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智慧工廠商機 台商應把握良機
隨著智慧工廠成為全球各國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利器,中國大陸也正積極發展智慧工廠,也為台灣業者創造龐大商機。中國家電集團智慧工廠全流程諮詢顧問黎家儼指出,中國某家電業者最近才投資新台幣100億元蓋了三座智慧工廠,未來三年將會投資1,000億台幣,而且都是開國際標,有心競逐中國大陸智慧工廠的業者,要趁此機會好好規劃。
但想要掌握中國大陸智慧工廠商機,黎家儼指出,其實中國大陸民間企業對智慧工廠的想法,還不是很清楚,所以面對中國大陸業主,先不要急著談技術,而是要先讓中國大陸廠商瞭解,需求在哪裡,如強調可以跟集團ERP連結,就會對配銷產生影響,進而創造更多的利潤。
此外,從全球各國對於智慧工廠的願景來分析,也可找到中國大陸發展智慧工廠的方向。黎家儼指出,美國對智慧工廠全流程的願景,除了要效率提高之外,還注重節能減碳,永續經營綠色工廠,結合智慧電網與綠色照明,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充分利用資訊化感測技術,貫穿供應商至客戶間的製作全過程,可藉此讓大陸廠商瞭解,智慧工廠不只是蓋工廠,也不只是規劃系統,而是用智慧化引領自動化。
至於歐盟方面,根據歐盟未來智慧化工廠基金會對智慧工廠設定的目標,包括產品、工藝、與設備機台的全面數控化;發展「智慧設備控制系統」,包含廣泛使用先進監控與資訊擷取系統,以間控制造效能與能源使用效率;開發「智慧製造優化系統」,利用視覺化產品資訊、現場生產即時資訊,結合生產即時監控,以優化生產效能;優化現行MES系統至「智慧化MES」系統,強化工廠資源支援系統,注重可持續性與可發展性,並連節至ERP系統。整合所有資訊至通用系統,緊密結合工廠與企業資產,提供永續發展之有效管理。
黎家儼指出,歐盟智慧工廠願景強調的「精益製造」,正好也是中國大陸現在看重的方向。不但在中國大陸的十二五規劃中,已經詳細編製智慧製造裝備產業的發展重點,要將智慧製造技術的應用,貫穿於產品的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的製造活動全過程,從智慧製造技術、智慧製造裝備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業等諸多領域加以規劃和政策扶持智慧製造業的發展。
中國大陸對智慧工廠的規劃,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要透過資訊化來連接所有的相關應用。黎家儼強調,中國大陸智慧工廠需要的是「全流程」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大陸的智慧工廠發展是一種跳躍式的發展,要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水準直接跳到工業4.0的水準,如同中國通訊系統,網路架設直接跳過銅線鋪設,成為世界光纖網路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一樣,勢必需要大量的外部資源,來支持這種跳躍的成長。
因此,中國大陸如果想要推展全流程的智慧工廠,從目標、理論、工具、方案、包括工廠規劃、產品設計、自動化、資訊化以及提升工廠效率與品質的各項系統都需要導入,而且在尋找推展方向的同時,追求可複製的經驗。
但台灣其實要比中國大陸更早推動類似的概念,因此黎家儼建議台商,在接案子時要先做好研究,看出中國大陸客戶工廠運作哪裡不合理,黎家儼指出,中國大陸業者不只是要產品,因為他們要從頭做起,想要學習,所以理論及方法都想知道,只要能在中國大陸市場建立成功模式,複製速度會比想像中快很多。
此外,黎家儼奉勸台商,不能用跟台灣廠商做生意的方式,跟中國大陸業者做生意,因為面對台灣客戶,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來配合,但中國大陸的業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要對中國政府的政策風向球要有敏感度,而這也正是台商的優勢。
雖然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智慧工廠運作模式,但黎家儼認為,德國提出的「工業4.0」會比較符合中國大陸業者的需求。「工業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
至於「工業4.0」與智慧工廠的關係,在於工廠的生產系統中,產品的元件將會直接與生產系統溝通,發出接下來所需生產過程的指令,如此一來,整個生產技術的應用方向將會有重大變革,整個系統將更加智慧,聯網更加緊密,不同元件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工作更快、作出反應更加迅速。
事實上,前述的智慧工廠相關技術,台灣廠商早已具備,黎家儼認為不用擔心技術輸出,如在「工業4.0」中非常重要的RFID技術,台灣就比德國強,台灣業者要學會包裝自己,才能抓住商機。
中國大陸業者面臨製造成本節節上升的壓力,人力成本不但已經高於東南亞國家,而且還常面臨缺工,加上網購盛行,交貨期明顯縮短,智慧工廠已經成為整體性提升產品品質的快速方法,台商想要與中國廠商合作,需要長時間的陪伴,跟著中國企業一起成長,才能走得長久。
有鑑於中國大陸業者對於智慧工廠的陌生,黎家儼建議台商要用模擬的方式讓中國廠商看到智慧工廠的價值。台商可以按照CAD 1:1模式建構出模擬智慧工廠,以加速論證過程,提供實現創新的捷徑,藉由模擬實際生產過程,進而找到最佳的組合方式,降低智慧工廠規劃的時間,成本和風險。
此外,黎家儼奉勸台商,想要進入中國大陸智慧工廠市場,心態一定要做好調整,要以拓荒的精神來開發,第一次開發所需要資源,往往會超過一般台灣廠商的預估,若安於現狀便會半途而廢,若能熬出,後續的收穫會是同樣的超過預期。
此外,台商與中國大陸廠商做生意,常常會有許多不需要的歷史和倆岸情節,兩邊各有原型思想,應該回歸生意的立場,瞭解市場生態以及自己的實力來切入市場。
最後,黎家儼用「目團機」的概念說明台商掌握商機的方法。目是目標,對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明確。越大的企業集團商機一定越大,但規定一定也越多,不確定的因素也會越多。若以單一標案來看,目標太小,相對成功機率低,應以進入業主的供應商資源池為第一要務,在眾多的標案中瞭解它的生態環境,這樣成功的機率才會大。
團是團隊,團隊要有完整的專業,以及專案管理和商務的團隊,也就是說,團隊一定要有對全流程掌控的能力,包括系統規劃、技術要求、方案設計、模擬、熟悉開標過程、驗收標準,到落地的全流程團隊。
機是機制和機率,團隊合作的機制要建立,商務合作要先確定,分工明確,成功的機率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