—郭台銘看好廈台合作

  • 黃子非

兩岸企業家峰會自4日在廈門一連舉行2天,應邀出席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開幕式後以「平衡貿易順差,台商的挑戰與機遇」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郭台銘指出,兩岸在產業與應用標準制定上若能攜手合作,對於相關應用的推展,必然收事半功倍之效。

由於台灣與廈門僅僅一海之隔,眾多台資企業在廈門投資發展,隨著台廈產業互動的日漸頻繁,兩岸共建標準,有實際上的需求;再加上,廈門對於生物醫學、精密機械、智慧設備等現進製造業,以及健康照護、冷鏈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上的發展,均投入了相當大的力道,相關產業應用的發展,數據互通息息相關。

郭台銘在峰會上數次提及,兩岸應該加強合作,尤其在標準制定相關領域,兩岸更應該攜手從技術標準制定,到制定應用標準上進行一連串合作。他相信,兩岸若能在標準制定上攜手合作,對於後續相關應用的推展將很有助力。

他舉例,鴻海長期以來強調的雲移物大智網加機器人應用在8大生活領域的概念,隨著相關科技的逐步到位,漸漸進入落實的階段。不過,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發現標準是關鍵。

例如醫療互聯網,如果沒有標準的電子病歷,則無法達到數據共享、跨距醫療等應用;同樣的,工業互聯網如果沒有統一標準,大量產生的數據最後變成無用,所以標準的制定,對數據互通有很重要的影響。

同樣5G應用,郭台銘也認為兩岸應該共同推動標準,用兩岸共同的標準,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尤其第5代通訊技術,大陸已經成為重要的標準制定者之一,這也會是促成兩岸可以合作的動力源之一。

郭台銘也認為,如今大陸推動實虛經濟融合發展,資訊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加速往數位化、網路化及智慧化發展,確立了產業的發展大方向。

他指出,虛擬經濟成長的趨緩與實體經濟必然的整合,將促使線下及線上的進一步交集,而軟硬整合,虛實結合將成為未來的趨勢。而整個過程中,全球供應鏈也將出現重新架構的機會。

而面對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新情勢,未來新科技和高科技產品製造發展,將會重新進行戰略的調整;工業製造供應鏈也將被迫在不同區域重新建立,所以,對供應鏈的要求將會是變得更大與更具有彈性,「規模大」將不再是唯一選擇。

而台商面臨的挑戰就包括了面對全球化的經營,要怎樣快速的調整與重新布局;製造技術如何快速創新並在全球開展;以及關鍵技術的標準平台如何全球統一建立,以及怎樣面對產業供應鏈與關稅等需急速調整的不確定性等。

面對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新情勢,郭台銘認為,科技創新的速度,將對傳統產業轉型造成衝擊,面對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導入,知識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而在製造業發展上,第一階段的動力取代體力之後,現在正面臨著運算力取代腦力的階段,未來,人工智慧的普及甚至將取代決策力。

工業人工智慧領域內,人工智慧、大數據及物聯網技術、產業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以及最終的實際改善成效,就成為其中的重要系統因素。

郭台銘也同時表示,全球化趨勢造成產業鏈的重新布局與分工;如何借助推動工業互聯網提升人力結構與素質;同時,大陸市場預期將進一步開放對台商從出口轉向內銷的優勢,以及大陸創新的環境與網路經商環境領先的優勢等,則將成為台商的重大機遇。

以鴻海為例,在2017年時,集團的出口佔大陸出口總值的3.9%,而進口部分則佔大陸進口總值3.6%。郭台銘指出,解決貿易逆差,也應該由民營企業負起責任,鴻海將率先從自身做起。

郭台銘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例,強調鴻海結合集團全球資源,引進包括日本Sharp、加拿大SMART、美國Belkin、Flying Eagle、ZAP-X、VISI Mobile等集團品牌聯盟的最新科技產品走進大陸市場。通過持續進口導入,讓企業本身在進出口部分得以達到平衡。今後鴻海也將盡力從集團做起,協助更多優質商品進口至大陸。(DIGITIMES黃子非整理報導)

關鍵字
議題精選-大陸海西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