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醫療App將出現爆發式增長
隨著醫療資訊化基礎建設日益完善,配合智慧型手機、智慧穿戴裝置等產品普及率日漸提升,以及4G環境的迅速拓展,醫療資訊化應用中的行動醫療,勢必會在未來的醫療保健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出現爆發式成長。
據市場分析公司Nielsen指出,在2013年有65%的美國人,至少有一部智慧型手機。而根據Google的統計,香港、台灣與大陸的智慧型手機使用率分別是63%、51%和47%。智慧型手機的高使用率,同時也已帶動了行動醫療App的使用率,全球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下載行動醫療App或行動健康App的人次,已從2011年的1.24億,成長至2012年的2.47億。
Ericson在2013年底的行動趨勢報告更指出,2019年智慧型手機用戶,將會成長至2013年的3倍,都說明未來行動醫療App與疾病或健康管理,都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除了病患使用的行動醫療App外,針對行動查房、行動護理站、行動收費站等醫院專用的行動醫療App,如透過M2M(Machine to Machine)模式改善醫患訊息不對稱等應用,從本質上提升醫療的效率和品質,也是行動醫療App值得切入的市場。
許多創投也早已敏銳地嗅到行動醫療的巨大商機。如美國醫生預約平台ZocDoc在 2011年8月獲得俄羅斯創投DST投資5,000萬美元,9月更獲得高盛2,500萬美元的投資。同年10月,美國醫療服務網站Care.com完成第四輪融資2,500萬美元;12月,美國醫療信息問答網站HealthTap完成首輪融資1,150萬美元。
類似的現象,在大陸市場也可看到,如在線醫療健康諮詢服務商春雨掌上醫生,在2012年9月和2011年11月分別獲得藍馳創投8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的投資;女性護理手機應用「大姨嗎」也在2013年9月獲得紅杉資本和貝塔斯曼等千萬美元的投資。
行動醫療市場規模成長迅速
市場 研 究 機 構Research2Guidance於2012年發布的「全球行動健康市場報告 2013-2017」指出,2011年全球行動醫療市場規模約7.2億美元,比起前1年增加7倍,預估 2016年的市場規模將可達到110億美元,市場主要營收就是來自行動醫療App所衍生出的相關服務與產品。
尤其是智慧穿戴裝置正夯,尤其是提供連續時間健康資訊,如睡眠時間、心跳血壓給健康照護提供者,藉由後續資料分析進行健康狀況管理的相關應用,更被廠商看好但包括蘋果、Sony、三星等大廠,雖然紛紛已推出相關硬體,軟體卻未必能完全跟上,也讓中小型品牌業者有可趁之機。
如手環穿戴式健康產品商Jawbone在2013年就購併Massive Health,補強其穿戴式健康產品在飲食及熱量管理的行動App服務,同年再購併無線感測與穿戴式監測技術公司BodyMedia,可見行動醫療App的機會不斷。
但行動醫療雖有市場規模,2013年保守估計,至少也已有超過10萬個醫療或健康相關的行動App出現在市面上,但仍以健康、飲食、體適能等健康應用為主,真正具備醫療性質的行動 App比重仍相當低。
根據MobiHealthNews於 2012年 4月的調查顯示,蘋果 iTunes上的慢性病管理類的行動 App數量僅佔整體的5.3%,而個人健康數據紀錄(PHR)也僅有0.9%。廠商之所以對開發真正屬於醫療類的行動醫療App態度保守,主要原因在於醫療相關法規相當嚴格,不管是跨入門檻或不確定性都頗高,因此多數廠商才會選擇先切入風險較小的健康相關行動醫療 App市場。
行動醫療App相關規範多
面對未來越來越多的廠商所開發出來行動醫療App,許多國家的衛生管理機構,也紛紛開始重新制定相關規範。如美國FDA於2011年首次發布行動醫療App指引草案,之後又陸續納入來自業界、供應商與利益相關者合計共130個意見,最後在2013年9月發布最終版本,規範行動醫療App與行動醫療App製造商,並啟動上市前認證機制,確保行動醫療軟硬體的安全和有效性。
根據 MobiHealthNews統計,截至2013年底,FDA資料庫中共計有103項行動醫療App。其中也有複雜性較高、潛在高風險的行動醫療 App,如結合行動平台可扮演超音波裝置或是偵測心律不整的 App。
美國FDA監管和審查的行動醫療App,主要是以使用不當或是軟體出錯時,將會對病患健康造成危害的行動醫療App為主,如可以讓醫生透過行動裝置可即時以遠端監控病患的血壓、心電圖等重要醫療資訊的App,或是具影像處理功能,可在行動裝置上顯示來自醫學影像傳輸系統PACS的MRI、CT、超音波等圖檔,這些App雖可讓醫生不需要回到醫院或醫療工作站,就可以隨時掌握病情,但傳輸或顯示資訊一旦錯誤,就很可能發生判讀錯誤或貽誤治療先機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將這些行動醫療App,視同醫療器材加以規範及進行風險評估。
對於風險較小的行動醫療 App,美國 FDA計畫行使執法自由裁量權,也就是會根據實際情況,再選擇是否對其進行上市前的審查,可望提高低風險行動醫療App推出的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FDA並不將行動裝置的製造商與銷售商,視為醫療器材製造商,因此不會對其進行監管,也不會對行動醫療App供應平台如蘋果iTunes App Store或Google play商店進行監管,更有利行動醫療App未來的發展。
掌握法規才能掌握商機
行動醫療App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如何幫助專業醫護人員改善工作流程,同時兼顧照護品質、病患安全及資訊隱私,若能妥善處理後續付費機制,不但更容易被市場接受,也對業者創造營收更有幫助。
以2013年獲得美國FDA 510(K)上市許可的行動醫療App「Glooko」為例,由於功能主要是從血糖機上下載數據,產生各種紀錄圖表來監控血糖變化,以便進一步連結健康照護設備,給予糖尿病等使用者飲食等建議,但由於血糖控制有潛在風險,以至於Glooko向美國 FDA提出註冊列名時,準備了數百頁的文件資料,包括糖尿病患者的親身詴 驗,支持Glooko其宣稱有益於幫助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光是為了通過510(K)的啟動成本,就花費了100萬美元。
但由於行動App市場的習慣,App不是極為低價,不然就是得免費提供,如果單靠行動App本身,Glooko想要回收成本費用進而獲利,恐怕遙遙無期。
因此,Glooko設計成要搭配特定傳輸線Metersync Cable,才能同步連結19種血糖機,而Metersync Cable在Amazon的售價為39.95美元,這種「軟體免費,硬體收費」的模式,不僅可能會成為行動醫療App的商業模式,甚至也可能對其他應用領域的App造成影響。
因此,想要切入行動醫療App市場,不僅要具備軟硬體開發實力,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相關法規,在設計與開發階段時,就要導入醫療器材品質管理與風險管理系統的相關規範,以避免在產品開發完成,要註冊列名時,發生不必要的困擾。
台灣業者應善用台灣醫療院所資源
台灣業者更應善用台灣醫療院所的品質與資源,尤其是加入JCI國際醫院認證制度的醫院,包括和信、彰基、義大、童綜合、萬芳、雙和、北醫、台大等。因為JCI認證相當重視醫院能否藉由系統工具改善流程與解決問題,因此已加入JCI的醫院,會比沒有加入的醫院,更有意願導入行動醫療App,來提升醫療品質及病患安全。
一旦台灣的醫院開始導入行動醫療App,就可同步收集資料,上傳雲端,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先作初步篩選、整理,建立出病患追蹤資料庫,讓醫生可以更有效率、精準地檢驗病患,提升臨床檢驗的速度與品質,如何鼓勵醫護人員及病患樂於使用,將是未來行動醫療App需要注意的重點,一旦能讓使用者產生信任與信賴,將可為後續營收帶來莫大的助益。