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HTML5為主的Firefox OS市場趨勢
在當今網路發達、資料雲端化的潮流趨勢之下,採用開放性的HTML5平台可讓程式設計師快速開發跨平台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不須擔心不同硬體裝置所帶來的不同上網體驗。以開發Firefox瀏覽器聞名的Mozilla公司,日前進軍行動作業系統領域,推出Firefox OS,採用基於HTML5與其他Web開放標準,並結合開源社群的力量,建構出真正“開源的作業平台”,讓硬軟體廠商不再受限於其他封閉式或半開放式作業平台的羈絆…
美商謀智台灣分公司(Mozilla Taiwan)行銷總監洪志鵬,以「HTML5 開放平台與市場趨勢」為主題,介紹該公司最新發表的Firefox OS平台,以及其市場趨勢。
首先針對行動運算平台市場部份,目前iOS和Android加起來總共超過90%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就連微軟這麼大的公司,其Windows Phone平台也只能爭第三名的殘酷現實情況下,小蝦米的Mozilla為什麼還要淌這場渾水,進軍這塊超級紅海市場,推出自己的Firefox OS呢? 他表示這個與Mozilla組織形成與宗旨有關。接著以歷史來說明,以前在網際網路剛萌芽的時代,有個Netscape (網景)瀏覽器超過80%市占率,直到微軟IE (Internet Explorer)於1996年出現,經過市場的洗牌,到2000年之後整個情勢翻過來,2002年IE反而佔有超過80%的市占率。
由於市占率萎縮,Netscape在被AOL收購之後,釋出其瀏覽器原始碼,這時也就是Mozilla基金會萌芽成形的時候,直到2003年Mozilla基金會正式成立,Mozilla重返瀏覽器市場,於2004年底正式釋出Firefox 1.0瀏覽器,其志工還自掏腰包,在紐約時報刊登大篇幅廣告,讓世人知道除了IE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新選擇。
有鑑於當時有些使用者認為,微軟IE在市場獨大,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畢竟也是成熟的產品。但其實獨大之後,在沒競爭者壓力之下,其改版速度就變成很緩慢,阻礙了網際網路的革新與發展,例如IE6到IE7中間改版就隔了5年多。
由於Mozilla的開放,以非營利為榮,推出Firefox瀏覽器,不只持續改版(目前每6個禮拜更新),並為下世代網際網路的新需求,持續加入新的功能與附加元件。使得2002年以後,該組織的Firefox瀏覽器,市占率逐年增加,到2009年已經有將近30%市占率。Mozilla的貢獻,讓當今瀏覽器市場成為開放式市場,其技術標準已不再被單一廠商所獨斷。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Firefox OS以開放架構為武器
再看當今行動作業平台的情況,也有點跟當時IE的情況類似,iOS + Android佔了超過9成以上市占率。Mozilla看到這兩位老大哥強勢主導行動OS的情況下,決定跳進該市場,提供一套真正開放的行動平台解決方案。
他舉例當今iOS是蘋果的封閉平台,而Android則需跟著Google的標準去做,尤其版本眾多,這對Developer(開發者)來說,自由度十分受限,在各家OS平台系統標準各自為政的情況下,程式設計師必須針對各種不同的OS平台來設計App(應用程式)。
以iOS平台來說,就必須使用Objective C(一種歷史悠久的程式語言)來寫App,其SDK(軟體發展工具)都是針對蘋果的硬體平台來開發。同樣情況也發生在Android平台,程式設計師要用Java等語言來開發。以上的情況下,會造成程式開發者在開發一套App時,必須學習各種程式語言與該硬體系統的限制。雖說市面上也有第三方軟體工具,號稱能協助跨平台移植,但Developer必須購買轉換程式、函式庫,再加上除錯及效能校調等工作,會使軟體開發耗時耗力、徒增開發成本。
目前行動平台是廠商自己說的算,標準可以自己來訂,今天不想要這個標準,明天你的程式就不能執行。但網路平台則是開放平台,不是你單一廠商說的就算,必須大家坐下來討論,經由W3C組織制定成一套產業標準,讓大家有所遵循,且藉由技術的開放,產業才有進步的空間。
一出道便受矚目 Firefox OS架構說明
Mozilla有鑑於看到目前桌上型OS已朝向Web的開放標準來設計,但行動型OS還是維持在封閉的平台之下,希望能夠斷開鎖鏈、斷開糾結,因此早在2011年便規劃出代號為Boot to Gecko (B2G)的專案,於2012年正名為Firefox OS,將Web開放標準與架構整合於該OS平台上,讓Developer能夠以“開放的工業標準程式語言”(如HTML5),來開發各式各樣跨平台的Native App(原生應用程式),不再受限於硬體架構的不同而特別去改寫。這樣對Developer和廠商都是有利的,能夠加速產品的開發與上市。
雖說在OS平台出道晚了些,但其開放的精神,已受到業界的贊同。Firefox OS於2013年4月釋出初始版本,目前為1.2.0穩定版。系統架構是採用Linux (Gonk)為系統核心,其上層為Gecko的rendering引擎層。然後再上面依序是符合HTML5標準的Web API/Web Activities層、GAIA (採HTML5/CSS/JavaScript技術標準)使用者介面層,和最上層的第三方HTML5應用軟體層。
Firefox OS開機程序為bootloader到Linux kernel init,然後就是Gecko process,最後是GAIA system app。由於採用基於HTML5與其他Web開放平台為主要架構,因此Developer只要會寫HTML / JavaScript / CSS等程式語言,不須重新學習新的語言,即可馬上開發出基於Firefox OS的手機App。
值得說明的是,Firefox OS的Marketplace(軟體市集)也是開放的。廠商除了可以利用現有的Firefox Marketplace來提供豐富的App資源之外,也可以建立自己的Marketplace (定價自己決定,軟體自己維護),並在Firefox OS手機上使用。不同於其他兩家都只能用自家的Marketplace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
目前Firefox OS的重點研發人力,都是由Mozilla台灣辦公室(於兩年前成立,目前已有100多人)來負責,不像其他外商大部分都是放在印度或中國。在Mozilla基金會網站,有完整的HTML5 API、Web API列表,且各API都有各OS平台的目前開發狀態,例如D表示Desktop(桌上型平台)、A表示Android (Firefox也有Android平台)、B表示B2G (即Firefox OS平台),並分成各種顏色來表示進度。
此外,手機平台跟桌面平台很多地方不一樣(例如通話、震動、簡訊、螢幕轉向、電源管理、地理位置等功能),在手機上必須開發並制定新的API,然後交由W3C委員會通過,成為業界標準,且全面開放,連會議紀錄也每週即時公開。讓Developer可以自行取用這些原始碼,若有Bug,亦可透過社群討論來解決。
Firefox OS的成果與未來發展
Firefox OS於2013年2月的MWC(西班牙全球移動通訊大會)嶄露頭角,一推出受到業界的矚目,由於進度超快,同年7月第一支Firefox OS手機便已在西班牙上市,其後續商業計畫也如火如荼進行中。
目前Firefox OS該有的App也都齊備,且能針對市場需求來訂製其內建軟體,例如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等。2013年已在歐洲、中南美洲等14個國家上市,產品先瞄準入門級平價智慧手機市場,或從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轉換到智慧手機(Smart Phone)的新興國家市場,先避開已被iOS和Android佔領的市場。
目前阿爾卡特(Alcatel)、LG、ZTE(中興)、鴻海已宣佈成為Firefox OS的硬體合作夥伴,將推出手機、平板產品。在2014年CES展中,Panasonic也宣佈在今年推出Firefox OS智慧電視。VIA(威盛)的APC也已支援Firefox OS。
雖說Firefox OS還算是很年輕的產品,App的數量也還少於其他兩家。但隨著其API的更加完善,與軟硬體生態系統的完備,將會更趨成熟。因此2014年的重點,在於讓Firefox OS效能更提升、功能更完備、更受廠商歡迎與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