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院所投資智慧化 首重提升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
很多人說,在資料驅動的創新時代,最適合台灣發展的智慧應用,不在於B2C、而在B2B,主要就是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兩大項,這番論調也獲得各界普遍認同;然而關於兩大應用各自擁有多大市場,礙於缺乏量化數據做為佐證,始終沒有明確答案。
為此DIGITIMES於今年(2020)分別針對製造業、醫療業展開智慧化大調查。DIGITIMES事業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黃逸平指出,有關醫療業智慧化調查,係將醫學中心、地區醫院和區域醫院列為調查範圍,共計回收205份有效問卷,並透過9月18日舉辦的「2020智慧醫療論壇」首度揭露初步結果。
黃逸平說,首先觀察醫療機構發展智慧醫療優先滿足誰的需求,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兩者意向一致,均重視「病患優先」,醫學中心相對看重「醫事人員優先」。
接著看「診察與治療能力」智慧化程度,若從「設備聯網」維度來檢視,不論穿戴式、植入式、固定或行動等各類聯網裝置的導入比重,醫學中心都呈現相對優勢;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呈現兩極分佈,導入比重高低落差明顯。「醫院資訊系統」部份,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多半已達「跨院資料共享、交換」階段;地區醫院普遍落在「同一醫療體系資料共享、交換」階段。
關於「遠距照護」主題,醫學中心對於「遠距會診」和「健康照護」等兩項的導入比重皆達100%水準;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則分別為45.2%、19.7%。當今炙手可熱的「醫療AI應用」主題方面,均以「臨床診療輔助」導入比重最高,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的導入比重分別為100%、38.7%與24.0%。AI用於「用藥、投藥處方應用」、「社區或個人傳染病預防」及的「AI虛擬助理」的比重相對較低,舉醫學中心為例,導入比重分別為57.1%、42.8%與14.2%。
針對「醫療機器人」主題,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對於「治療型機器人」的導入都頗為積極,地區醫院則相對偏好導入「支援型機器人」。而在「AR/VR應用」主題方面,醫學中心重視「醫學教育AR/VR」,但對其他AR/VR應用的導入意願較低,甚至不如區域醫院,好比說區域醫院針對「診療輔助/心理諮商」及「遠距照護/復健」等兩項AR/VR應用的導入比重,至少都比醫學中心高出6個百分點以上。
黃逸平歸納,總體來說,一如預期醫學中心的智慧化導入程度相對較高,但也有少數項目例外,譬如區域醫院針對整體「病患服務」的指標,乃至於針對5G、AR/VR的指標,導入速度都快過醫學中心。另外談到智慧醫療投資比重,則以「提升醫院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相關項目最獲青睞,總體佔比達到39.49%,明顯凌駕於「發展院內、院外全週期健康管理」的11.42%,「透過醫療AI建立以病患為中心的精準治療」的9.72%,以及「尋求跨界合作、跨域創新」的9.09%。
此外假使需要找外部合作夥伴,醫學中心以「具備規模及信譽」為優先考慮;區域醫院以「穩定服務品質」、「熟悉醫療產業Know-How」業者為優先考慮;地區醫院以「穩定服務品質」為優先考慮。
黃逸平說,事實上智慧醫療市場「看得到而吃不到」,甚至一些大企業已耕耘10年卻仍未獲益,其中限制來自於法規、價格上限(受制單一保險體系)、募資(醫療院所非營利機構、無法在資本市場掛牌);顯見要讓智慧醫療市場活絡起來,似乎還有諸多關卡必須打通。
- 科技與醫療跨界合作 加速驅動醫院體系之數位轉型
- 醫電跨界 智慧醫療大局水到渠成
- 醫電跨界 促使精準與預防醫療加速落實
- AI臨床決策輔助 不乏挑戰、也存在希望
- 醫療院所投資智慧化 首重提升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
- 藉助自動化平台 不諳編程的醫生也能打造完美AI模型
- AI結合加速運算技術 助醫療產業實現精準醫學
- 以數據驅動微服務架構 加速推進智慧醫療落地運行
- 透過數據中台 實現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架構
- 醫療照護走向分散趨勢 華碩電腦以行動化技術佈局市場
- 以輕量化系統強化硬體資源彈性 紅帽軟體大幅提升醫療系統效益
- 輔大醫院打造模組化病房 快速拆裝解決抗疫燃眉之急
- 整合區塊鏈與醫療 民眾取回病歷自主權
- 善用Azure Sphere固態硬碟 實現醫療設備遠端管理與數據安全
- 藉由動態醫療影像 將醫術傳承至世界每個角落
- 智慧化醫院匯聚智慧醫療、照護及後勤
- 藉助AI與智能機械 創造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服務
- D talk新創展現創意與技術 將腦中風機率與傷害降至最低
- 5G時代的機器人自動化服務 沛博科技為醫療院所強化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