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技術各有所長 3D列印後勢看漲 智慧應用 影音
太陽誘電microsite
Event

五大技術各有所長 3D列印後勢看漲

  • DIGITIMES企劃

3D列印製造技術起源於美國,早在1892年的美國專利中,就有一項是利用分層製造法組成立體地圖,隨著電腦、雷射、材料技術的發展,美國分別發明了光固化成型(SL)、疊層式製造(LOM)、選擇性雷射燒結(SLS)、溶解擠裂成型(FDM)、與立體噴印(3DP)等5種經典積層技術,其製程、精度各有不同,使用者可依本身應用,選擇最適合的技術。

光固化成型

5大技術各有所長 3D列印後勢看漲。DIGITIMES攝

5大技術各有所長 3D列印後勢看漲。DIGITIMES攝

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SL or SLA),原理是利用紫外雷射固化對紫外線非常敏感的液態樹脂材料(效能類似塑膠)予以成型,樹脂槽中盛滿液態光感樹脂,在電腦控制下,經過聚焦的紫外雷射光束按照零件各分層的截面資訊,對液態樹脂表面進行逐點逐線掃描,被掃描區域的樹脂產生光聚合反應瞬間固化,形成零件的薄層,當一層固化後,再移到下一層,液體樹脂自動再以固化的零件表面覆蓋一個工作層厚的液體樹脂,緊接著再進行下一層掃描固化,新的固化層與前面已固化層黏合為一體,如此反覆直到整個物件製作完畢。

光固化成型的優點是製件精度高、表面品質好,能製造特別精細的零件(如戒指模型、需完全密合的的上下手機蓋等),原材料使用率接近100%,且不產生環境污染,缺點則是常需要增加輔助結構,加工完需去除,主要應用於航太、工業製造、生物醫學、大眾消費、藝術等領域的精密複雜結構零件的快速製造,精度可達±0.05mm,較機具加工略低,但接近傳統模具的製程品質。

疊層式製造

疊層式製造也稱為薄材疊層製造,此技術是利用雷射或刀具切割薄層紙、塑膠薄膜、金屬薄板或陶瓷薄片等片材,透過熱壓或其他形式層層黏接,重疊獲得3D實體零件,其製程事先由電腦控制雷射或刀具,按零件當層輪廓切割薄層材料,非零件區域則切割成許多小方塊,便於後續去除,接著再以熱壓或其他形式,將當層材料與下方已加工部分黏合在一起,在每層切割和黏合完成後,工作環境下降一定高度(通常為材料厚度,0.1?0.2mm),傳送機構將未加工薄層材料送進工作環境上,重複切割、黏合、送材,直到製件完成為止,最後再將完成的製件卸下,去除非零件區域的材料,但此時表面較粗糙,需要透過打磨或噴漆等候處理工序。

疊層式製造僅切割內外輪廓,內部無須加工,成型速率高,使用小功率CO2雷射或低成本刀具,價格低且使用壽命長,造型材料一般用塗有熱溶膠及增加劑的紙張低,成本低,成型過程中不會收縮或翹曲變形,無須支撐等輔助製程,其缺點是材料種類少,紙張等材料的應用用途受限,製作效能不高。

由於此類製程的主要成型為紙質材料,僅有少數用塑膠薄膜、金屬和陶瓷片,多用於新產品外型驗證,或結合塗層等製程製作快速模具,這類紙質模具的效能接近木模,表面處理後可直接用於砂型鑄造,精度可達0.1mm,低於一般機加工和模具製程,接近精密鑄造水準。

選擇性雷射燒結

選擇性雷射燒結是利用高功率雷射光束的熱效應,使粉末材料軟化或融化,黏接成型一系列薄層,並逐層重疊獲得3D實體零件,其製作方式是先在工作環境上鋪一層粉末材料,高能雷射光束在電腦控制下,根據製件各層截面的CAD資料,有選擇的對粉末層進行掃描,被掃描區的粉末材料由於燒結或融化黏接在一起,而未被掃描的區域粉末仍呈鬆散狀,可重複利用,一層加工完成後,工作環境下降一個層厚高度,再進行下依從撲粉和掃描,新加工層與前一層黏結為一體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整物件加工完成,最後將初始成型件從工作缸中取出,進行最後處理(如清粉和打磨)即可,如需進一步加強零件強度,可採取後燒結或浸滲樹脂等強化製程。

此一技術的特點是成型料廣泛,包含高分子、金屬、陶瓷、砂等多種粉末材料,材料使用率高,粉末可重複利用,成型過程中無須特別增加支撐等輔助結構,最大的缺點則是無法直接成型高性能金屬和陶瓷零件,大尺寸零件成型時,容易產生翹曲變形,精度較難控制,不過由於成型材料多樣性,使選擇性雷射燒結製程可成型不同特性、滿足不同用途的多型態零件,例如成型塑膠手機外殼,可用於結構驗證和功能測試,也可直接作為零件使用,製作複雜鑄造用熔模或砂型、其精度可達±0.2mm,較機具加工和模具低,與精密鑄造製程相當。

熔融擠製成型

熔融擠製成型又稱為熔絲成型製造,此一製程是利用電加法等熱源溶化絲狀材料,由三軸控制系統移動熔絲材料,逐層堆積成3D實體,材料(通常為低熔點塑膠如ABS)先製成絲狀,透過送絲機構送進噴頭,在噴頭內加熱溶化,噴頭在電腦控制下沿零件截面輪廓和填充軌跡,將溶化的材料擠出,材料擠出後迅速固化,並與周圍材料結合,透過層層堆積成型,最後完成零件製造,初始零件表面較為粗糙,需配合後續拋光等處理。

熔融擠製成型的特點是成型絲狀塑膠可將零件內壁作成網狀結構,也可作成實體結構,當零件內壁為網格結構時,可以節省大量材料,由於原材料為ABS之類的塑膠,密度相當小,同等材料可製作較大體積的模型,其零件強度高,可作為功能零件使用,無須雷射器等貴重零部件,系統成本低,最大不足是成型材料種類少,且精度略低。

此一製程技術由於成型的ABS等塑膠零件具有較高強度,在產品設計、測試與評估等方面有廣泛應用,有關汽車、工藝品、仿古、建築、醫學、動漫公仔、教學等領域也都適用,其精度約為0.2mm。

立體噴印

立體噴印是利用微滴噴射技術的積層製造方法,過程類似印表機,其製程是透過電腦控制的噴頭,按照目前分層截面的資訊,在事先鋪好的一層粉末上材料上,有選擇的噴射黏結劑,使部分粉末黏結,形成一層截面薄層,一層完型後,工作環境再下降一個層厚,進行下層鋪粉,繼而選區噴射黏結劑,成型薄層並與已成型零件黏為一體,不斷重複,直到製件完成,立體噴印的另一種製程,則是利用噴頭噴印成型材料,主要是光感樹脂,利用紫外燈照射使其固化,與光固化製程相比,此技術無須高能量紫外雷射,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

立體噴印可成型彩色零件,在噴印黏結劑時,可成型多種型態材料,直接噴印光感樹脂可成型高性能塑膠零件,系統無須雷射器等高成本零部件,成型環境無真空等嚴格條件,系統成本低,缺點是噴印黏結劑時,製件的精密度不高,需要後燒結、液相滲透等後處理,噴印光感樹脂時成型料種類少,另外就是噴容易堵塞,需要定期維護,此一製程主要應用於製造業、醫學、建築等領域,用來做為產品設計圓形驗證與製程模型的快速製造,彩色模型相較於其他積層製造,產品更為豐富,另外也被大量應用於教學,其精度視噴頭噴印精度決定,一般約為0.2m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